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围绝经期泌尿生殖综合征(genitourinary syndrome of menopause,GSM),在绝经后妇女中的发病率约50%以上,而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发病率可高达79%~95%,且症状常较正常绝经女性更严重,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此现象并未受到充分的重视,其中多数患者并未被诊断和进一步治疗。研究发现,乳腺癌化疗、内分泌治疗均可能增加GSM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因此,正确认识乳腺癌患者
【机 构】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 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 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 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绝经期泌尿生殖综合征(genitourinary syndrome of menopause,GSM),在绝经后妇女中的发病率约50%以上,而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发病率可高达79%~95%,且症状常较正常绝经女性更严重,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此现象并未受到充分的重视,其中多数患者并未被诊断和进一步治疗。研究发现,乳腺癌化疗、内分泌治疗均可能增加GSM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因此,正确认识乳腺癌患者中的GSM,并探索其有效防治措施,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甲状腺癌发病率高,因其部位袒露,患者对甲状腺手术多有明确的美容要求。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与常规开放式手术相比,改良Miccoli手术、全腔镜手术、射频消融等微创术式在美容方面优势明显,但手术指征局限,对技术条件要求较高。通过切口设计及保护,恰当的缝合材料,规范的缝合方式及负压引流等措施,可有效减少开放手术瘢痕形成,提高美容效果。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肿瘤性质、美容需求、医院及手术者条件等综合因素
目的分析超声BI-RADS分级为4a的乳腺疾病的临床资料、超声图像及病理诊断,归纳该分级的疾病谱及声像图特征,总结该分级下乳腺疾病的检出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乳腺疾病患者在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且手术,在该院术前B超BI-RADS分级为4a的各类乳腺疾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结果82例B超分级为BI-RADS 4a的乳腺疾病患者术后病理有48例良性疾病,占58.5%,有34例恶性疾病,占
目的本研究探讨circ0000601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微阵列扫描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性表达的circRNA.PCR检测circ0000601在结直肠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结直肠癌细胞株中的相对表达。在结直肠癌细胞中转染circ0000601 mimic上调circ0000601的表达,CCK-8检测结直肠癌细胞株增殖能力,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circ000
目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本中心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患者外科治疗方式的十年沿革,探讨影响DCIS外科治疗术式选择的相关因素,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06年1月至2016年11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的DCIS患者1 557例,运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进行外科治疗术式选择相关因素的显著性分析,并进行Logist
目的探讨乳腺X线辅助下简易导丝立体定位技术在乳腺钙化开放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共36处乳腺X线显示乳腺钙化灶,在乳腺X线辅助下应用简易导丝立体定位技术行开放活检手术。结果30例共36处乳腺钙化灶均经定位后手术完整切除,其中1次完整切除钙化灶24例,占总数的80%(24/30);经2次完整切除钙化灶6例,占总数的80%(6/30);无首次切除标本内未见钙化灶病例及3次以上方完整切除钙化灶病例。
目的建立永生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系,为探索BRCA2功能提供细胞实验材料。方法应用酶消化与差速离心方法,分离获得原代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并对上皮细胞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慢病毒介导方法将人类端粒酶基因转导到小鼠原代乳腺上皮细胞中,并以潮霉素B进行筛选,获得小鼠乳腺上皮细胞永生化细胞系。结果细胞形态学观察和细胞角蛋白检测结果表明,获得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为形态均一的乳腺管腔上皮细胞。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乳腺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是一种罕见的具有神经内分泌特征的恶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男性乳腺实性乳头状癌患者的诊治情况,并结合既往文献,探讨其临床表现、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的临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2009年8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4岁以下儿童DTC的临床资料56例,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儿无病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随访时间为6~8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15例患儿复发,生存率为1
目的研究常用化疗药物对人乳腺癌细胞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表达和甲基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剂量递增法,分别以紫杉醇(paclitaxel,PTX)和表柔比星(epirubicin,EPI)诱导>6个月,检测药物干预前后人乳腺癌细胞MCF-7(ER+,Luminal A)ER-α的表达和甲基化。用miRNA芯片筛选两种药物干预后MCF-7细胞中表达变化一致的miRNA,并以
目的分析影响乳腺癌脑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探讨影响乳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整理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EER中首诊VI期乳腺癌患者4 473例,按照是否发生脑转移将患者分成脑转移组(345例)和非脑转移组(4 128例),利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脑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选取其中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345例脑转移患者,采用Kaplan-Me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