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35KV变电站是中低压城市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35KV变电站的管理水平,对提高中低压城市电能供应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智能电网的迅速发展,无人值守变电站建设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针对35KV变电站无人值班运行管理模式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35KV变电站;无人值班;运行管理;管理模式
1.引言
近年来,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各地建成大量智能变电站,这在提高电力供应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同时,也给各地电力运营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5KV变电站是中低压城市电网关键性环节,提高35KV变电站的管理水平,对提高中低压城市电能供应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有着重要意义。不过,由于受传统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的影响,虽然很多35KV变电站已经达到很高的智能化水平,但工作人员素质、运行人员数量、运营管理思路等都还较为落后,影响了变电站无人值班运行管理水平,研究35KV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有着极大的实际意义。
2.35KV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监控模式
状态监控是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重要工作,35KV无人值班变电站必须设立相对集中的监控站和操作站。监控站通常设置在重要变电所内,对辖区范围内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工况进监控,包括工况数据采集、设备状态监视,操作站主要负责开关设备的操作。目前常用的监控模式有调度集中监控、分区分级监控、监控站监控三种。
2.1 调度集中监控模式
调度集中监控模式是由地区电网调度中心集中监控的一种管理模式,辖区内所有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工况信息全部由地区电网调度中心监控管理,由调度中心设度员直接监视和远程操作变电站。这种模式通常用在地区电网内无人值班变电站数量较小的情况。为了使工作更有条理,通常单独设置一名值班员负责变电站控制操作,由调度员对所有无人值班变电站进行统一调度管理。但这种管理模式在无人值班变电站数量太大的时候不适用。
2.2 分區分级监控模式
分区分级监控模式主要应用于电网内无人值班变电站数量较多的情况,比如在一些大型城市,即按县、区、镇进行区级划分,分级设立监控中心进行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监控。采用分区分级监控模式,除了需要设置一个调度中心负责整个区域内的统一调度外,还需要按分级区域划分出区域调度,调度中心不直接参与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操作,只负责区内所有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统一调度,而实际的监控和操作,交由下级区域调度负责。目前我国很多大中城市都采用这种监控模式。
2.3 监控站监控模式
监控站监控模式是直接建立针对某一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监控站,监控站接收调度命令,负责单一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这处针对某一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监控站,并不一定单独设置在无人值班变电站内,也可以将多个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监控站统一放在某一中心变电站,形成集中监控和分片监控模式。不过这种监控模式所需占用人力和物力资源较多,目前较少采用。
3.35KV无人值班变电站操作模式
35KV无人值班变电站实行无人值班,需要监控站、调度中心、操作站的协调工作。目前常用的操作模式有操作站监控站一体的集控站操作模式、操作站与监控站上互独立的操作站操作模式、监控站和调度一体的操作站操作模式。
3.1 操作监控一体集控操作模式
集控站操作模式由调度中心、集控站、无人值班变电站三级结构组成。集控站负责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工况监视和遥控操作工作,调度中心向根据电网调度需要,向集控站发送调度指令,包括倒闸操作、限电操作、投切电容器操作、有载调压变压器遥调操作等。同时,集控站还负责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巡检工作和维护工作。
3.2 操作监控独立操作模式
操作监控独立操作模式由调度中心、监控站和操作站、无人值班变电站三级结构组成,同集控站操作模式不同,这种操作模式监控站和操作站相互独立工作,由调度中心统一管理。监控站负责无人值班变电站各种运行工况的监视和遥控操作,而操作站则负责调度中心所下发的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指令,以及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巡检和维护工作。
3.3 监控调度一体操作站操作模式
监控调度一体操作站操作模式由调度监控中心、操作站、无人值班变电站三级结构组成,这种操作模式下,监控中心和调度中心集成为一体,直接负责各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工况的监视和遥控操作,同时根据电网需要向操作站发布相关指令,由独立设置的操作站执行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工作,同时操作站还需承担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巡检和维护工作。
4.35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检修和故障处理模式
4.1 站内设备检修模式
35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检修时,需要操作站检修负责人向调度中心提交检修计划,调度中心根据电网情况给予检修许可后,操作站检修人员向变电站监控中心办理工作票,变电站值班人员根据工作票确定停电范围和安全措施,并向调度中心报请,在调度中心审核无误后向监控中心下达指令,值班人员向检修工作人员下达工作许可,值班人员在检修人员检修整个过程中,担任站内值班员和工作许可人的工作。在检修工作结束后,由值班人员检查验收,办理撤工作票手续向调度中心报请竣工,由调度中心发出拆除安全措施指令,使设备恢复备用状态,再根据监控中心人员回复,遥合开关使设备投入运行。
4.2 线路检修模式
无人值班变电站线路检修,应当由辖该线路的无人值班变电站负责人提出检修计划,并提前一天向调度中心提出申请,调度中心根据电网情况审核之后给予确认,由变电站签发工作票,根据停电要求和安全措施填写操作票,上报调度中心。调度中心在审核操作票无误后遥分开关并向站内工作人员发出指令,检查开关是否断位,各项操作是否正确执行,再由站内工作人员向调度中心回令,向线路检修负责人下达工作许可。在线路检修结束后,由站内工作人员验收并向调度中心报告,调度中心向站内工作人员下令检修线路拆除安全措施,使线路转为备用状态,站内工作人员执行相关操作后向调度中心回令,调度中心再根据电网运行情况遥合开关使电网重新运行。
参考文献
[1]李耐心,季国华.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模式的探讨[J].华北电力技术,2009(S1)
[2]张俐,张长勇.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01)
[3]朱连庆.浅谈县级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
[4]王峰.太原电网无人值班站技术及运行管理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3)
【关键词】35KV变电站;无人值班;运行管理;管理模式
1.引言
近年来,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各地建成大量智能变电站,这在提高电力供应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同时,也给各地电力运营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5KV变电站是中低压城市电网关键性环节,提高35KV变电站的管理水平,对提高中低压城市电能供应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有着重要意义。不过,由于受传统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的影响,虽然很多35KV变电站已经达到很高的智能化水平,但工作人员素质、运行人员数量、运营管理思路等都还较为落后,影响了变电站无人值班运行管理水平,研究35KV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有着极大的实际意义。
2.35KV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监控模式
状态监控是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重要工作,35KV无人值班变电站必须设立相对集中的监控站和操作站。监控站通常设置在重要变电所内,对辖区范围内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工况进监控,包括工况数据采集、设备状态监视,操作站主要负责开关设备的操作。目前常用的监控模式有调度集中监控、分区分级监控、监控站监控三种。
2.1 调度集中监控模式
调度集中监控模式是由地区电网调度中心集中监控的一种管理模式,辖区内所有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工况信息全部由地区电网调度中心监控管理,由调度中心设度员直接监视和远程操作变电站。这种模式通常用在地区电网内无人值班变电站数量较小的情况。为了使工作更有条理,通常单独设置一名值班员负责变电站控制操作,由调度员对所有无人值班变电站进行统一调度管理。但这种管理模式在无人值班变电站数量太大的时候不适用。
2.2 分區分级监控模式
分区分级监控模式主要应用于电网内无人值班变电站数量较多的情况,比如在一些大型城市,即按县、区、镇进行区级划分,分级设立监控中心进行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监控。采用分区分级监控模式,除了需要设置一个调度中心负责整个区域内的统一调度外,还需要按分级区域划分出区域调度,调度中心不直接参与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操作,只负责区内所有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统一调度,而实际的监控和操作,交由下级区域调度负责。目前我国很多大中城市都采用这种监控模式。
2.3 监控站监控模式
监控站监控模式是直接建立针对某一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监控站,监控站接收调度命令,负责单一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这处针对某一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监控站,并不一定单独设置在无人值班变电站内,也可以将多个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监控站统一放在某一中心变电站,形成集中监控和分片监控模式。不过这种监控模式所需占用人力和物力资源较多,目前较少采用。
3.35KV无人值班变电站操作模式
35KV无人值班变电站实行无人值班,需要监控站、调度中心、操作站的协调工作。目前常用的操作模式有操作站监控站一体的集控站操作模式、操作站与监控站上互独立的操作站操作模式、监控站和调度一体的操作站操作模式。
3.1 操作监控一体集控操作模式
集控站操作模式由调度中心、集控站、无人值班变电站三级结构组成。集控站负责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工况监视和遥控操作工作,调度中心向根据电网调度需要,向集控站发送调度指令,包括倒闸操作、限电操作、投切电容器操作、有载调压变压器遥调操作等。同时,集控站还负责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巡检工作和维护工作。
3.2 操作监控独立操作模式
操作监控独立操作模式由调度中心、监控站和操作站、无人值班变电站三级结构组成,同集控站操作模式不同,这种操作模式监控站和操作站相互独立工作,由调度中心统一管理。监控站负责无人值班变电站各种运行工况的监视和遥控操作,而操作站则负责调度中心所下发的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指令,以及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巡检和维护工作。
3.3 监控调度一体操作站操作模式
监控调度一体操作站操作模式由调度监控中心、操作站、无人值班变电站三级结构组成,这种操作模式下,监控中心和调度中心集成为一体,直接负责各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工况的监视和遥控操作,同时根据电网需要向操作站发布相关指令,由独立设置的操作站执行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工作,同时操作站还需承担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巡检和维护工作。
4.35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检修和故障处理模式
4.1 站内设备检修模式
35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检修时,需要操作站检修负责人向调度中心提交检修计划,调度中心根据电网情况给予检修许可后,操作站检修人员向变电站监控中心办理工作票,变电站值班人员根据工作票确定停电范围和安全措施,并向调度中心报请,在调度中心审核无误后向监控中心下达指令,值班人员向检修工作人员下达工作许可,值班人员在检修人员检修整个过程中,担任站内值班员和工作许可人的工作。在检修工作结束后,由值班人员检查验收,办理撤工作票手续向调度中心报请竣工,由调度中心发出拆除安全措施指令,使设备恢复备用状态,再根据监控中心人员回复,遥合开关使设备投入运行。
4.2 线路检修模式
无人值班变电站线路检修,应当由辖该线路的无人值班变电站负责人提出检修计划,并提前一天向调度中心提出申请,调度中心根据电网情况审核之后给予确认,由变电站签发工作票,根据停电要求和安全措施填写操作票,上报调度中心。调度中心在审核操作票无误后遥分开关并向站内工作人员发出指令,检查开关是否断位,各项操作是否正确执行,再由站内工作人员向调度中心回令,向线路检修负责人下达工作许可。在线路检修结束后,由站内工作人员验收并向调度中心报告,调度中心向站内工作人员下令检修线路拆除安全措施,使线路转为备用状态,站内工作人员执行相关操作后向调度中心回令,调度中心再根据电网运行情况遥合开关使电网重新运行。
参考文献
[1]李耐心,季国华.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模式的探讨[J].华北电力技术,2009(S1)
[2]张俐,张长勇.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01)
[3]朱连庆.浅谈县级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
[4]王峰.太原电网无人值班站技术及运行管理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