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县宝秀镇稻田养鱼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y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稻田养殖,适合广大农村水产养殖,能够形成规模,且产量能够迅速提高。该文阐述稻田养鱼的理论依据及好处,介绍养鱼稻田的条件、稻田适宜养殖的鱼类、养鱼稻田的准备、养鱼稻田的管理、晒田、捕捞收获等内容,以供稻田养鱼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田养鱼;稻田管理;云南石屏;宝秀镇
  中图分类号 F30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0-0258-01
  稻田养鱼是以池塘养鱼技术为基础,利用稻田水体开展稻鱼兼作,发挥稻鱼互利作用,夺取稻鱼双丰收的一项生产技术。稻田养鱼作为农业部重大科技推广项目之一,己经成为全国各地挖掘稻田生产能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村致富奔小康步伐的重要径之一。
  1 稻田养鱼的理论依据
  稻田养鱼是人为构成水稻和鱼共生的生态系统,充分利用空间,发挥资源的最大作用,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发挥水稻和鱼类共生互利的作用,获得稻鱼双丰收。稻田养鱼后,有利于稻田灌溉,对防洪抗旱也具有良好的作用。稻田养鱼能够调节水稻田的地温,增加溶解氧,促进微生物增长,加速有机物分解,使土壤养分转化率提高,增加水稻分蘖数,提高稻谷产量。稻田养鱼后,稻谷增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一是除虫。水稻的害虫如稻螟虫、食根金花虫等需要经过水体再危害稻苗。鱼在它们经过水体的时候将其吞食、消灭。其他如稻飞虱、浮尘子等在稻叶上危害的昆虫,它们被惊堕入水体时,鱼类也会将其作为食物。二是除草。田中的草芽是鱼类的食物,能够作为鱼类的食物。草籽和一些水生植物也能够作为鱼类的食物。养殖草鱼、鲤鱼、鲫鱼的稻田,平均可减少除草工30~60个/hm2,特别是冬闲田养鱼,除草效果更为明显。三是保肥。鱼将田中的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作为饵料吃下,使浮游生物不致随水流失,若干水生昆虫也不能羽化飞走,达到为稻田保肥的目地的。四是增肥。鱼类的粪便和其他排泄物能够直接起到培肥田地的作用。五是松土。鱼类在稻田中来回游动觅食,翻动泥土,使田土疏松,促进肥料分解,也促进稻谷的分蘖和根系发育[1]。
  2 稻田养鱼的好处
  2.1 提高水的利用率
  一田多用,稻鱼双丰收。稻田养鱼能够增产、增值。稻谷产量亦可在原有基础上增产75~150 kg/hm2,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2.2 节约成本
  稻田中的草芽、草籽、浮游生物能够为鱼类提供饵料,降低了生产的成本。经过4~5个月的养殖,鱼即可出售,养殖时间短,经济效益高[2]。
  2.3 减少劳动力
  稻田养鱼后大量的杂草能够作为鱼类的食物,一般不用薅锄,节省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2.4 稻田养鱼增加鱼产品
  稻田养鱼增加鱼产量,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改善食物结构。尤其是那些缺少池塘、水库和湖泊的山区和半山区,更是解决“吃鱼难”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2.5 容易推广
  稻田养鱼技术易学,操作简便,便于推广,户户可养。
  3 养鱼稻田的条件
  养鱼稻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水源和土质好,无污染,养鱼后不缺水。二是雨季不遭洪涝灾害。三是稻田养分充足(主要指有机肥)。四是选择耐肥、不易倒伏的水稻品种。
  4 稻田适宜养殖的鱼类
  稻田养鱼要选择适宜养殖耐浅水、高温,杂食性或草食性的鲤鱼、鲫鱼及草鱼,鲢、鳙、罗非鱼、泥鳅、黃鳝等。
  5 养鱼稻田的准备
  首先,稻田养鱼,最重要的是防逃。其次是为鱼类在田中生活得舒适、安全创造必要的条件。常用的设施条件如下。
  5.1 加高加宽田埂
  不养鱼的稻田,一般田埂较低,为了防止大雨时溃堤逃鱼,要将养鱼稻田的田埂加宽至30 cm,加高至40 cm,捶打结实,做到不塌不漏。
  5.2 开挖鱼沟鱼池
  开挖鱼沟鱼池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施化肥、农药、除草和落水晒田时,鱼可暂时聚集在鱼沟、鱼池中。二是在夏季水温较高时,可作为鱼的避暑场所。三是捕魚时,可驱鱼到沟池里,操作方便。根据历史经验和宝秀的自然条件,鱼沟鱼池的面积应占田块总面积的10%~15%。鱼沟的形状根据田块的大小来确定,一般有“丰”“田”“十”“井”字形,鱼沟的深宽均为40 cm。开挖鱼沟的时候应该联通注排水口,但应距田埂50 cm。鱼池每个2~4 m3,深1 m,与鱼沟相连,数量因地制宜设置。鱼沟鱼池所占的秧株,密插于沟池四周,以免影响水稻产量。
  5.3 开好注排水口及设置拦鱼设备
  排水口最好在稻田相对两角田埂上,如此不论注水排水,都可使整个稻田的水流畅通。在注排水口处,要做好拦鱼设备,以免水流动时逃鱼。拦鱼设备,最简单是用篾笆呈弧形从埂内拦注排水口,并加固,以防冲溃[3]。
  6 养鱼稻田的管理
  管理工作是稻田养鱼成败的关键,良好的稻田管理能够增加产量,提高效益。管理好养鱼稻田,必须抓好以下8项工作。
  6.1 消毒
  鱼种下田时用5%食盐水消毒,杀灭体表和鳃上的病原体。
  6.2 保持一定的水深
  养鱼稻田最好保持在7~16 cm水深,以照顾田和鱼的需要。当稻作需排水晒田时,排水不可太快,否则田鱼来不及避于鱼沟鱼池中,会干死在稻田里。
  6.3 加强巡查,注意防逃
  日常管理中要确保出水口和拦鱼设备正常,防止逃鱼。在晒田时,要疏通鱼池和鱼沟。雨天要及时加固田埂,确保拦鱼设备安全,避免发生逃鱼现象[4]。
  6.4 做好暑期降温工作
  当年鲤鱼在水温为38~39 ℃时,会大量死亡。2龄鲤鱼在温度为36~37 ℃时,会大量死亡。因此,暑期水温超过35 ℃以上时,就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降温,可以马上换水或适当加大水深。   6.5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稻田养鱼“三分养,七分管”,关键在管理,必须加强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管理措施,减少偷盗损失,确保田鱼丰收。
  6.6 投饵与施肥
  一是投饵稻田天然饵料养鱼,产量较低,一般产量在150~225 kg/hm2。要提高稻田养鱼产量,就要靠人工投饵。饲料的种类主要有米糠、麦麸、浮萍、酒糟、小麦、大麦、苞谷和配合饲料等。饲料投喂要遵守定质、定量、定时、定点的原则。投喂饵料的时间一般为8:00—9:00、15:00—16:00,投喂数量应视鱼类摄食情况和天气水温状况决定,吃多少投多少,宜少量多次投饵。二是施肥。在稻田中施化肥,既是促进水稻增产的重要措施,同时也为培养鱼类饵料生物(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提供必要的养分。因此,稻田肥料多少,直接影响鱼类的丰歉,二者利害一致,没有矛盾。一般稻田养鱼化肥用量为尿素不超过150 kg/hm2,碳酸氢铵不超过75 kg/hm2,硫酸铵不超过180 kg/hm2。施肥时间以傍晚为宜。施肥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化肥作基肥,有机肥作追肥。②施肥时,稻田中保持浅水层,促使鱼類集中在池沟中再施肥。浅水施肥能够使肥料集中在底层,易于被田泥和稻苗吸收。待肥料被田泥吸收后再恢复正常水位。③量少次多,分片施撒。④施根外追肥,采用化肥混含泥土做成颗粒状肥料,分施在每窝秧根部,这样可起到肥效高,用量少,并对鱼安全无害的作用。
  6.7 施用农药
  为确保稻谷丰收,施用农药防治水稻病害是稻作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农药施用不当,往往给田鱼带来威胁。要正确选用药剂药量,注意施用方法,做到既可防治病虫害,又不影响养鱼。根据农药的类型不同,采用不同的施用时间。总体来说水剂农药要避免在稻叶有水的情况下施用。粉剂农药在早晨有露水的时候施用。具体施药方法主要有以下4种:一是干水施药方法。即施药前,将田水放掉,让鱼集中在沟池中,然后施用农药,待药物毒性消失后,再将田水灌到应有的深度。二是深水施药法。即施药前先将田水加深至17 cm以上,再施用农药。三是对半田施药法。即将田块划为两半,将鱼赶到其中的一半内,先在无鱼的一半田内施药,待到毒性消失后,再将鱼赶到施过药的一半内,再施另一半。四是流水施药法。即施药时,同时打开注排水口,让田水流动待毒性消失后,再关闭注排水口。
  7 晒田
  晒田是稻谷增产的措施之一。晒田前先疏通沟池,打开排水口排水,待水和鱼都集中到沟池中,田面无水后,再晒田。但必须注意沟池内的鱼浮头时,应立即给田块灌水,恢复水深。
  8 捕捞收获
  在捕捞前先疏通鱼池,使水流畅通。于夜深人静时,慢慢排水,到天亮时排干,使鱼易于集中到沟池中,便于捕捞。如果田面不平,可以再给田块灌水,排水1~2次,以使鱼能自行集中到沟池中,直至全部捕获。
  9 参考文献
  [1] 陈英鸿,尹孟杰.稻田养草鱼苗除草促稻谷增产的试验[J].农业现代化研究,1981(2):46-49.
  [2] 黄祥祺.稻田养鱼要来个大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1983(11):38-40.
  [3] 黄祥祺.稻田养鱼鱼养稻 增产增收效益高[J].农业技术经济,1983(8):27-30.
  [4] 耿成杰.水田半旱种稻养鱼经济效益高[J].农业技术经济,1985(10):46-47.
其他文献
介绍了金坛市的自然概况。分析了金坛市的森林自然资源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更好地开发利用和保护金坛市林业资源。
实施"餐桌污染"治理以来,莆田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分析了莆田市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现状,并提出了加强领导、依法管理、体系
调查了濮阳市农业病虫害测报系统的人员结构、工作条件和工作开展情况,分析了体系自身和外部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多项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濮阳市农业病虫害测报体系的完善。
摘要探讨了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在盐源县的发生特点和发病规律,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达到控制危害,确保玉米安全生产的目的。  关键词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发病情况调查;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435.131.4 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7-0111-01    玉米是盐源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1.33万公顷左右,主要栽培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