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通道心理账户理论的顾客消费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商业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eck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客在做出消费决策时,其将同时感受到支付金钱的痛苦以及购买商品的快乐,当快乐减少程度较慢时,顾客获得的快乐更多,因而其更愿意做出消费决策.当疼痛减少程度较慢时,其获得的痛苦更多,因而其不倾向于做出消费决策.因此,决定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便是个人的心理账户.为证实双通道心理账户在消费决策中的作用,本文对378位被试进行了情景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激发了被试的悲伤、快乐、平静情绪,并通过填写问卷收集被试相关信息.结果表明:消费挥霍程度显著促进消费决策.在消费挥霍程度和消费决策的关系中,快乐消减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消费挥霍程度和消费决策的关系中,痛苦消减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在消费挥霍程度和消费决策的关系中,消费效用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在双通道心理账户作为消费挥霍程度和消费决策的中介变量时,情绪状态并未起到调节作用.
其他文献
创新是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商贸流通企业需要不断对自身产品和服务进行更新迭代,才能够紧跟市场发展脚步而不被淘汰.而金融生态环境则是影响商贸流通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缓解企业融资压力,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进而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对融资约束视角下金融生态环境与商贸流通企业创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各地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助力商贸流通企业创新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与融资约束存在负相关关系;融资约束与商贸流通企业创新能力存在负相关关系;金融生态环
自有品牌事关零售商的后向一体化和制造商的前向一体化,但是这种产业链中的纵向融合关系在自有品牌实践中并未得到重视.本文聚焦于与自有品牌相关的零售商、制造商、品牌商等产业链主体,对自有品牌中的交互融合关系进行界定和研究,并从建立纵向融合认知、选择开发策略、选择纵向融合模式、增强内部运营管控、加强政策与行业支持等方面给出对策建议,助力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