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情境在小学美术国画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a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小学美术国画教学的主要形式以范画临摹为主,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临摹的方式让小学生逐渐适应成年人的审美,缺乏对学生创作和创新思维和意识的培养,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和不足,很难对小学生的审美意识、美术潜能进行培养。所以,在小学美术国画教学中开展“游戏”情境教学具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创新、创作的能力进行充分的培養,十分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标准和要求。本文主要对“游戏”情境教学在小学美术国画教学中重要性,以及该种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具体应用加以阐述。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美术;国画教学前言:小学美术教育是新课标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培养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对学生的创新和审美意识进行培养[1],国画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元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的对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进行培养,是一种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对符合小学生能力发展需求的美术教学新探索,而“游戏”情景教学能够激发出学生对国画教学的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国画,培养创新思维、陶冶情操。
  一、小学美术国画教学使用“游戏”情境教学的重要性
  国画是“中国画”的简称,是指在帛、绢或者宣纸上使用毛笔蘸墨水或彩进行作画,并进行装裱的一种卷轴画,属于传统的中国绘画形式,可分为具象、写意两种技法[2]。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智力和身心发展均处在人生的最佳时期,对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小学美术同其他的教育科目有所不同,相比较而言更加重视小学生的创作、动手实践能力,而其中的国画教学又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对学生的动手与动脑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3]。
  小学美术属于美育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意识进行培养时通常具有一定抽象性,教师经常会通过绘画临摹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意识的培养,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对学生创新意识、创作能力要求并不相符[4]。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使用游戏教学情境的方式,能够通过游戏设置环节将课堂中气氛完全活起来,学生的兴趣提高便会更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动思考和动手,不再以临摹为课堂任务;
  二、国画教学中的游戏情境教学应用
  国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小学教育对小学生开展国画教学,可有效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学习与了解,同时可对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培养、提升学生总体的文化素质[5]。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国画教学的困难相对较大,主要原因在于国画的技术与艺术感的相结合,时长让学生学习和动手操作均存在较大困难。通过游戏情境的使用,可将国画教学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具体内容如下:
  1.角色扮演游戏教学法在小学国画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许多事物的理解比价浅显,所以在人物神态的绘画学习方面相对更加困难,若教师使用十分直白的形式直接对人物形态进行解释和阐述,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很难通过自身的理解对教师讲解进行消化和接受,整理的课堂教学效果较差。随意,教师可根据需讲授的课堂内容直接提前制定“游戏”情境教学计划,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对相关角色进行设定,在课堂上学生不仅会进行角色替代,同时也会进行角色转换,学生可在这一游戏过程中对所扮演的角色特征进行了解和揣摩,学生在加深印象的情况下对人物特征进行学习,更有利于对人物神态的作画方法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国画的学习效率。
  2.科学性试验游戏教学法国画主要是通过对浓、淡墨的转换使用进行作画,所以教学在进行小学国画课堂教学时需将这一特点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实施具有探索性的游戏情境教学模式。例如,在对小学生进行逆峰、顿峰以及水墨侧峰的课堂教学时,小学教师可尝试使用游戏情境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前对课堂游戏情境模拟试验开展教学计划,在课堂上形成一个教学模拟实验室,抓住学生的眼球,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是通过泼墨的形式进行模拟科学实验。教师可先让学生使用浓墨水画出长短不同、形态各异的线描,再使用淡墨水、水在画的正中央位置进行点滴,这种方式能够通过对宣纸自身特有的性质、水的张力的利用,展现效果很好、画面漂亮的肌理效果。能够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通过对时间长短、水分多少进行调节和控制,其出现的视觉效果、艺术效果也有所不同。小学正处于一个爱玩、爱探索的年纪,所以教师设计的这种游戏情境教学实验模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识,都愿意亲自动手实验进行感受,在动手探索的过程逐渐学会思考和发现,从而不断对自身的创造、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语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小学美术国画教学模式已经不再能够满足现代化教学形式,国家的新课改也已经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的新要求,所以在现代化的小学美术国画教学中,教师不能再使用单纯的知识点授课、直白教学的古板教学模式,让课堂且少教学趣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从而无法提升国画的学习效率。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游戏”情境教学方式更加适合使用在对小学生的国画教学应用中,教师在课堂上带动学生进行有秩序的“玩”,学生也可以在课堂玩耍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思维发散,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的培养创造性思维。但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游戏情境教学时,需对所占用的课堂时间进行充分把控,不能一味的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可鼓励学生在试验游戏过后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创作。参考文献:
  [1]侯先芝.“游戏”情境下的小学美术教育——以国画教学为例[J].长江丛刊,2016(29):25-25.
  [2]杨帆.浅谈对小学美术教育的认识——中国画教学实践与意义[J].新课程旬刊,2011(12):146-146.
  [3]罗斐斐.游走墨迹创意萌生——小学美术水墨画创意教学探讨[J].都市家教月刊,2017(5):260-260.
  [4]陈云飞.浅谈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国画教学[J].科研,2017(2)
  [5]朱烨斌.简笔式国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15(6):91-91.(作者单位:福建省建瓯市实验小学353100)
其他文献
本文对中国西南地区的瓢蜡蝉科(半翅目:蜡蝉总科)昆虫进行了较系统的分类研究。文中回顾了世界及中国瓢蜡蝉科的分类研究概况,介绍了瓢蜡蝉的形态特征,总结了瓢蜡蝉的生物学特性
[ZH9(R)]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通过基因枪法将外源溶菌酶基因转化到粳稻中花9号而获得的稻瘟病抗性新品系。2001~2004年,本课题组以[ZH9(R)]为溶菌酶基因供体,以籼型杂交稻“两优培九”的父本“9311”、“培两优288”的父本“288”以及“培两优E32”的父本“E32”为受体,通过回交转育的方法将溶菌酶基因转育到各籼稻亲本中并且获得含有外源溶菌酶基因的株系若干。本试验
本文深入探讨了在神经元兴奋-转录偶联过程中,细胞核膜BK通道对于调节神经活动依赖性的基因表达的作用。本研究发现,神经元核膜BK通道通过影响细胞核周隙的钙离子释放,调节CaMK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组成成分,因植被类型和环境因子不同而分布差异明显。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形成丛枝菌根(arbuscular
高中数学课堂是有明确教学目标的探究性认知活动,而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在新课程实施的十多年来,每个教师都认识到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参与学习过程.《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科书编写要把数学探究活动穿插安排在教学内容中.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提高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以人教社A版为例,仅必修1~5就出现了2
期刊
杉木林分布广泛:其面积约占全国人工林总面积的25%,其蓄积量占全国人工林总蓄积量的30.4%,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对杉木人工林的水分循环和水文功能随时间、
根瘤菌能与豆科植物特异的形成根瘤,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根瘤菌提供碳源,根瘤菌含有的固氮酶将空气中的氮还原从而为植物提供氮源。根瘤的发生起始于植物分泌的一种类黄酮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