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学手段,成功的法宝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ku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听了朱亚燕校长的《大禹治水》公开课,感悟颇深。《大禹治水》是一篇古代神话故事,朱校长在上这篇课文时一步步引导学生了解大禹在治水中遇到的困难,想象当时环境的艰难,进而突出大禹的人物形象,期间有方法渗透,运用也是合理、恰当,就这样循序渐进,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对人物也进行了透彻的剖析,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一心为民、勇敢坚强、智慧能干、大公无私的大禹形象。
  精彩片段:
  师:同学们,水流和地形是怎么一回事呢?(生茫然)
  师:(微笑)大家来看,(在黑板上画水流和地形的简笔画)(边说边画)这里高山耸立,山中有一条条的溪流,这就是水流(板书)。而这里的山呢?一座连着一座,有高有低,一點也不平整,这就是地形(板书)。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师:(“千辛万苦”和“千山万水”加点)这两个词语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千×××万×××。
  师:是呀!其实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很多,谁来说一说?
  生:千军万马。
  生:千言万语。
  生:千变万化。
  师:是的,同学们的课外积累很丰富,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词语生齐读)
  师:那么大禹在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生:会遇到猛兽来袭击。
  师:那真的很可怕。
  生:脚还会磨出茧子
  生:有时候会遇到大水突然扑来。
  师:是啊,洪水让你防不胜防。
  师:同学们,天黑了,大禹在外面没法回家,这时候,饿了怎么办?
  生:去找野果吃。
  师:可是,怎么也找不到野果,怎么办?
  生:吃树皮。
  师:这时候从树后跳出一只老虎,怎么办?
  生:用棍子打死它。
  师:没有棍子怎么办?
  生:和老虎搏斗。
  师:是呀!大禹是吃尽了苦头。(“苦头”加点)谁来读好这句话?
  生读。
  师:我觉得苦的感觉还不够,谁来通过朗读读出来。
  生再读。
  师:大禹吃了这么多苦头,他有没有退缩呢?
  生:没有。
  师:是啊!当大禹看到老百姓因为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而无家可归时,他的心里非常悲痛,他下定决心要治理洪水。那你这时候觉得大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坚持不懈。
  生:大禹很坚持。
  生:大禹很关心老百姓。
  师:是啊!大禹心中时刻想着农民,为他们的安危而担心着,这就是一心为民。(板书)
  师:同学们,大禹吃尽了苦头,可是还不退缩,放弃,他还是怎样的?
  生:他很勇敢,坚持不懈。
  师:是的,大禹还是一个勇敢坚强的人。(板书)(出示“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生齐读。
  师:孩子们,大禹带领老百姓干什么?
  生:大禹带领老百姓挖通大河,劈开大山。
  师:对啊,大禹是在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啊!(板书:带百姓挖河劈山)你们知道挖河劈山是怎么一回事吗?
  生看着老师认真思考。
  师: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大禹怎么劈山的吧!(播放视频)看完视频,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看到大禹带领老百姓在劈山。
  师:很好,还可以说得具体一点吗?
  生:大禹带领百姓治水遇到了很多困难,那石头肯定很重,可是他们还要背着,真不容易啊!
  师:好一个不容易,大禹治水的过程是那样艰辛,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大禹治理大山的过程?禹先( ),然后( ),最后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生:大禹先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然后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最后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师:是呀!我们继续来看(黑板画简笔画),洪水源源不断,怎么办呢?大禹就用斧子劈开山的顶端(师用黑板擦擦去山的顶端),这样洪水就能从山的顶端流出,最后流入大海。孩子们,你不要看老师擦一擦很简单,事实上用斧子辟开山需要长年累月的坚持呀!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大禹为什么治水成功了吗?
  生:大禹很聪明。
  师:他呀不仅聪明,还很有方法呢!你看他把洪水引入大海,多有办法啊!
  师:现在你觉得大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我觉得大禹是一个有办法的人。
  生:大禹充满了智慧。
  师:是的,大禹还是一个智慧能干的人啊!(板书:智慧能干)
  解析:这一片段是《大禹治水》的第二小节,短短的三句话,可是朱校长在方法运用上是合理并恰当的。
  1.创设情境法
  不断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说话训练,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氛围。叶圣陶先生在《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一文中就指出:“教育所以可贵,乃在能为儿童特设境遇使他们发生需求,努力学习。”比如这一节中,朱校长就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禹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我们不难发现,朱校长其实很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她亲切地与孩子们面对面交流,让孩子们主动思考问题。瞧!孩子们想象大禹会遇到野兽,会磨出茧子。朱校长又以一个主问题切入很多种可能性,我们看,她以“天黑了,大禹在外面没法回家,怎么办?”为切入口,提出很多子问题,情境环环相扣,让学生自然而然感受到大禹是一个一心为民、勇敢坚强的人。再如:让学生观看挖河劈山的视频,似乎将学生带入了大禹那个时代,更能让学生直观真切地体会到大禹的聪明才智。
  2.简笔画的正确运用
  这一环节简笔画出现了2次,分别是理解水流、地形和大禹怎样挖河劈山。看似晦涩难懂的词语朱校长却用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大显身手,板书独具匠心,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美妙的简笔画,再现画面,由难转易,使基础知识更牢固,教学更扎实。这样的方法和手段在低年段也是很有必要的,也符合低年段孩子的特点,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所以,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对于整堂语文课的把握相当重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让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兴趣浓厚起来,让好的教学手段成为成功的法宝。
  编辑 李博宁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阅读教学,新课改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呈现空前活跃的态势,其中“情境教学”被人们提上议事日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进行语言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情境教学以“情”为“魂”,将所学知识整合在情境中,知识与情境互生,知识与学生的认知相联系。通过创设有广度和深度的情境,引导学生与“境”互动建
摘 要:结合班级管理经验,提出利用微信平台管理班级的理念。从利用微信展示学生风采,利用微信形成教育合力,利用微信转化后进学生,利用微信提高管理质量等四方面入手,探讨利用微信协助班级管理的办法。  关键词:微信;班级管理;家校沟通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微信作为一种新的高效便捷的社交平台,强大的家校联系功能已经成了班主任的“新宠儿”。班主任借助它,宣传学校、班级教育教学活动,展示孩子的成长轨迹。它在
摘 要:教材在高中阶段具有权威性和主导性,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合理使用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通过分析新编人教B版教材和苏教版教材函数主题中的数学文化内容,一方面可以了解两版教材对课程标准落实的情况,进一步准确把握新课标;另一方面通过比较整合两版教材数学文化渗透的方式和优点,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文化;高中数学;教材;核心素养   我国高考改革不断推进,
摘 要:语文教学的资源存在于文本中,尤其新课改理念下语文教学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通过发掘文本的内涵并转化为教学资源,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文本内涵;教学资源;发掘转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脱离了文本的发掘,偏重于资料的分析,忽视了文本存在的语言形式,让分析流于形式化,缺乏文本的立体感和层次感,究其原因,不外乎主观上有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能力不足等问题,更主要的是教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幼儿园教育作为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建设要求有一套完整的体制。当前我国的幼儿园课程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该积极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对策。针对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若干问题提出有效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建设;问题;策略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德智体美发展的重要时期,当前幼儿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幼儿园教育,因此,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在幼儿教育
摘 要:以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由“知”到“智”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素质教育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的需求为主要依据,从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之间的契合点、提供新颖的数学教学方式、借助“问题解决”培养核心素养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真正达到由“知”到“智”的目的,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由“知
摘 要:探索信息技术学科的新课程改革方向,根据电子书包的优势及特点,研究其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电子书包的优势,使信息技术课程突破目前的教学瓶颈,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电子书包;教学应用   一、引言   电子书包数字化学习带来了有别于传统课堂学习的模式,带来了丰富便捷的教育资源,营造了一种信息化、数字化、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为实现新型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提
摘 要:旨在探究以我校为例的寄宿制高中学校美术社团活动的开展情况,并结合我校特殊的生源构成及多民族的特色,不断实践、总结出适合美术社团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在新课标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注重艺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探究适合本校社团活动有效开展的方法。   关键词:寄宿制;高中;美术社团;策略;探究   一、全封闭寄宿制高中学生美术社团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在2017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落
摘 要:道德与法治教材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娃娃抓起的载体,是聚焦儿童成长中可感可思的生活事件,引导儿童主动探究生活中的“法”,培养儿童明法理,懂规矩,从而构建有道德的生活,陪伴儿童实现道德成长,促进儿童知法、守法的习惯养成。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立德树人;道德成长   2019年秋季,道德与法治课本走进小学生的课堂,作为任课教师系统地浏览了教材内容,详细阅读了《教师教学用书》后,深深感
摘 要:管理是集体的骨架。在小学班级中,孩子们正处于懵懂无知的阶段,这个时期是他们成长的黄金时期和关键阶段。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责任人和学生发展的引路人,一定要履行好自己的基本职责。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应该在新的教育时期,将立德树人贯穿在班级管理的始终,及时改变自己的管理策略、教育方法,做好育人工作。   关键词:立德树人;柔性管理;班级管理   一、亲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