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wlao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部编语文教材的总编温儒敏教授曾反复强调:语文教学需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认为除了阅读,写作更是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
  写作涵盖阅读
  很多人把阅读比作输入,把写作比作输出,通过几年的写作实践经验,我强烈意识到:写起来的人能更清楚自己需要加强哪方面的阅读,写作对阅读的反哺作用更大。
  写作,很大程度是拒绝别人的“同化”,而力求表达个人的观点和主张,为显示自己的“独特”,自然会选择广泛阅读,旁征博引,进而让阅读发挥更大的效用。
  梁启超先生认为,“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写”的水平,“读”的关注点就该在“写”的规律和法则上。黎锦熙教授也认同“写作重于阅读”的主张。
  阅读聚焦写作
  带着写作目的去阅读,是一种主动阅读,目标性非常明确,不再是毫无目的泛泛读顺句子、读懂文字和对文章遣词造句上的推敲,而是一种积极的阅读,是一个动态的、高度思维的过程,包括抽象、归纳、综合等复杂的活动,必然会提高阅读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得到写作的收获。
  建立“阅读聚焦写作”的观念以后,会发现阅读课文为作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范例和材料。如果教师目光再敏锐一些,从任何一个阅读文本中都能挖掘出有用的写作借鉴。一旦这一思想根深蒂固地树立在学生心中,那么阅读和写作教学都会事半功倍。
  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从写作角度看,它的亮点在于:一是“背影”之前大段“奔丧”文字的铺垫作用。这引导我们学习如何选材,特定背景下发生特定的事,写好了背景,主题就自然明了;二是人物语言和行动描写的自然朴素。真实的生活、感情是文章的生命之所在;三是时间、地点有变化、有跨度的事件之间要有关键性词语的提示,使文章连贯、脉络清晰。其他如句式、段式、修辞、对比、象征等写作知识,都可从阅读中直接获得,并应用于习作训练。
  一篇好的文章就是一个写作素材库。只要教师有“阅读聚焦写作”的思想,就能得到生动宝贵又经济适用的教材,学生的习作必将得到切实有效地提高。而这一为写作而阅读的习惯,又能更好地帮助和深化阅读。
  写作促进阅读
  阅读最本质的内涵是交流对话。在阅读中认识世界的感情。同时,阅读还有娱乐功能,让人的情绪得以宣泄,感情找到共鸣。对于一个在校学生,阅读除了上述目的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目的——學习语言、学会表达、学习写作。
  阅读之于语文是浇水、施肥,写作才是收获。想要引导学生对阅读深入领会、用心钻研,可以通过写作找到突破口来促进其细致阅读。如:在学习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组歌》、高尔基的《海燕》、鲁迅的《雪》、巴金的《日》《月》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布置一篇散文诗的写作。趁势引导学生弄明白散文诗的特点,并提醒学生仿写时注意:1.运用拟人化;2.艺术性地描绘;3.抓住事物本身的特点;4.充分发挥想象。真正达到通过“写”促进“读”的效果。
  再比如改写。改写能加深学生对文体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学习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相同的故事。因此,选择适当材料,进行改写练习是有意义的。如在教学完《皇帝的新装》后,教师让学生把它改成课本剧,并邀请学生根据自己写的剧本表演。如此改写,让学生融入课本潜心研读,以写促读,既提高了写作能力,又培养了表演能力。
  只有牵住写作这一语文教学的“牛鼻子”,以“表达”为核心,站在“写作”的山头,才能将语文教学的风光一览无余。
  (作者单位:云梦县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本节课主要是从整数到分数的一次扩展。通过生活情景和拍手游戏使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习过程一、
去年深秋的一天,我们按既定行程来到某小学视导。一走进校园,笔者惊讶地发现,第一次来该校时见到的校园正中间的大古树不存在了,以古树为对称中心,相对伫立的两栋有着特殊意义的红木砖瓦房也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两栋新建的水泥浇筑的房子。新校长颇为自豪地引我们参观校园。不知为何,我心里只有深深的惋惜。  该小学是一所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学校。我第一次来到这所小学是在三年前,当时的老校长第一时间引着我们参
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等特点,将其运用到语文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思维,夯实能力。激发兴趣。多媒体集视听于一体,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进而唤醒学生的情感,
本文介绍了采用同位素测井技术进行地下水流速流向测量系统研制的过程,对测试原理、系统结构、各单元设计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等几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现场应用结果表
在一次常规研讨活动中,一节《余角与补角》公开课里提出一个问题:“已知一个角是它补角的3倍,这个角是多少度?”当时查看了五个学生的解答,其中三人先用的是算术方法。该课题是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的内容,刚结束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仍然有这么多的学生离不开算术,看来算术思维的惯性非常大。  在每年的中考阅卷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应用题的解答,仍然存在一部分学生采用算术的方法,这就要引起我们的反思:在初中阶段,算术
试若循琅琅书声,登岭拾阶,徽派的青灰砖瓦墙与红漆点金大门显得古朴,砖柱楹联"桃岭育新苗披一岭诗意,杏园读经典沁满园墨香"。桃花岭小学便是这宜昌市西陵区繁华闹市中的一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