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书写审美意识--读朱志荣《中国审美意识通史》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29607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中国审美意识通史(8卷)》,朱志荣主编,人民出版社,2017审美意识是一个很难清晰界定的概念,我们可以说它广义上相当于美感,狭义上指美感之中直觉感知对象之后,经由想象,积淀升华到理性边缘的情感和理解部分,因而更具有普遍性。也可以反过来说它狭义上相当于美感,广义上则将审美观念、审美理想以及时代趣味这些社会性因素包括进来。这里不
其他文献
幼儿天生爱探索,儿童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本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都强调,在科学活动组织中要关注幼儿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鼓励和引导幼儿积极开展自主探究意义重大。那么,在科学活动中,如何组织好幼儿的自主探究,充分发挥探究材料的教育价值,让幼儿获得更多的经验与方法,让活动更有价值呢?下面结合大班
在新课改理念推行的时代中,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体现出庞杂化特征,涉及的领域是多样化的,其在塑造小学生正确科学价值观方面体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小学科学教学的重点不是使学生背诵与科学相关的知识,而是协助他们树立探索精神,掌握一些处理现实问题的技能。对于感性的知识,只有在信息技术的协助下,学生才会对其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也就是说这一教学对策的应用,在优化教学质量方面的优越性是极为显著的。  一、调动学生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