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yshi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听,说,读,写”是学习者需要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其中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部分,然而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尽人意,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011年发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对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扩大了文章的选题范围,丰富了文体,扩大了词汇量。英语阅读教学急需改革,随着改革而出现的思维导图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将思维导图法引入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教学问题;应用
  【作者简介】李亚辑,渤海大学。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的改进教学模式,有效地整合英语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听、说、读、写”是学习者需要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其中英语阅读教学是我国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一直是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高中的学生知道阅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但是他们认为提高阅读能力很困难,所以他们对英语阅读失去学习的兴趣,并且对阅读感到厌倦。所以,教师不仅要鼓助学生,而且要找到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思维导图凭借自身的特点成为高校英语阅读教学改革中的主要模式,这种新式的教学模式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有效的学习。

二、思维导图


  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1.定义。思维导图 “Mind Map”,是指运用大脑中的左脑和右脑,利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脑海中的思想,把人们脑海中所隐藏的知识显性化和可视化,方便人们进行思考和交流。20世纪60年代,英国人托尼·巴赞(Tony Buzan)根据人脑特征创造出了一种以直观的形象的图示来标识出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一种记忆方法,称作思维导图。他把人的大脑比作“一台超级生物电脑”,把神经细胞的突触比做“思维线条”,人的思维从一个特定的中心向四周发射,具有放射性的特点。思维导图是大脑进行放射性思考的一种外部表达方式,是一把打开大脑潜力的万能钥匙。
  2.特点。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现在广泛的应用于教学中,它具有许多的特点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
  (1)明确主体。思维导图是从一个关键点出发,发散思维。正如一棵树,树干是支撑树枝的主体,没有树干哪来的树枝,所以明确主体很重要。并且在图示中运用到了大量的大脑技巧:色彩、外形、线条等,来开发大脑的潜能,激发创造力。通过一幅思维导图,可以把整个文章主要内容以及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地握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
  (2)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把主题作为主干,其它信息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宛如一棵树。主干可以不断的增加,各个分枝可以不断“生长”,分支可以再生分支,从一级中心一直发散出去,到最低级的词汇,这样有利于系统的思考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
  (3)主题与各分支之间联系紧密。确定主题之后,分支由关键的图形或一个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可以以分支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附在高层次的分支上。各个分支的线条上可以有关键的提示词,就好比方向舵或者指南针来指导方向,这样就不能在思维的海洋里迷路,所以提示词可用来梳理思路,整理思想。
  (4)各分支互相连通形成树状。各个分支之间相互连通,容易把握各支之间的联系与关系。确定主题之后,抓住文章的关键,通过联想和想象找到他们之间的联系,用图像和色彩把这一过程放射性的画出来。连接到一起,形成树状。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还是采取以讲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词汇、语法教学为主线,展开题海战术,让学生不断地进行练习,因此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许多的问题。
  1.以教师为中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英语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认为教学就是将自己头脑中的和书本上的知识都装进学生的头脑中,并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有能力对这些知识进行吸收和运用。这种教学的模式扼杀了学生心中对阅读的学习兴趣,也失去了培养学生自我阅读的能力,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2.过多的词汇和语法教学。目前高中英语教师把英语阅读教学课当作是语言知识课,不断的向学生讲授阅读中所涉及到的语法以及词汇,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讲解词汇以及语法,并没有花时间向学生讲述阅读的技巧,以及教师对整个文章的理解和分析,导致课堂氛圍枯燥,抹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忽略了学生自身的感受,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3.缺乏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和训练。当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多于对阅读策略和技巧的传授,教师只是将文章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重视词汇以及语法知识的讲解,逐个分析词汇和知识点,导致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时都采用研究每个词的阅读方法,不能很快的准确的把握整篇文章。
  四、实施步骤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式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思维导图可以补足传统模式中的不足。以人教版Unit 6 Section A中的3a reading为例从阅读的三个阶段说明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施。
  1. Pre—reading。阅读前让学生围绕题目进行讨论,激发学生原有的背景知识和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把事先设计好的一些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与课堂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文章的背景、文体以及结构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对文章进行学习时,更好的对文章中的内容进行预测,并且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以及结构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Unit 6 Section A 3a reading中“An Accidental Invention”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茶的产生以及传播。在教师介绍文章标题之后,在PPT上展示一些关于茶的文化的图片或者关于茶的影片,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文章中所提到的人物进行讲解,然后抛出一些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大胆地进行预测,活跃学生的思维。不但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   2. While—reading。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思维导图在技能培养方面可以发挥一定促进的作用。在学生对题目进行猜测之后,让学生带着提出问题快速的浏览文章,给出答案,培养了学生那个泛读的能力。关于文章的问题设计如下:How was tea invented?Who invented tea?When was it invented?How long has tea been a kind of drinks?What is tea used for?等等。问题的设计应该环环相扣。然后教师带领学生细读文章,对文章中涉及的知识点和重难点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画出思维导图,把零散的思维和知识点连起来,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准备纸(教师可以给同学统一分发A4纸)和不同颜色的笔。
  步骤2:通读文章内容,对文章的内容以及结果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找准文章的中心,确定中心思想以及一些关键词,确定中心思想与关键词之间的联系。
  步骤3:学生进行泛读,学生依据找到的中心句,关键词理解文章,构思基础的。
  步骤4:呈现导图,小组互相讨论,互相借鉴,对自己的图进行补充,然后根据学生在思维导图中反映出来的关于文章的不同认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丰富图示或者对其中的错误进行纠正,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思维导图中存在的不足。
  步骤5:学生不断的进行完善。同学讨论,教师评价之后,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然后教师帮助并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整理。
  通过规划思维导图的这些步骤提高了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和理解与表达能力。学生通过思维导图重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框架,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贯穿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学习相关词汇等,帮助学生准确的掌握话题内部诸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了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3. Post-reading。阅读之后在保留原树状图的基础上。只留下关键词,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复述,以此加强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对于接收能力较强,学习成绩较好的班级,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给出的一个框架,让学生依据图示仿写一篇其他文化以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史。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英语阅读教学的需求。将思维导图这种新式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让英语阅读教学变得更加的趣味,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可以互相的交换想法,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阅读的内容。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文章,更能帮助学生形成记忆网络,构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将枯燥无味,冗长繁琐的英语篇章转化为轻松易懂的图片,从视觉上和理解力上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同时运用学生的左右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占据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五、结语


  将思维导图运用到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联想力与创造力,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了课堂效率,这种教学模式成为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而且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宏观与微观思维的练习,学生只有对文章有了宏观的把握,才能更好的理解以及吸收微观的知识点,它可以将文章的宏观脉络与微观的知识点连接起来,方便学生记忆和学习知识点。虽然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大致已经成熟,但我们仍要不断的挖掘它的优势,充分发挥它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敏.思维导图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5 (1):36-41.
  [2]刘艳艳.思维导图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英语广场, 2017(12).
  [3]裴光钢.思维导图与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7(2).
  [4]绪昕.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Unit 3 Reading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為例[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8-9.
  [5]王新阳.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021(05):45-46.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已经成为教育关注的热点,而在小学英语打好基础的前提下,词汇的积累与掌握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以游戏教学法的方式对小学英语中词汇的教学应用进行浅析。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英语词汇;应用  【作者简介】汤玉宁(1995- ),女,山东德州人,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院系:西语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一、引言  英语词汇教学是小学英语
【摘要】旅游文本包括旅游景点介绍,旅游宣传广告,旅游告示标牌,民俗风情画册,古迹楹联解读等各方面的内容。旅游文本翻译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涉及历史,地理,宗教信仰,民俗文化及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笔者就目前旅游英语在翻译时常见的问题做出简要阐述,提出旅游英语的翻译时要融入跨文化意识,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法。  【关键词】旅游文本;翻译; 跨文化意识  【作者简介】徐琪(1984.03.
【摘要】在信息技术不断增强,并被各行业领域普及运用的现今时代,国内大部分高等院校也都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翻转课堂模式引入到了实际教学中,这样能够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化升级,还能够丰富大学英语教学项目,在本文中,就通过对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运用的现状及其特点的阐述,来对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各环節中的运用做出研讨。  【关键词】翻转课堂;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作者简介】刘芳(198
【摘要】教材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对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进行教材内部评价,旨在加深对初中英语教材的了解,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实施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材;教学评价;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 李多(1993- ),女,黑龙江鸡西人,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院系:西语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一、教材概述  该教
キーワード: 書斎 男の城 救えない論理の世界  作家漱石の目に映っている書斎はどのような存在であろか。『道草』と同じ大正四年に、漱石は随筆『硝子戸の中』を書いた。その中から漱石の「書斎」のことを吟味できる。  漱石は自分の「書斎」の事を「硝子戸の中」と呼んでいる。「書斎」が「小さい私と広い世の中とを隔離している所だと思い、「書斎に独り坐つて、頬杖を突いた儘、流れを下る舟のやうに、心を自由に遊ばせ
【摘要】教师发展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长远影响。而教师自我发展强调了以主人翁的身份追求自我成长,突出教师的个性化、自觉性和能动性,把握发展的自主权和执行权。在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上,教师通过学习和研究可以准确识变,通过反思和思辨能够智慧应变,通过建构和创造做到主动求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从知识传递者变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和理论研究者,从教育教学执行者变为反思实践者和智慧思辨者,从墨守成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关键技能成了教学的主要目标。阅读是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进行论述,引导学生从导入、读前、读中、读后等环节进行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培养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高职院校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后有更好的就业机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重心由基础英语转向职场英语和行业英语。基于此,本文从高职院校英语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对高职英语改革对策及平衡职场英语和传统英语的必要性进行探讨,旨在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场英语;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沈静玲,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人类语言学家
【摘要】提高学生英语的口语表达及英语表现力是当前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对图式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分析深化它在大学英语改革拓展课-演讲与口才中的习得机制,且将其运用于口语口才教学中,探讨如何运用图式理论来提高口语表达和口才表现。  【关键词】图式理论;大学英语  【作者简介】李振英(1978-),女,汉族,湖南工商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中西方文化比较及教学法。  当今时代发展日新
【摘要】伴随着国际旅游活动的日益增加,我国旅游翻译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旅游翻译作为应用文体翻译的一种,应重视表达原文的意思,不应过分拘泥于原文的结构。本文将从单个中文四字格英译和四字结构排比英译两个方面探讨旅游翻译中四字格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旅游翻译;四字格;四字结构排比;翻译方法  【作者简介】许泽琳,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要想让中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