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评价要求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方法,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对课程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在新課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采取了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方式来真实、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有力地保证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激发和保持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学语文教学 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123-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我们的教学评价经常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它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经验与智慧,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留心学生提出的问题,从而作出正确、合理的评价。下面我就语文课堂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谈谈自己的观点。
1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科学性
1.1 课堂评价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首先,教师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体性,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尤其对于语文来说,学生有自己不同的感悟、理解,教师不必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学生,不必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
在评价上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对于学习习惯不足的学生,要善于从微小的细节去鼓励,比如上课时坐姿端正,认真思考问题,流利的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等等,教师都要大力表扬,书里他们的学习信心。特别是当课堂上当这些学生遭受哄笑、难堪的时候,老师应马上适时地给予解决问题的台阶,以来呵护学生的心灵和维护他的尊严。对于学生成绩等各方面比较优异的学生,则要谨慎表扬,预防他们骄傲自满,要在他们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时才予以赞赏,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斗志。
1.2 课堂评价要以鼓励学生为主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教育需要赏识,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要肯定孩子的优点。通常我们多采取赞赏、激励性的评价,这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上进心。
学生在课堂中回答正确时,教师要及时总结并予以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更大的成功。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要暂缓评价,引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的失误和不足,即使有错误,也是可以理解的,不应该大动肝火,而应该引导学生从犯错中汲取教训,在犯错中学会不犯错,在犯错中长大,才会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2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2.1 要有效的结合多种评价形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新的课堂评价方式日趋丰富起来,能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状况全方位地做出评价,及时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从课堂教学方面来说,应当分为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个方面,教师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参与评价。在进行学生的评价时,教师应当采取多种策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进行互相评价,这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还使同学之间增进了情感。在实施互评过程中可以同桌互评、小组评议等。小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去评价别人,而这种互评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此外,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也是一种好方式。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在刚开始自评时,有的同学可能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有的同学可能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所以,教师在开始一段时间应根据学生每个人的特长和性格,给予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多做自我反思,进行自我比较,找出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慢慢地,自评会客观的多,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发现自己的缺点,从而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以及他人的关注都是评价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理应把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发挥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2 要有效的利用各种评价资源
我认为,恰当的评价时机、巧妙地肢体动作、包含真情的语言都属于评价资源。
评价不应拘泥于一格,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倘若过早地对一个可能会有着多种答案问题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势必扼杀了学生创新和发散思维的火花。所以评价学生要选择恰当时机,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多微笑,多点头,极其专心地听,诸如此类的态势语可以明确地传达赞同和鼓励的信息。
教师评价语言应该灵活多样,随机应变,让学生爱听、想听、百听不厌,名人名言、格言警句都可以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评价语中。而教师要做到旁征博引,功夫在平时,必须加强知识的积累,博览群书,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许多名师非常注重锤炼的课堂教学评价语,他们的评价语往往是妙语连珠,妙趣横生,让学生在受到赞誉的同时,又学习了知识,懂得了道理。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果语言评价的同时,爱抚地摸摸头,亲切地握握手,深情的抱一抱,由衷的鼓鼓掌,有力的大拇指,加上真诚的赞语,如此声情并茂,更能传播一种情绪,一种感情。
对于学生错误的不当的言行,我们的评价中应该有批评,有引导,有指导。教师真诚的语言、鼓励的言辞、友善的微笑,营造一个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品尝到被人尊重的喜悦。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堂评价,老师都要全身心投入,老师的评价语言要发自内心,以真情动人。对于学生正确的言行,我们的评价中应该有肯定、有鼓励。当然,要想及时、正确、有深度的对学生的行为做出评价,教师要有灵活的课堂应变能力,还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快速的语言组织能力。这些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注意锤炼。
总而言之,要想在课堂上发挥出最大的亮点,让学生充满个性的发展,这就需要通过教师的评价魅力,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教师要多鼓励并关爱学生,只有这样小学语文课堂才能发挥出他原本的魅力所在。
如果说一堂成功的课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的话,那么课堂评价则无疑是这首乐曲中的一个个震撼心灵的音符。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学语文教学 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123-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我们的教学评价经常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它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经验与智慧,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留心学生提出的问题,从而作出正确、合理的评价。下面我就语文课堂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谈谈自己的观点。
1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科学性
1.1 课堂评价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首先,教师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体性,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尤其对于语文来说,学生有自己不同的感悟、理解,教师不必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学生,不必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
在评价上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对于学习习惯不足的学生,要善于从微小的细节去鼓励,比如上课时坐姿端正,认真思考问题,流利的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等等,教师都要大力表扬,书里他们的学习信心。特别是当课堂上当这些学生遭受哄笑、难堪的时候,老师应马上适时地给予解决问题的台阶,以来呵护学生的心灵和维护他的尊严。对于学生成绩等各方面比较优异的学生,则要谨慎表扬,预防他们骄傲自满,要在他们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时才予以赞赏,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斗志。
1.2 课堂评价要以鼓励学生为主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教育需要赏识,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要肯定孩子的优点。通常我们多采取赞赏、激励性的评价,这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上进心。
学生在课堂中回答正确时,教师要及时总结并予以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更大的成功。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要暂缓评价,引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的失误和不足,即使有错误,也是可以理解的,不应该大动肝火,而应该引导学生从犯错中汲取教训,在犯错中学会不犯错,在犯错中长大,才会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2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2.1 要有效的结合多种评价形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新的课堂评价方式日趋丰富起来,能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状况全方位地做出评价,及时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从课堂教学方面来说,应当分为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个方面,教师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参与评价。在进行学生的评价时,教师应当采取多种策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进行互相评价,这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还使同学之间增进了情感。在实施互评过程中可以同桌互评、小组评议等。小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去评价别人,而这种互评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此外,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也是一种好方式。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在刚开始自评时,有的同学可能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有的同学可能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所以,教师在开始一段时间应根据学生每个人的特长和性格,给予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多做自我反思,进行自我比较,找出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慢慢地,自评会客观的多,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发现自己的缺点,从而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以及他人的关注都是评价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理应把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发挥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2 要有效的利用各种评价资源
我认为,恰当的评价时机、巧妙地肢体动作、包含真情的语言都属于评价资源。
评价不应拘泥于一格,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倘若过早地对一个可能会有着多种答案问题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势必扼杀了学生创新和发散思维的火花。所以评价学生要选择恰当时机,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多微笑,多点头,极其专心地听,诸如此类的态势语可以明确地传达赞同和鼓励的信息。
教师评价语言应该灵活多样,随机应变,让学生爱听、想听、百听不厌,名人名言、格言警句都可以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评价语中。而教师要做到旁征博引,功夫在平时,必须加强知识的积累,博览群书,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许多名师非常注重锤炼的课堂教学评价语,他们的评价语往往是妙语连珠,妙趣横生,让学生在受到赞誉的同时,又学习了知识,懂得了道理。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果语言评价的同时,爱抚地摸摸头,亲切地握握手,深情的抱一抱,由衷的鼓鼓掌,有力的大拇指,加上真诚的赞语,如此声情并茂,更能传播一种情绪,一种感情。
对于学生错误的不当的言行,我们的评价中应该有批评,有引导,有指导。教师真诚的语言、鼓励的言辞、友善的微笑,营造一个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品尝到被人尊重的喜悦。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堂评价,老师都要全身心投入,老师的评价语言要发自内心,以真情动人。对于学生正确的言行,我们的评价中应该有肯定、有鼓励。当然,要想及时、正确、有深度的对学生的行为做出评价,教师要有灵活的课堂应变能力,还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快速的语言组织能力。这些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注意锤炼。
总而言之,要想在课堂上发挥出最大的亮点,让学生充满个性的发展,这就需要通过教师的评价魅力,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教师要多鼓励并关爱学生,只有这样小学语文课堂才能发挥出他原本的魅力所在。
如果说一堂成功的课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的话,那么课堂评价则无疑是这首乐曲中的一个个震撼心灵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