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用PEO改性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来源 :功能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4767893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不断的发展,其核心部件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固态电池可避免使用安全系数较差的有机液态电解液及易燃的聚烯烃隔膜,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等特征,因而被称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的核心技术在于开发离子电导率高、不易燃、强韧性好、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固态电解质,其中PEO基聚合物电解质属于新型固态电解质中的一种。概述了PEO基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并对PEO基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提出了展望。
其他文献
我们将P(NDI2OD-T2)等半导体聚合物与石墨烯纳米片通过溶液相共混,制备了薄膜场效应晶体管(OFET)。发现无论是P型还是N型器件,掺混石墨烯都显著地提高其载流子迁移率。并且采
<正> 云南松是我省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为了保存云南松的优良基因资源,在短期内培养生产出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的云南松良种,林业部、云南省林业厅于1984年决定在具有云南松
采用粉末冶金热压烧结法制备了适用于电子互连应用的高纯钽-钌(Ta-Ru)增强复合材料。在行星式球磨机上以不同的成分配比混合高纯度微米级钽-钌粉末,并在真空热压烧结炉中在17
非晶金属玻璃因其优异力学、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日益成为复合材料增强体的重要发展方向与研究热点。作为一种稳定、简单、高效的规模化制备技术,机械合金化为构筑非晶金属
以左旋聚乳酸(PLLA)和聚己内酯(PCL)为原料,采用变速率逐层纺丝与超声扩孔相结合的工艺,制备三层孔径梯度小直径血管移植物(Three-Layer vascular graft,3LVG)。对3LVG各层的
脂肪酶的位置专一性在结构酯的合成和油脂改性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水体系和非水体系的差异,传统的水解判定法得出的专一性与该酶在合成反应中的表现可能并不一致。本研究利
通过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进行硅灰增强混杂纤维水泥基灌浆料与老混凝土粘结强度的研究,选取硅灰掺量、钢纤维类型、钢纤维掺量和PVA纤维掺量作为研究因素,设定相应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