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重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意识到音乐教育对促进孩子智力发展、陶冶孩子情操起着无与伦比的作用。随着社会学家的不断研究,我们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音乐对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的巨大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更是十分显著,因此,我们幼儿教师十分有必要把音乐教育作为一种重要教育手段,通过音乐来开展对幼儿的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古代音育;现代音育;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发展的巨大影响。那么音乐教育究竟有什么独到之处呢?下面是笔者通过翻阅相关文本总结、归纳出来的一些资料:
一、音乐教育在古代就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和优越性
我国自古就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呼,其原因便是周天子制礼作乐。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有着极其光辉的历史,其中许多优秀的音乐教育思想在如今仍会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乐记》》在记述乐的功能时,便已把乐育同德育相比较,而相较于德育的外在强制性,音乐教育的方式确是“动于内”,“润物细无声”,从一个人的内心去打动人,“乐由中出,礼由外作。”“乐动情,礼晓理。”从教育的效果而言,音乐教育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充满爱心的,如春风拂面,让人不由自主的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教育。用《乐记》里面的话来说就是“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伸,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通过音乐受到教育,内心逐步感化,进而促使其自发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行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最终“志得其广”、“容貌得庄”。著名教育家孔子也是音乐教育的倡导者之一,其名言“移风易俗,莫过于乐。”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同时,在我国古代,音乐更是各种礼仪庆典活动的必备项目,它不仅是一种礼仪,而且还是一种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而且还形成了一定社会规范和制度,音乐教育早在古代就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和优越性。
二、音乐教育在现代的地位
在现代社会,世界上许多国家对音乐教育都很重视,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未知、充满改革创新的时代,是一个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很多新发明、新创造的时代,是一个是人才智慧竞争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培养有创新精神、有创造能力的祖国新一代,努力通过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音乐正是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最有效载体。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音乐教育在培养人方面的巨大作用,无独有偶,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一番关于音乐教育的话,他说:“音乐是思想源源不竭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没有儿童完全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音乐形象以一种新的方式在儿童面前揭示出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独特之处。”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优秀的音乐作品具有很大的感染力。我们在歌唱、聆听的时候,通过自己脑海中的联想来认识音乐所表达的艺术形象,并从中获得情感体验,进入音乐所描述的意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还会受到音乐美的熏陶,提高我们的艺术素质和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远远超出艺术的范围,音乐教育如今作为一种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已独立于艺术之外,和德育、美育并肩同行。
三、音乐教育对幼儿的独特作用
1.音乐教育能够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幼儿时期是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时期。形象性思维,表现为幼儿依靠事物或东西在脑海中的形象来产生思维,幼儿的头脑中充满着形状、颜色、声音等具体的形象。比如,兔子总是“白白的”、“毛茸茸”的,猪是“胖胖的”、“大大的”。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幼儿聆听内容丰富的音乐,会运用想象进行创造。比如:幼儿会想象活泼的旋律是小白兔在草丛中蹦蹦跳跳,轻快的节奏是小鹿在田野中悠闲的漫步。音乐教育的朦胧感和十足的自由想象空间,可以带动幼儿主动积极的去想象,从中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发展。
2.音乐教育能够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和记忆能力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支柱的作用,在幼儿的智力发展过程中,良好的音乐教育对提升幼儿记忆力有很大的帮助。音乐,毫无疑问先是靠听,幼儿学习音乐,首先是靠听觉来获得关于音乐的有关信息,然后在聆听和欣赏中学会感受和表达。
3.音乐能够帮助幼儿主动、自信地参与活动
音乐可以让幼儿提高他们的亲社会属性,威廉姆斯综合症患者就是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威廉姆斯综合症患者都特别喜欢音乐,比正常人更懂得如何欣赏音乐,他们都有着“鸡尾酒晚宴”性格,在各种社交活动中如鱼得水,和陌生人交往毫无障碍,很容易和陌生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他们在社交时主动、自信,却又举止得体,进退有度,让人不由自主的对他们产生好感,这便是音乐带给他们的魅力。让幼儿多听音乐,同样也可以让幼儿变得自信,主动、积极的参加各类活动。
4.音乐教育能够发展幼儿的语音能力
就像身体要汲取养分,人类的行为模式天生就包含着对音乐的热爱。音乐和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音乐就是人类的第一种语言,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还能促进幼儿生理、心理全面健康发展。一首歌,就是一篇文字,幼儿会在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把音乐和具体的文字联系在一起,一首动听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好的散文,一首优美的乐曲就好象在悠扬地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所以,音乐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以上便是笔者总结、归纳的关于音乐教育的优越性以及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作用的一些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古代音育;现代音育;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发展的巨大影响。那么音乐教育究竟有什么独到之处呢?下面是笔者通过翻阅相关文本总结、归纳出来的一些资料:
一、音乐教育在古代就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和优越性
我国自古就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呼,其原因便是周天子制礼作乐。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有着极其光辉的历史,其中许多优秀的音乐教育思想在如今仍会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乐记》》在记述乐的功能时,便已把乐育同德育相比较,而相较于德育的外在强制性,音乐教育的方式确是“动于内”,“润物细无声”,从一个人的内心去打动人,“乐由中出,礼由外作。”“乐动情,礼晓理。”从教育的效果而言,音乐教育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充满爱心的,如春风拂面,让人不由自主的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教育。用《乐记》里面的话来说就是“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伸,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通过音乐受到教育,内心逐步感化,进而促使其自发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行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最终“志得其广”、“容貌得庄”。著名教育家孔子也是音乐教育的倡导者之一,其名言“移风易俗,莫过于乐。”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同时,在我国古代,音乐更是各种礼仪庆典活动的必备项目,它不仅是一种礼仪,而且还是一种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而且还形成了一定社会规范和制度,音乐教育早在古代就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和优越性。
二、音乐教育在现代的地位
在现代社会,世界上许多国家对音乐教育都很重视,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未知、充满改革创新的时代,是一个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很多新发明、新创造的时代,是一个是人才智慧竞争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培养有创新精神、有创造能力的祖国新一代,努力通过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音乐正是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最有效载体。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音乐教育在培养人方面的巨大作用,无独有偶,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一番关于音乐教育的话,他说:“音乐是思想源源不竭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没有儿童完全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音乐形象以一种新的方式在儿童面前揭示出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独特之处。”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优秀的音乐作品具有很大的感染力。我们在歌唱、聆听的时候,通过自己脑海中的联想来认识音乐所表达的艺术形象,并从中获得情感体验,进入音乐所描述的意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还会受到音乐美的熏陶,提高我们的艺术素质和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远远超出艺术的范围,音乐教育如今作为一种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已独立于艺术之外,和德育、美育并肩同行。
三、音乐教育对幼儿的独特作用
1.音乐教育能够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幼儿时期是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时期。形象性思维,表现为幼儿依靠事物或东西在脑海中的形象来产生思维,幼儿的头脑中充满着形状、颜色、声音等具体的形象。比如,兔子总是“白白的”、“毛茸茸”的,猪是“胖胖的”、“大大的”。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幼儿聆听内容丰富的音乐,会运用想象进行创造。比如:幼儿会想象活泼的旋律是小白兔在草丛中蹦蹦跳跳,轻快的节奏是小鹿在田野中悠闲的漫步。音乐教育的朦胧感和十足的自由想象空间,可以带动幼儿主动积极的去想象,从中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发展。
2.音乐教育能够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和记忆能力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支柱的作用,在幼儿的智力发展过程中,良好的音乐教育对提升幼儿记忆力有很大的帮助。音乐,毫无疑问先是靠听,幼儿学习音乐,首先是靠听觉来获得关于音乐的有关信息,然后在聆听和欣赏中学会感受和表达。
3.音乐能够帮助幼儿主动、自信地参与活动
音乐可以让幼儿提高他们的亲社会属性,威廉姆斯综合症患者就是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威廉姆斯综合症患者都特别喜欢音乐,比正常人更懂得如何欣赏音乐,他们都有着“鸡尾酒晚宴”性格,在各种社交活动中如鱼得水,和陌生人交往毫无障碍,很容易和陌生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他们在社交时主动、自信,却又举止得体,进退有度,让人不由自主的对他们产生好感,这便是音乐带给他们的魅力。让幼儿多听音乐,同样也可以让幼儿变得自信,主动、积极的参加各类活动。
4.音乐教育能够发展幼儿的语音能力
就像身体要汲取养分,人类的行为模式天生就包含着对音乐的热爱。音乐和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音乐就是人类的第一种语言,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还能促进幼儿生理、心理全面健康发展。一首歌,就是一篇文字,幼儿会在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把音乐和具体的文字联系在一起,一首动听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好的散文,一首优美的乐曲就好象在悠扬地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所以,音乐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以上便是笔者总结、归纳的关于音乐教育的优越性以及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作用的一些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