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原北部河流阶地发育与喀斯特地貌演化

来源 :地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jin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高原北部发育平缓丘丛和深切峰丛2种喀斯特地貌组合,保存于喀斯特山间盆地的河流阶地对区域地貌演化具有指示意义。本文根据阶地发育特征和光释光(OSL)测年,分析阶地形成的时代和动力,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构造抬升和河流侵蚀对黔北喀斯特地貌演化的驱动作用。结果显示,绥阳盆地T1阶地时代18.8~8.2 ka,T2时代144.4~104.1 ka;旺草盆地T1年龄为5.5 ka,T2年龄为45.1 ka。绥阳盆地阶地以漫滩相沉积物为主,旺草盆地阶地则多切割了白云岩基岩。分析认为,气候条件影响了阶地的沉积
其他文献
1.参加国际海军综合技能竞赛的中国海军代表队载誉而归(徐恩宏/摄)  2.在“海军之夜”多国海军交流现场,湘潭舰青年军官与丹麦海军军官合影留念。(钱宏/摄)  3.登上湘潭舰参观的德军水质安全专家:“我可以参观你们舰上的饮水保障设备吗?”中国海军军官:  “当然可以!”(许旭佳/摄)  4.湘潭舰军官向登舰参观的德国军官,介绍湘潭舰武器装备性能。(钱宏/摄)  5.基尔市德国民众参观湘潭舰(钱宏/
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作为一种清洁低碳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LNG通过船舶在港口之间进行运输,但当前对港口尺度下的贸易模式及其演化了解相对有限。因此,本文采用复杂网络指标和社区探测方法,利用2013—2017年全球LNG船舶轨迹大数据来分析其贸易格局及其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LNG运输网络规模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特征,网络中港口之间
台湾原住民族的文身习俗,来源久远。据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纂的《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  刺青是在身体上刺以青色的花纹或文字,台湾土著民族中最显著的是北部的泰雅族和苗粟一带的赛夏族,他们男女在成年之时,都要在面上刺青,所以清代时称其为“王字蕃”,面上刺青称为“黯面”,南部的排湾族,在手背上刺青,也为特色。现在山胞已不再刺青,只有老年人,八十岁以上的老人的身体上留有刺青的装饰。  可见,在泰雅族、赛夏族
以中国和中南半岛四国为对象,以定量评价全球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区域全球价值链(GVC)竞争态势为目标,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IRIO投入-产出分析和RCA、GVC指数分析等方法,刻画了21世纪以来全球43个主要经济体、八大类型产业的全球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特征,同时测算了中国和中南半岛四国的全球产业转移吸引力以及制造业全球竞争力的时空演化格局,并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了中国和中南半岛不同国家、不同产业部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