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层加电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地开发低渗透油田是我国石油产业在今后长期、重要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对油层加电技术便是应运而生的一种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率,改善开采环境从而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工艺。实际在油田的开采中存在一定的电场作用,地层液体的渗流及驱油过程都是在电场的作用下进行的,油体流动时在岩-油接触面上产生一定的电动力阻碍了原油的移动,从而降低了原油的有效渗透率。用直流电直接作用于油层部位,在油层部位建立电场,对油层及其介质进行长时间的电场作用,从而消除了油层堵塞,改变了岩层的物理特性,增加了原油在油层中的渗流速度,最终达到了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该项技术不会对油层造成额外的污染及危害,而且电加热效应对改善固液界面的渗流特性和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油层的开发开采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直流电加热 低渗透 高含水 增产机理
  1 油层加电技术简述
  随着能源需求的加大和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非常规油藏的勘探开采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近年来缝洞型碳酸盐岩及高含水等具有储量规模大、高产能特点的非常规油藏的的开发开采,使得各种采油新技术也应运而生,油层加电技术即是其中的一种。油层加电,就其技术手段和处理目的而言,可分为油层加交流电技术和油层加直流电技术。交流电技术主要是加热油层,提高原油的流体温度从而达到降低原油粘稠度的目的,其主要用于开采稠油油藏;直流电技术可用于改善油层的孔隙结构、固液或液液界面的性质及油水在介质中的流动状态、调整油水的相互渗透率,从而提高了原油的采收率。而我们说的电加热一般是针对直流电加热油层技术而言。低渗透油藏储层具有物性差、孔隙小、微细孔隙发育、流体与岩石界面力显著、敏感矿物含量高等特点,注水采收率低、产量低、含水率上升快,应用油层加电技术很好地实现了油田的高产和稳产。此项采油技术经国内外的专家研究证明,一次采油中电加热油层可以提高采收率10%左右,增产效果较显著。
  2 油层加电提高采油率的技术原理
  直流电加热油层是一项提高低渗透油田开发效益的辅助技术,具有疏通油层、解除近井地带空隙堵塞的作用。它利用了岩石、油、水三者的电性差,通过电物理场对饱和流体的岩石介质施加作用,使地层中发生各种电化学效应以及电渗、电泳等多种电动力学效应,从而改变油水的渗流规律,提高油田的采收率。此项技术经过在电物理场作用下,液体在油层中的渗流产生物理化学场,综合作用于油层使原油增产,在微观上表现为电场作用下的矿物表面的电动现象和油层中流体渗流的化学反应。
  2.1 电场作用下矿物表面的电动现象
  在地层水的分解作用下,矿物表面会附带一定的电荷,例如,砂岩的负电荷矿物表面负电荷与地层水中的正离子发生库伦力作用,矿物表面将形成扩散双电层,当外加电位差时,扩散层中的阳离子向负极运动并拖拉水分子,导致水分子的流动,油层中的流体在运动过程中剪切扩散层或外加电场产生电动作用,比如电泳、电渗流、流动电势、沉降电势等。
  2.2 电场作用下油层流体渗流的化学效应
  油层流体中含有细小的砂粒、黏土粒等带电微粒,这些带电微粒在电场作用下可以产生电泳并改变其表面性质,使其在运动过程中聚集变粗,从而提高储层的渗流速度,降低流体阻力。在电场的作用下油层导电,包括电子导电和离子导电,并通过地层水传导电流,其电解过程提高了油体的渗流和岩石的润湿性。
  2.3 增产机理
  首先,在油层加电驱油的过程中,直流电场作用下油层矿物中的油和水两相流动产生电渗效应,在采用时通过阻滞水流而间接对油体的流动起到了推动作用;其次在电场作用下,油层产生电泳效应,导致了矿物岩层中微细颗粒的聚结和粘土矿物性质的改变,使储层结构更加疏松,渗透率提高,从而有利于油水的流动。而且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黏土矿物质放电,使流体在其中的阻力降低,从而提高了岩石的渗透率,提高了采油率;三是流体的电解产生的离子或带电微粒间的相互移动反应可产生表面活性剂,具有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作用,从而提高了采收率;四是油层通电使岩石的润湿性增加从而改变了油水的分布状态和流动规律,使润湿性向残余油聚集的方向移动,增大了波及系数而提高了采收率。
  3 油层加电技术适用的对象
  这项采油新技术尤其适用于提高固液界面及液液界面作用强烈的低渗透油层的原油采收率,同时这项技术也可以用来降低油田井的含水率,在电流的作用下,注入井周围可以形成碱性环境,从而增强了注水驱油的效果。另外,利用直流电场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对储油层的岩性、渗透率等没有严格的要求,在油田各个开发阶段都可达到增油降水的效果,对于高含水开采期效果更加显著。举个例子来说,目前我国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已进入高含水甚至特高含水的开采期,主力油层剩余油分布零散,导致注水效果较差,而新增储量的油层大多数是渗透率低、物理性质差的薄油层。对于高含水开采期剩余油的挖掘和低渗透、特低渗透、高泥质油层的开采运用直流电场加热油层技术,对于控制原油的含水量、提高采收率从而实现原油的高产稳产起到了显著的效果。这项技术经国内外的几个大油田(比如美国德克萨斯州Little Tom油田、华北油田等)的实验效果表明,油层加直流电确实起到了增油降水的预期效果,提高了原油的采收率。
  4 结语
  油层加直流电场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无论在提高原油采收率还是在油层及井口通电设备的安全性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实际效果,目前在各大油田应用已经取得了预期的增产效果。该项技术对储层的岩性及渗透性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在石油开采的各个阶段均可实行,对高含水开采区效果尤其显著。如今油田的开采进入了高含水和特高含水的开采阶段,主油层内部的剩余油层分布零碎,注水效果较差,而新增加的油储主要是低渗透率、物理性质较差的薄油层,所以利用直流电加热油层的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原油的采收率,达到增产的效果。
  虽然油层加电技术经过层层的实践研究确实保证了油田的开采实现了稳产及高效性,但是为了达到工业大量生产的目的,这项技术还需要广大的科研工作者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实现科技服务于生产力的总体目标,造福于人民。
其他文献
期刊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越来越认识到环境和社会风险问题对自身信贷资产安全和银行声誉的重要性,各家银行纷纷将“绿色信贷”引入到信贷管理工作中.农村信用社应尽快将“绿色信贷
又是一个似曾相识的世界。在今年2月份本栏目的《外星稽查行动》中,我们看到了外星的美国西部;在3月份的《最后的城堡》中,我们看到了在遥远未来重现的封建欧洲;而在《斗篷与棍棒》这一篇小说中,那被占领的城市灰暗压抑的场景、戒备森严的占领军总部、为敌人工作的“意奸”、英勇的地下抵抗组织,都使我们回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沦陷区。如果把阿拉格换成纳粹德国,把里特·安换成希特勒,把拉艾弘换成凯塞林(二战时期
北大荒龙垦麦芽有限公司位于哈尔滨市开发区哈平路集中区,2002年3月正式注册成矗,总。与地面积9.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9亿元,南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控股58.44%,黑
【摘要】油田开发进入到中后期阶段,面临高含水的油井越来越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套损严重。高含水套损井损坏程度严重,会使得油田注采失衡,对套损井的剩余资源的开采条件也会形成限制,会严重影响油田的生产效率和效益。本文结合实际研究,阐明套损井的特点和整体分布规律,然后对导致套损井出现的套管进行详细研究,分析套管损坏原因、更坏原因和有效预防措施,最后阐明套损井综合治理的四项主要技术,可供生产实践参考借
实行工资统发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堵塞工资管理漏洞,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资及时足额发放的重要举措,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重要形式。近6年来,全旗预算拨款的
2012年是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成立30周年。30年来,我省地方志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胜利完成了首轮修志任务,出版了一批全面系统记述黑龙江历史的志书,培养锻炼了一支政治素质强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创建,产生了大量的示范校建设材料,省级验收通过后,示范校的档案管理正式进入工作日程,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后示范校时代的档案管理
建筑规范中,地表到地下30m 深度的走时平均剪切波速度[V S (30)]是场地分类的重要参数。利用在两个不同深度[V S (z 1)和V S (z 2),且 z 1
冯玉祥的国民军进入甘肃后的第三年即1928年,在甘肃河洲发生了一场国民军与河洲回族军阀之间的战争,给汉回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In 1928, the third year after Feng Yu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