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题材影视作品在高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与实践反思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ixzhu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信息化科技的发展为高中地理教学带来诸多便利,地理题材影视作品教学可以贯穿于高中地理课课前导入、课中开展和课后复习各个环节。地理题材影视作品的教学应注意适合度、学生的身心发展及教学过程的时限性。
  关键词 地理题材;影视作品;教学
  具有地理特性的影视作品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主要通过电影或电视剧的形式进行传播,内容上以纪录片、文艺片、生活片、旅游片和综艺节目等为主,体现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可以运用于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目前具有地理特性的影视作品主要有电影、电视剧、地理纪录片、旅游宣传片、综艺节目等,在地理教学中具有多种呈现方式。笔者主要结合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案例对地理课堂中的教学导入、教学过程、课后自学等环节加以分析。
  一、利用影视作品创设情景式导入
  良好的课堂导入环节为地理课程的顺利开展起到铺垫作用,影视作品满足学生对于课堂趣味性的追求,视觉盛宴能给人愉悦的精神享受,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课堂导入应注意所选影视作品和教学内容、目的、环境之间的契合,在此基础上,还应关注高中学生的兴趣点,新鲜的符合时代特征、贴近生活的影视作品更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影视作品立体性、形象性较强,有助于增强对抽象地理现象的具象感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因此,影视作品是情景导入的最佳选择。如教师在讲解必修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时,可播放电影《2012》《流浪地球》等世界末日相关的片段,通过观看影视片段,教师对太阳活动周期的变化、耀斑辐射能、电离层、大气层、地球磁场之间的关系,让同学们了解“太阳风暴”的真实面貌。再如学习《全球气候变化》时,可以播放《大气层消失》,让同学们深刻了解环境污染带来的“臭氧层”的破坏,进而加深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二、教学过程中影视作品的片段插入
  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新课标更关注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性及师生之间的课堂交互性。通过对影视作品片段式的插入,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氛围,构建师生交互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全球气候类型及气候变化》一课,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喜马拉雅》《走出非洲》《罗马假日》《冲出亚马逊》《澳大利亚》中的片断分别感受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气候,进而让他们判断不同的气候类型,可以观看《气候变化的真相》让同学们讨论全球变暖环境下带给气候哪些变化。影视作品的场景在线和课本知识的有效结合让同学们在充满兴趣的环境氛围中习得地理知识,从而达到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等教学环节的实现,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也起到了辅助作用。
  三、利用影视作品扩充地理知识面
  地理题材影视作品的类型众多,有展现自然灾害的,如《日本沉没》《后天》等;有揭示人与自然奥秘的,如《迁徙的鸟》《南极大冒险》等;也有科幻故事类作品,《冰河世纪》《海底总动员》等;也有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如《走出非洲》《意大利的旅行》《黄土地》等。无论是悲喜剧影视作品,抑或是奇幻思考类影视作品,都有各自的地理环境背景、深厚的地理人文情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现代影视制作技术的新进,这可以将很多地理环境背景和地理人文情怀进行资源整合,且能够让人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不同地域的地理和人文风貌。通过电影技术手段的再现,学生可以接触到日常无法接触的自然景观和自然灾害,通过视觉的感触获得心灵的震撼。
  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影视作品扩宽了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尤其是课外,课余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达到课堂知识面的巩固与扩充,影视作品开放性的特点为学生的业余学习提供了很多便捷。《国家地理》《魅力中国城》《美丽中国》《北纬30度》《探索阿拉斯加》等地理题材影视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学生可以通过业余观看的方式结合课本所学进行知识的总结与融合。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通过贴切适合的方法,促进了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提升,进而达到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开展。
  四、地理题材影视作品在高中教学中的实践反思
  首先,地理题材的影视作品涉及范围广泛,只有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才能促进教学过程的开展。其次,地理題材影视作品教学的选材应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实际,避免血腥等暴力元素的出现。最后,教师在采用影视作品进行地理教学的同时也应该把握好播放的时限与尺度,以保障有限学识内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
  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高中地理学科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度变革和融合,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和手段对于提升教学实践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现代化的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更“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高中地理教学工作者应“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1]。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其他文献
摘要 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同时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里等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作用。它还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其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創设数学教学情景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摘 要 作业是学科教学的基本内容,虽然由教师设计,但是却需要小学生独立完成,作用在于优化小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解题能力,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客观审视数学作业的现有问题,有意识地进行调整与改革,以便切实优化小学生的数学解题思维,促使小学生通过整合数学作业解题经验来形成完善的知识迁移意识。本文将从设计层次化作业结构、创新纸笔作业形式、完善作业评改与反思活动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
摘 要德育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不容忽视。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始终贯彻德育教育,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笔者通过下文简谈之。  关键词 德育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5-0028-01  教育,包括教
摘 要 数据分析能力是小学数学培育的重点内容,关乎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更是大数据时代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小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形成,将为学生更好的提供数学探究基础,以获取实践教学的学科内涵。因此,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培育数据分析能力,越来越成为教研的热门课题。本文以教研成果与实践经验为基础,对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培育策略展开探讨,以为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供适当启发。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摘要:智能电网的分代研究有助于把握和引导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从人类智能出发,溯源了智能电网的智能本质,分析了人类智能的发展阶段,指出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智能的模拟、延伸和扩展,智能电网是人工智能在传统电网中的应用;其次,在智能电网的本质基础上,提出了智能电网分代的原则和标准,建立了智能电网分代模型,并将智能电网划分为自感知、自适应、自趋优三代智能电网;最后,探讨了智能电网分代的社会经济意义。 
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征,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愿望和动机,珍视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A,A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1-0108-01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承载着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使命,更是教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着巨大考验。广大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例作为教学改进的重要依据,它决定着教学的改进。基于此,本文对高中数学课例教学进行探究,以期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例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文中设计的“时空印象”—飞行器的VR沉浸式体感控制系统融合了虚拟现实设备和体感控制系统,可创造更好的人机交互体验。该系统的使用不仅减小了飞行器的操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VR沉浸式体感控制系统;虚拟现实设备;飞行器  1 作品简介  “时空印象”——飞行器的VR沉浸式体感控制系统融合了虚拟现实设备和体感控制系统,目的是创造更好的人机交互
摘要 数学能够在培养学生对于数字、图形等的理解与应用,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对于数学问题深入探讨的兴趣。但在当下数学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对于兴趣培养不足、学生缺少学习动力的现象。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生兴趣缺失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2-0098-01  数学学科作为小学教学中的重难点,需要教师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充分配合。
摘 要本文主要以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首先分析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其次从借助音乐游戏,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运用音乐游戏,增强音乐课堂的趣味性;借助音乐游戏,训练学生表现力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巧妙运用,进一步提高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的效果,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