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鸭设计师,以大取胜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z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维多利亚港,四周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宽广的海面上,当那只高16.5米的充气大黄鸭一摇一摆地闯入眼帘时,周围的这一切就都成了它的陪衬——霎时间,维多利亚港成了大浴缸,高楼成了玩具模型,俗世的烦恼就此一扫而空,世界变成一个游乐场。
  然而,大黄鸭的香港之行却是一波三折。5月2日一下水,它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甚至有旅游团特别设置了“大黄鸭之行”;但14日它就因泄气倒在了海面上;21日,它再次复活,精神抖擞地游弋;6月9日,它告别维多利亚港,再次启程,前往美国和中东展览。
  也许正是出于对大黄鸭的喜爱,近日内地10多个城市接连出现了“山寨版”大黄鸭,搞得大黄鸭“爸爸”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头疼不已:“这可是个大问题。”
  36岁的霍夫曼是世界知名艺术家,作品多是萌态百出的动物。这种独特的创作思路与他的童年经历不无关系。霍夫曼出生于荷兰,小时候住在郊区,大自然就是他的游乐园,爬树、抓虫子,他对周遭一切充满好奇。霍夫曼8岁学画,入读艺术学院后,开始对公共艺术感兴趣,并最终决定要以大取胜。因为他觉得,“在一件很大的作品面前,无论身高、国籍、政治立场,人都同样渺小。自我消失了,人与人就会变得平等。”
  让霍夫曼真正成名的“大”艺术品就是大黄鸭。说来也巧,大黄鸭的灵感与中国颇有渊源。1992年,一艘满载浴盆玩具的货轮从中国驶往美国,不料途中遇到风暴,几万只玩具坠入大海,黄色鸭子、蓝色海龟和绿色青蛙组成的“舰队”浩浩荡荡,历经15年才漂流至美国。这些小玩具的故事感染了霍夫曼,2001年,他萌生了设计大黄鸭的念头。
  酝酿大黄鸭计划的同时,他还做了不少尝试:用废弃木材打造的10.5米高的兔子、用麦秆和金属片做成的巨型看门狗……
  2007年,霍夫曼创作出第一只大黄鸭。在他看来,大黄鸭可以让成年人缅怀已经逝去的童年,缅怀那段没有压力、没有烦恼、不用为赚钱操心的时光。霍夫曼买了一张世界地图,用小鸭固定针标注每一个他希望大黄鸭光临的城市,“最需要大黄鸭的地方也正是生活压力最大的地方。”迄今为止,大黄鸭已经去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比利时展览发生的一件事足见人们对大黄鸭的喜爱。一度有人把大黄鸭扎破了,当重新展览时,人们自发组成了巡逻队,每天晚上8点到早晨6点保护大黄鸭。
  正是因为对作品寄予了厚望,霍夫曼特别严谨和固执。他坚持大黄鸭必须对公众免费开放,不能与商业沾边。很多商家曾将大黄鸭视作完美的广告牌,想把自己的商标印在上面,霍夫曼都回绝了。唯一的“商业活动”是现场发售1000个微型黄鸭,为慈善基金筹款。霍夫曼说:“我只做自己相信的事,从来不妥协牺牲,不然就会沦为广告的工具,这无异于自杀。”
其他文献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曾有这样的告诫:“财富如果长期为少数人所占有,而多数人处于贫困状态,它是不公平的,而且注定这个社会是不稳定的。”在中国社会国富与民富已然失衡的情况下,当资源垄断利益失控甚至影响民生大计之时,当城乡二元化结构下农民利益被严重忽视之时,如果财富分配体制尚不能审时度势地进行调整,则有可能影响中国社会的科学发展。  而调整的原则性变化和趋势,已经反映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之中。报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