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R模式”在教师培训中的使用例谈

来源 :疯狂英语·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gp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一次“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及实践”的培训案例为载体,介绍了“APAR”模式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
  关键词:APAR模式;教师培训;案例
  1.前言
  目前,全国大力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在重庆市的继续教育项目里,第二期田家炳基金会扶助重庆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以下简称“田家炳项目”)由重庆市第二师范学院承办。在这个培训项目里,最让培训者受益的就是“APAR模式”。
  笔者作为一名区县教研员,感受到了“APAR模式”的魅力,在学习和实施培训过程中获益匪浅。传统的讲座往往是培训师坐在台上一页页地翻PPT,互动和实作演练都很少,而“APAR模式”能让培训者参与、亲身体验和互动,在培训中通过思考和练习习得新的方法和理念。
  那么,如何在培训中使用“APAR模式”,达到培训的高效呢?笔者对此进行了如下探究。
  2.“APAR模式”
  2 . 1“APAR模式”的含义
  A代表Awareness-raising;P代表Presentation(Presentation-Analysis-Conclusion);A代表Application;R代表Reflection。
  2 . 2“APAR模式”各步的具体含义
  Awareness-raising: to raise awareness of the selected teaching/learning issue and discuss/share approaches to it.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Analysis-Conclusion): to focus on the main ideas of the area with which you are dealing and to make these ideas explicit.
  Application: to give the teachers the opportunity to apply/practice the new ideas themselves.
  Reflection: to check trainees’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 ideas mainly through analysis of their ability to apply them.
  2 . 3“APAR模式”的操作解读
  2 . 3 . 1 Awareness-raising
  通常通过提问,唤醒受训者对要学习领域的一些相关知识,让他们在小组讨论与互动中激发已有知识,同时让培训师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以便在培训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培训师遵循KWL【即培训者“已知(know)——想知(want)——最后能学到什么(learned)”】原则进行培训。
  2 . 3 . 2 Presentation-Analysis-Conclusion
  新的理念和方法不是培训师直接灌输给受训者的,而是让他们通过案例呈现、案例学习,然后分析、总结提炼出来的。
  2 . 3 . 3 Application
  在受训者了解了新的理念和方法后,通过实践体验运用来检验所学的情况。
  2 . 3 . 4 Reflection
  通过成果展示,让学员反思自己的收获及不足,以便在后续的学习中进行改进。
  3.“APAR模式”培训案例
  笔者在学习了“APAR模式”后,前往大足区对其小学骨干教师进行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及实践”的讲座培训。现将培训案例呈现如下:
  3 . 1 培训内容
  本次讲座的培训内容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及实践。
  3 . 2 培训目的
  (1)让各位教师明确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目的;
  (2)向各位教师介绍三段式阅读教学方法,并清楚各段的目的和策略;
  (3)帮助各位教师学会设计阅读课型。
  3 . 3“APAR模式”运用
  3 . 3 . 1 Awareness-raising
  说一说,议一议(分组讨论)
  (1)小学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2) 阅读教学中有什么问题和困惑?
  [点评]:通过问题呈现激活学员相关的知识,并引导学员说出自己的困惑,以便在培训中有的放矢,体现了“APAR”模式中的“Awarenessraising”。
  3 . 3 . 2 Presentation-Analysis-Conclusion
  (1)分析教学目标
  以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为例,让受训者分析本课教学目标。
  (2)课程标准阅读技能目标
  一级:① 能看图识词;② 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③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二级:① 能认读所学词语;② 能概括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③ 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④ 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⑤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⑥ 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阅读(基本技能)一至二级:① 能根据图片等提示认读;② 基本理解大意;③ 理解语篇主要内容;④ 借助图片理解具体信息;⑤ 朗读。
  (3)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① 学生能够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两张便条,完成读后选图的活动;② 能够参考范例,在有意义的语境中填充单词,完成一张留给机器人的便条;④能够综合运用本单元的核心词句。   (4)阅读教学的三个环节
  阅读教学的三个环节包括读前活动p r e -reading;阅读活动while-reading;读后活动postreading。
  ① 读前活动(pre-reading)
  主要目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激活或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引出话题;为进一步阅读解决理解上的语言障碍。
  常用策略:背景介绍、头脑风暴、现实关联、新旧联系、问题设疑(如:prediction)。
  让受训者分组讨论,设计五年级上册Unit 3 Read and Write的读前活动。
  以下是一个相关教学案例:
  Activity 1: 30 Seconds Non-stop Talking.
  Activity 2: Free talk.
  T: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S: My favourite food is _____. It’s/They’re _____.
  Activity 3: Show students a robot named Robin.
  ② 阅读活动(while-reading)
  主要目的:“阅读活动”阶段以学生阅读为主。为了保证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交待清楚阅读的任务。该阶段所设计的活动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为目标。
  常用策略:浏览文章以了解大意(判断);捕捉具体信息(选择、填空);将信息图表化;记录文章要点或具体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回答各种问题(展示型、参阅型、评估型);将事件排序;根据上下文推测。
  请各位受训者分组讨论,设计五年级上册Unit 3 Read and Write的阅读活动。
  以下是一个相关教学案例:
  Activity 1: Listen and answer.
  Q1: What’s Wu Yifan’s favourite food, why?
  Q2: What’s Wu Yifan’s favourite vegetable?
  Q3: What’s grandpa’s favourite food, why?
  Activity 2: Read silently and tick or cross.
  a. Wu Yifan doesn’t like beef, but he likes chicken.( )
  b. Wu Yifan doesn’t like salad. ( )
  c. Grandpa likes vegetables, but he doesn’t like carrots. ( )
  Activity 3: Act in pairs. Talk in pairs(同桌讨论). If you are Robin, what will you cook? Read and tick the right picture.
  Activity 4: Read it better.
  阅读课型读中活动过程建议:
  整体粗读,理解语篇大意;分图、分段细读理解;学生找出自己不会的词,教师利用图画、板书呈现新词,通过伙伴学习,使用工具书、上下文材料、插图辅助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整体重读,开展相关的讨论活动,深层理解,领悟思想;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朗读的指导。
  ③ 读后活动(post-reading)
  两个目的:根据阅读内容进行各种思维活动,鼓励学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联系起来;学习语言知识,并将阅读技能与其他语言技能进行整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语言能力训练。
  常用策略:复述、对话、采访、角色扮演、填空、听音及跟读、改写/仿写课文。
  让各位受训者分组讨论,设计五年级上册Unit 3 Read and Write的阅读后活动。
  以下是一个相关教学案例:
  Activity 1: Write to Robin.
  Activity 2: Cooking is fun. 播放一段关于cooking的视频。
  [点评]:以五年级上册Unit 3 Read and Write为教学案例,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员学习相关知识,并根据相关的知识进行运用,同时给出案例引发思考和对比,体现了“APAR”模式中的“presentation”环节。
  3 . 3 . 3 Application
  请各位学员完成六年级上册Unit 5 Read and Write的教学设计。
  [点评]:通过五年级上册Unit 3 Read and Write的案例学习后,培训师给出任务让学员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并进行小组展示,以引发学员思考和对比,体现了“APAR”模式中的 “application”环节。
  3 . 3 . 4 Reflection
  在学员展示完案例设计后,培训师通过提问
  “What have we got in this session?”“How can you localize it in your class?”带领学员梳理所学知识以及运用策略。
  [点评]:通过学员展示检验所获,并带领学员反思自己所得,体现了“APAR”模式中的“reflection”环节。
  4.结语
  不同于以往常见的讲座模式,“APAR模式”使学员在体验中学,从做中反思,真正体现了培训模式上的一次改革——以学员为中心,培训师只是引导者、唤醒者。
  参考文献
  张琦.2014. Teaching reading to young learners[Z/DK]. 成都:成都师范学院.
  周利君.2014. Intro to APAR[Z/DK]. 重庆: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为了落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需要进行微课程资源的开发,创新微课程资源的应用方式和途径,为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有价值的学习素材,更加高效地开展英语学习,真正体现翻转课堂模式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初中英语;翻转课堂;微课程资源  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为当前英语教学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了实现英语学习的延伸,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现代素质教育改革大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新课标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注重学生英语技能的培养,到注重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转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模
摘 要:潜能生在每届班级中普遍存在。关爱潜能生,是转化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而潜能生的转化,离不开心理辅导和沟通。本文以心理层面的引导和疏通作为转化小学英语潜能生的重要手段,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潜能生;心理辅导;潜能生转化  潜能生的转化问题一直是学校、教师和家长心中的一大难题,它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一般多侧重关注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和学习习惯等诸方面的引导和培养,对
摘 要:将教育游戏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小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具有巨大的帮助,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小学英语教学中教育游戏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教育游戏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各种模式,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英语教学;应用技巧  在新课标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小学英语教学将呈现出较大的弊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现代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关系方面
摘 要:在英语学习中,朗读是直接、完整地感受语言材料的重要形式之一,能加深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语感。本文主要探讨了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朗读水平的方法,指出教师应利用小学生善于模仿、活泼好动的特点,在重视自身语音语调的基础上,通过示范、指导和多种活动,培养和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水平。关键词:小学英语;朗读;方法  1.重视模仿,示范到位,加强自身学习  《义务教育英语
目的 探索利拉鲁肽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96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被选为受试对象,随机抽取并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常规门冬胰岛素
摘 要:来源于生活的认识和体验,是最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因此,本文提出要结合日常生活与教材的共同点发掘教学内容;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提出贴近生活的问题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通过课外紧密联系生活的作业,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英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教材;课外作业  1.引言  一代教育大师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
摘 要:本文从分析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出发,根据当前中职学校的生源状况和中职学生的特点,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从反馈、教学情境和教学方法几个方面探讨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中职学生;英语教学;心理学  1.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一种新常态。中职教育要早日适应这种新常态,为我国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以及高素质的劳动者。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此也作过相关的重要批示,国务院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