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防治技术要点

来源 :上海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zhou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县由于灰飞虱连年大暴发,带毒率高,导致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两种病毒病混合大流行,并呈加重趋势。2004年水稻田经多次防治,“武育粳3号”等重病田死苗率仍达60%左右,严重的达80%以上。2005年全县上下早有准备,推广种植抗病、耐病品种近30万亩,采用药荆防治近20次等措施。基本控制了危害,夺得秋熟丰收。但防治差的田块秧苗病死率仍达30%左右。因此防治两种病毒病已成为我县水稻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根据多年实践。在大量试验、调查基础上总结出相关防治技术,为大面积水稻生产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国际民间叙事研究学会第12次大会于1998年7月26~31日在德国中部古城哥廷根召开,各国学者228人与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民间叙事的流传问题。具体的参考题有:①民间叙事的未来,
马铃薯晚疫病又名疫病,是由马铃薯晚疫病病菌[Phytophtora infestans(Mont.)deBary]引起的一种流行性真菌病害,被称为马铃薯生产中的头号杀手。目前,晚疫病在马铃薯种植区普遍发生
“稻、鸭、萍”共作,稻田为鸭子提供劳作、生活场所、食物和水。鸭子为水稻除虫、施肥、中耕浑水、刺激水稻生长,绿萍具有固氮作用和富钾功能,稻田放萍可解决水稻70%氮索、钾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