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关系:从龙象之争到Chindia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hen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印度学者所言,21世纪的今天,亚洲两个最大的国家已经出现,二者联合起来就是Chindia。不难想象,涵盖了23亿人口的两大文明古国牵手,将对当今世界具有重大意义。
  
  抛弃“龙象之争”
  众所周知,中国与印度的人口加起来超过人类总数的1/3,相邻的东方古国适逢文明再造和经济崛起:中国这边是“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只用30年就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印度那边,经济飞速发展还不忘寻求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谁说大象不能跳舞?在西方人眼中,这颇有几分“龙象之争”的架势。
  然而,2010年12月,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访问印度头一天,就明确表示反对“龙象之争”的说法——西方人这次又错了?
  2010年印度的大国外交十分活跃,刚刚上台的英国首相卡梅伦于7月份访问了印度,对外界宣布英国非常重视“英印特殊关系”;随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和法国总统萨科齐也在不久前接踵访问新德里,高调表态支持印度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此后,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也在12月相继访问印度。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领导人如此密集地到访,这在印度的外交史上还是不多见的。最近世界大国领导人频繁访印,也是被其巨大的市场潜力所吸引。目前印度是中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发展最快的国家,有能力为全世界提供经济发展机会和市场。
  长期以来,作为西方的宠儿,印度跟所有的西方国家,包括跟俄罗斯、日本这些国家都有很好的关系,它们没有利害的冲突,它们都愿意把自己最好的武器卖给印度。可是另一方面,中国却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能够给印度提供的产品,以及中国未来就像温家宝总理所说的那样,能够向印度开放这个市场,却是其他国家没有办法取代的,600亿美元的贸易总额,而且相信这次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之后,双方很可能会把这个贸易总额逐渐推进到800亿美元,乃至于1000亿美元,这是中印两大文明古国发展一种友好关系的基础。
  可以说,抛弃“龙象之争”是二者腾飞最为关键的一步棋。正如印度学者所言,21世纪的今天,亚洲两个最大的国家已经出现,二者联合起来就是Chindia。不难想象,涵盖了23亿人口的两大文明古国牵手,将对当今世界具有重大意义。
  
  中印领土争端及其他
  当全球关注美中关系的时候,中国和印度关系也进入了一个战略相持阶段。美中关系是目前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而中印关系则是20年后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温家宝总理此番访印,更加强了这一信号。
  从国际战略方面来看,虽然中印两国在边界问题上矛盾日深,兩国的军事乃至航天之争,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双方直接发生上世纪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中印战略伙伴关系还将维持。一如印度总理辛格在印度国会演说时表示的,中国是印度的“战略伙伴”,双方有着多边关系,尤其是贸易关系。但他又说,在双方长期争端的边境主权问题上,印度不会妥协。而中国总理温家宝也在东盟峰会上表示,双方会搁置争议,共谋合作发展。
  实际上,印度军方不断释放在中印边境上加强防御兵力的消息,尤其是在目前争议最激烈的藏南地区(印度称“阿鲁纳恰尔邦”)增加部署两个师的兵力,共计五六万人,同时也将派驻两个中队的印度最精锐的苏-30MKI战机,每个中队约18架战机。这种手法的使用,与现任 “阿鲁纳恰尔邦”首席部长多杰·坎杜有很大关系,他曾任印度陆军参谋长,是军方的既得利益者,鼓吹中印边界紧张,让军方有更大的牟利空间。不仅如此,在展现所谓硬实力的同时,印度也不时展现所谓的“软实力”,就是要让国际社会感觉,那个地方是属于印度的,这是现成的公关资源。
  事情远没这么简单,中印除了遗留的领土纷争,以及经济发展的利益冲突之外,主要存在牵涉到地缘政治的战略竞争。由于体制差距,中国始终担心印度成为美英等西方国家围堵中国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亚洲版北约战略”、日本的“弧形战略”,印度都是棋盘上的关键一子。
  因此,对中印而言,如何消解在东亚和南亚整合过程中彼此的敌意,扩大双方在环保挑战、人口挑战问题上的合作共识,发挥在计算机等高科技产业中的互补合作,减少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恶性竞争,恐怕是解决领土纷争的先决条件。不然,战略分歧扩大,军备竞争加快,领土纷争就可能成为冲突的导火线。
  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印度强大与否,都不可能对中国的生死存亡构成直接的威胁,这是两国之间天然的地理形势决定的。但是在中国崛起与复兴的过程中,出于对自身大国的心理诉求,印度不大可能置之不理。
  
  中国通过外交突破C形包围圈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美国四处鼓噪“中国的发展会对南亚、东南亚和东亚国家构成威胁”,并拉拢甚至胁迫一些中国的邻国来围堵中国。本次中印“握手”,则是中国在用实际行动打破美国对中国构筑的C形包围圈,让亚洲邻居感到中国的友好和谦虚,让美国的“中国威胁论”无立足之地。
  美国总统奥巴马前不久访问印度时大秀舞技,似乎暗示着美国和印度“共舞”,以实现其“联印制华”的战略,与此同时,100亿美元的单子拉近了美印的经济、军事关系。让印度作为美国的大市场,并且向印度推销100亿美元的“美国货”。而萨科奇在访问印度时也签了200亿美元的大单,并且为了和夫人浪漫一把而突访泰姬陵。
  美法元首访印,双方其乐融融。温家宝访印,气氛却严肃很多,毕竟印度对中国的信任有限,仍在相互打量。温家宝到圣雄甘地墓前献花圈,不仅表明中国在处理印度的关系上,与西方有区别,也表明中国在调整对亚洲邻国的外交姿态,其中的含义十分丰富。
  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就是以和平方式赢得国家独立,与西方保持适当距离,温总理拜谒甘地墓,表明中国坚守和平发展理念,同时也表明不会屈服于西方国家提出的许多无理要求。敬献花圈,姿态是谦恭的,也似乎表明中国在对待亚洲邻国时,会更平等、更谦虚,目的是要打破美国鼓噪的中国威胁论。
  温家宝此次访印在声势上超过了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久前对印度的访问。有400 名中国企业家随同温家宝访印,而不久前陪同奥巴马访问印度的美国企业家只有250人;温家宝此次访印促使中印两国签署了价值160亿美元的贸易协议,而奥巴马访印时,美印两国只签署了价值100亿美元的贸易协议。
  另外,在看待未来中印关系时,确立双方利益的分歧点和交汇点是很有必要的。站在印度的立场,若把印度的外交领域分成三个层次:南亚、亚洲和全球,那么,中印关系的分歧点主要是在亚洲事务的某些方面。至于为什么说是某些方面,因为在南亚给印度造成麻烦的主要是巴基斯坦,虽然中巴关系紧密,但这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而在全球领域,中印的合作远超过分歧,这就是Chindia可以维持的基础。
其他文献
在非洲,无论是机构,媒体,还是普通老百姓,对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都十分关注。而“中国制造”的道路,还很长很远。    不知不觉中,在非洲,“中国制造”成为了廉价、劣质商品的代名词。  一些有钱人、官员普遍觉得购买“中国制造”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但他们也好心地提出希望和建议:质量低劣的中国商品不仅会影响中国商品的总体形象,而且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上帝一定住在中国”  在非洲流传这样一个笑话
玩物主义    超酷的“胸针垃圾袋”  胸针可以对服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很多人都会非常注意胸针的款式以及与特定服装的搭配。然而我们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款胸针则更多地考虑了环保的因素。   它的实际作用其实是一款小垃圾袋。在“胸针”外侧配有一个圆环,可以将透明的垃圾袋直接套到圆环上。吃过的口香糖等体积较小的垃圾就可以直接扔到垃圾袋里面了。   仅生产1000辆的超级跑车  阿斯顿马丁V12 Va
“近期,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原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人民网这则数十字的简讯前不久一上线即被各大网站转载,并在网上再次引发议论。这次的襄阳易名,究竟触动了人们哪根神经?是古典的怀旧情结,还是现代的GDP之痛?    城市易名引发怀旧狂潮   “哥们儿居然要改户籍了——湖北襄阳襄州人士,无语……”湖北大学的何雨杰得知襄樊改名后立刻更新了微博。当天,他400多个QQ好友
日本人对于情报搜索的认真和细腻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不过,可能很多人没有想到,在1942年能够瞒过美国情报局成功偷袭珍珠港的日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以实际运作的海外人员的情报据点,也不会利用外国人来搜集情报,而主要依赖在海外的日本商人和记者来搜集情报。  然而,精细的日本人可不满足于此。根据最近维基解密披露的美国外交电文显示,日本正在效法美国的中情局和英国的军情六处,要筹设在二战之后日本的第一个对外
(一)      对许多广东人来说,“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它在哪儿,它是做什么的?人们大多不解。但是,只要你提起位于广州市二沙岛的岭南展览馆,但凡对民间工艺、书画摄影有那么一点儿兴趣的广州市民,几乎是人尽皆知了。自从2007年6月29日岭南会展览馆竣工开馆以来,这个2000多平方面积的展览馆里共举办了近百场各具特色的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既有独领风骚的岭南派艺术展《广东民间工艺
现代社会生活,看电影似乎成了都市人的家常便饭。但是,每次你看的都是明星的演出,或许,你曾经也幻想过自己作为主角出现在电影荧幕上,如果真的这样,iPhone4的出现将告诉你:你的梦想将不再那么梦幻。如今,手机的运用已经越来越普及,从只能发信息、打电话,到能上网、拍照、录影,而在不久的将来,只要你拥有一台iPhone4手机,你甚至可以拉上几位亲朋好友,用手机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  世界上第一部手机电
红色,不仅仅是一种颜色。因为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了紧密联系后,它就被冠以“中国红”的称呼。也因此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记和民族精神。渗透了整个中华民族灵魂的中国红,是对中华五千年历史和精神的高度浓缩,凝聚成一个个符号,在大红灯笼、舞龙装饰、中国结、春联门画等象征性标志物中闪耀。  也许,中国红已经成为了向外国友人展示中国文化最直接最感官的元素  “外国人在中国”  摄影比赛  “外国人在中国”摄影比赛
传说,还是历史  话说70多年前,中日两支军队,在中条山南麓,黄河北岸,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拼杀。血战日夜,双方死伤无数,尸横遍野,数日之后的一个黄昏,血染残阳,有一群衣衫褴褛,都是十六七岁娃的中国军人,被数倍的日军重重包围,他们被逼到了黄河北岸一个悬崖之上,弹尽粮绝,三面绝壁,最后他们一头扎下山崖,扑向滚滚黄河。  不过这震撼心魄、苍凉悲壮的一幕,在史料中,并没有找到太多记载描述,那么这究竟是一个虚
几千年的交往,几十年的背向    1954年尼赫鲁访华,北京万人空巷盛大欢迎,尼赫鲁是重感情的人,被中国人民热情欢迎所陶醉,回国后在印度掀起“Hindi-Chini Bhai Bhai(印中人民是兄弟)”的运动。尼赫鲁在北京的最后一天,毛泽东在官邸晚宴,临别时送客上车,握着尼赫鲁的手,引屈原诗句道出:“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发自肺腑。    只是这种中印相惜的场面再也没有出现过,20世
华裔第三代骆家辉被提名为新任美国驻华大使,让人再一次将目光聚集到这些在白宫里的中国面孔上。    当地时间3月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提名骆家辉出任新的驻华大使,接替将于4月30日离任的洪博培。这是美国首次任命华裔大使,此举被媒体解读为是2012年大选较量的开端,也凸显了美国重视对华关系发展和通过贸易拉动就业率的决心。  “没有人比骆家辉先生更适合(驻华大使)这个职位了。100多年以前,他的祖父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