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 方法 3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20 mg肌注/qod。治疗组采用甲氨蝶蛉20 mg肌注/qod单次注射,口服米非司酮50 mg/次,2次/d,连服3 d。总量300 mg。6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β-HCG下降和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 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明显,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词] 异位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疗效;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714.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24-83-02
异位妊娠为孕龄妇女常见的急腹症,严重时会导致孕早期妇女死亡。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由于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及对患者伤害较大,医学界一直寻求安全、有效的保守方法治疗异位妊娠。本研究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5例异位妊娠患者,其中18例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进行保守型治疗,临床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者为2006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35例,年龄19~37岁,停经33~55 d,均要求保留生育能力。入选者患者的血常规、肝肾无异常,血β-HCG指标<2 000 U/L,未出现输卵管破裂。超声显示患者的妊娠包块≤5 cm,无血管搏动。无腹腔出血药物禁忌证。以上患者分成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
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H32026443)20 mg上午9︰00肌注/qod。治疗组采用甲氨蝶蛉20 mg/qod注射后,当日早晨空腹口服米非司酮(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H10950003)50 mg/次,2次/d,连服3 d。总量300 mg。两组以6 d为1个疗程。
1.3 治愈标准
(1)临床症状消失;(2)血β-HCG<1 000 IU/L或正常;(3)超声检查妊娠包块不再增大或缩小1/2,无腹腔内出血。如腹痛加剧、血HCG值持续不降或升高超过8周、妊娠包块增大,输卵管活动性出血或腹腔内出血为失败[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组18例,失败1例,治愈率94.1%;对照组17例,6例失败,治愈率64.7%。其中治疗组1例为包块无减小,对照组妊娠破裂2例,4例包块无缩小,血β-HCG较反常性升高,失败7例均行手术切除输卵管。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3,P<0.05)。
2.2 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β-HCG水平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得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β-HCG转阴时间和包块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治疗组转氨酶升高2例,胃肠道轻度不适1例,口腔炎1例。对照组转氨酶升高2例,胃肠道轻度不适1例,口腔炎2例。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多发生在20~40岁育龄女性[2]。治疗异位妊娠的方法为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开腹或腹腔镜手术,但是手术会导致输卵管受到损伤,生育能力下降。近年来随着彩超以及相关诊断技术的发展,过多的异位妊娠患者要求通过保守治疗保留生育功能。
甲氨蝶呤是目前治疗异位妊娠常用的药物之一,为一种叶酸拮抗剂[3]。能与细胞内二氢还原酶竞争性结合,降低四氢叶酸的合成,减少一碳基团的转移作用,抑制嘌呤和嘧啶合成,干扰DNA和RNA以及蛋白质的合成,抑制滋养细胞分裂,胚胎滋养细胞死亡[4]。米非司酮属于孕酮拮抗剂[5],可与孕酮竞争性结合受体,而孕酮是维持妊娠的激素之一。使妊娠绒毛组织和蜕膜变性,血β-HCG下降,促进前列腺素释放,黄体萎缩导致胚胎因坏死[6],对其他组织影响较小,不会出现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的现象,减少输卵管破裂的几率。目前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效果肯定,但时间过长、血β-HCG下降缓慢。会出现恶心呕吐,口腔溃疡转氨酶偏高等不良反应,而米非司酮多为轻度不良反应,两者连用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甲氨蝶呤单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治愈后自动恢复正常[7]。目前认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协同作用较好,效果明显,治愈率较高,能在较短的时间达其效果。本研究比较发现,甲氨喋呤联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治愈率达到94.1%,明显高于单独使用甲氨蝶呤治疗,且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包块大小、血β-HCG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
总之,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可以提高治愈率,无输卵管损伤,保留了生育功能,能成为早期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王娟,许少群,吴素,等.MTX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68例[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3):396-398.
[2] 李东燕,郝敏.260例异位妊娠患者发病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4):3839-3840.
[3] 丘光荣.MTX合并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的观察[J].求医问药,2012,10(3):131-132.
[4] 张向阳.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26-27.
[5] 魏健.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30例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97-98.
[6] 赵媛媛,夏瑗瑜,喻业安,等.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结核感染11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1):122-123.
[7] 罗丹,钟玲,赵腾飞.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与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评价[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2):184-187.
[关键词] 异位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疗效;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714.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24-83-02
异位妊娠为孕龄妇女常见的急腹症,严重时会导致孕早期妇女死亡。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由于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及对患者伤害较大,医学界一直寻求安全、有效的保守方法治疗异位妊娠。本研究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5例异位妊娠患者,其中18例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进行保守型治疗,临床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者为2006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35例,年龄19~37岁,停经33~55 d,均要求保留生育能力。入选者患者的血常规、肝肾无异常,血β-HCG指标<2 000 U/L,未出现输卵管破裂。超声显示患者的妊娠包块≤5 cm,无血管搏动。无腹腔出血药物禁忌证。以上患者分成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
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H32026443)20 mg上午9︰00肌注/qod。治疗组采用甲氨蝶蛉20 mg/qod注射后,当日早晨空腹口服米非司酮(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H10950003)50 mg/次,2次/d,连服3 d。总量300 mg。两组以6 d为1个疗程。
1.3 治愈标准
(1)临床症状消失;(2)血β-HCG<1 000 IU/L或正常;(3)超声检查妊娠包块不再增大或缩小1/2,无腹腔内出血。如腹痛加剧、血HCG值持续不降或升高超过8周、妊娠包块增大,输卵管活动性出血或腹腔内出血为失败[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组18例,失败1例,治愈率94.1%;对照组17例,6例失败,治愈率64.7%。其中治疗组1例为包块无减小,对照组妊娠破裂2例,4例包块无缩小,血β-HCG较反常性升高,失败7例均行手术切除输卵管。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3,P<0.05)。
2.2 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β-HCG水平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得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β-HCG转阴时间和包块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治疗组转氨酶升高2例,胃肠道轻度不适1例,口腔炎1例。对照组转氨酶升高2例,胃肠道轻度不适1例,口腔炎2例。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多发生在20~40岁育龄女性[2]。治疗异位妊娠的方法为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开腹或腹腔镜手术,但是手术会导致输卵管受到损伤,生育能力下降。近年来随着彩超以及相关诊断技术的发展,过多的异位妊娠患者要求通过保守治疗保留生育功能。
甲氨蝶呤是目前治疗异位妊娠常用的药物之一,为一种叶酸拮抗剂[3]。能与细胞内二氢还原酶竞争性结合,降低四氢叶酸的合成,减少一碳基团的转移作用,抑制嘌呤和嘧啶合成,干扰DNA和RNA以及蛋白质的合成,抑制滋养细胞分裂,胚胎滋养细胞死亡[4]。米非司酮属于孕酮拮抗剂[5],可与孕酮竞争性结合受体,而孕酮是维持妊娠的激素之一。使妊娠绒毛组织和蜕膜变性,血β-HCG下降,促进前列腺素释放,黄体萎缩导致胚胎因坏死[6],对其他组织影响较小,不会出现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的现象,减少输卵管破裂的几率。目前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效果肯定,但时间过长、血β-HCG下降缓慢。会出现恶心呕吐,口腔溃疡转氨酶偏高等不良反应,而米非司酮多为轻度不良反应,两者连用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甲氨蝶呤单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治愈后自动恢复正常[7]。目前认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协同作用较好,效果明显,治愈率较高,能在较短的时间达其效果。本研究比较发现,甲氨喋呤联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治愈率达到94.1%,明显高于单独使用甲氨蝶呤治疗,且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包块大小、血β-HCG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
总之,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可以提高治愈率,无输卵管损伤,保留了生育功能,能成为早期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王娟,许少群,吴素,等.MTX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68例[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3):396-398.
[2] 李东燕,郝敏.260例异位妊娠患者发病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4):3839-3840.
[3] 丘光荣.MTX合并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的观察[J].求医问药,2012,10(3):131-132.
[4] 张向阳.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26-27.
[5] 魏健.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30例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97-98.
[6] 赵媛媛,夏瑗瑜,喻业安,等.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结核感染11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1):122-123.
[7] 罗丹,钟玲,赵腾飞.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与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评价[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2):18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