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新形势下资本营运的基本原理,对莆田市国有资产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营运的具体步骤、具体措施和基本策略。
关键词: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营运;战略思考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经营体系和运行体制。这是新形势下加快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任务。
一、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营运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我市的历史、地理位置及体量较小等原因,国家没有大数量资金对我市进行投资,致使我市国有企业规模偏小,经营效益欠佳。根据2001年全市会计财务报表统计,莆田市现有国有企业185户,资产总额59.3亿元,负债47.4亿元,净资产17.9亿元;市本级国有企业55户,资产总额30.2亿元,负债20.5亿元,净资产9.7亿元。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职能不到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正处在探索阶段,国有资产管理及经营机制的规范化有待进一步加强。国投公司作为政府授权的出资者,就是要行使资产受益权、重大经营决策权和选择经营者等职能。职能不到位,势必造成监管难到位,这种状况至今仍是国有资产管理经营运作的主要弊病。
(二)授权不完全
目前尚有部份经营性国有资产仍没有授权国投公司统一管理,仍然由行政、事业单位占用,国有资产收益收缴无法完全到位。
(三)协调不到位
国有资产管理运营机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事关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大事,涉及到方方面面,没有统一协调,仅靠一个部门或几个人来操作难度较大,加强对三级运行体系的领导和管理任务很艰巨。
(四)配合不到位
健全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机制,主旨在于企业与原来的主管部门隶属关系的分离、国有资产归集管理、收益统一调配,提高国有资产收益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企业的原主管部门难免会有失落感,企业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规范化管理短时间无法适应,都只把国投公司作为办事需要的机构。
三、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营运对策
在新形势如何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提高国有资产运行质量,必须要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积极探索以产权管理为核心的资产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一套比较适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目前就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营运状况来看,如何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可分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一)摸清家底、理顺关系、规范运作,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协调的国有资产投资营运环境
1、摸清家底,分类对待。掌握全市国有资产总量、分布、结构和运营效益的最佳动态;摸清全市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存量及其运营情况,甄别非经营性资产可转为经营性资产的存量。然后认真研究、剖析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状况,分类对待,拟定调整我市国有资产布局的方案;改变国有经济比重过高又比较集中于一般性竞争行业的状况,促进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相互渗透、融合;国有资本的转让收益原则上不再以资本的形式进入竞争性行业;产品有市场但负担过重,经营困难的国有企业,要通过分立、兼并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
2、理顺关系,实现双赢。按照“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精神,明确国资委、授权的国有资产营运公司及国有独资公司、控股公司和參股公司的各自职能,正确处理“产权管理、产权营运、生产经营”这三个层次的组织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国投公司是围绕资本营运出效益、以资本营运管理创新为手段、促进资本增值为目标,作为政府与企业的中间“隔离带”,向上对国资委负责、承担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接受国资委管理和监督,行使国资委规定的权利,它通过转让、拍卖、投资、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经营方式对下属子公司进行资产重组、产权变动、对外投资等形式经营。与所属企业只是以资本为纽带的投资与被投资的关系。国投公司根据本市产业发展的需要,灵活有偿地转移国有资产、进行要素调整,开拓资本营运渠道,打开资本存量与增量的界限,增强国有资产的选择性,使闲置或利用效率低的资产流向利用资金产出率高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实现结构合理化、盘活存量资产、提高投资效益,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从而达到了国家、国投公司以及所属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及参股企业三者之间的三赢的局面。
3、规范运作,逐步推进。根据省、市国资委有关规定,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进行结构性调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资本向优势的产业和企业集中,主动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管和监督。坚持先易后难,有序推进。在实施过程中,要制定预案选择已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且各项改革配套措施到位较好,操作起来后遗症较少的行业先行试点,摸索经验,成熟一批、营运一批、逐步推进。
(二)加强管理、盘活存量、滚动发展,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1、加强管理,盘活存量。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根据国有资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吸取各地的先进作法,结合实际,进行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实现产权关系层次化、企业财产法人化、出资者责任有权化、企业运作市场化、管理制度科学化的企业运作机制,把国有资产投资营运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上来。资本经营的方式一般有优化存量资本、扩充增量资本、委托经营、破产清算等。资本的优化配置:一是靠增量资本的重组,二是存量资本的重组。国投公司以最大限度地支配和使用国有资本,更要以较少的国有资本调动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本。要通过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组合,实现增值;还要利用一切融资、信用手段来扩大利用资本的份额,重视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途径来实现资本的扩张,使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结合来。具体运作表现形式如通过产权转让、存量变现;无形资产折现入股;办好龙头企业,扩大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和辐射面;以少量国委引进吸收外资、民资,缴活存量资产等方式,把有限的资本用好、用活,获得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2、搭建平台,滚动发展。企业的规模经营、竞争力提高、综合实力的增强、公司集团化战略,都离不开资本市场,都需要以资本为依托。因此,要大力发展区域性资本市场,从增量注入和结构性调整两个方面促进资本经营,扩大容量和空间。首先,以资产为杠杆,搭建投融资平台,作为我市吸引“民资”、“外资”的召集人和牵头人。对我市目前和将来的优势产业及重点骨干企业通过国投公司联系面广、信息渠道多以及统筹全市国资优势,积极探索资本市场的运作规律,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为企业提供融资、债券发行担保、上市策划等服务;通过对国有资本营运达到控制自然垄断部门、基础产业部门、社会公益性部门和其它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部门;对某些重要的原材料和加工部门,国有资产通过向大中型企业控制、参股形式发挥支配作用;对政府确定需要扶持的新经济增长点及高新技术产业,国有资本要积极主动导地进入,进行引导待成熟后再逐步退出,然后再投入新的经济增长点,然后再退出。国有资本的营运就是依靠资本价值形态的周转和循环,力争依靠主体化、多元化的发展,通过控制、支配、引导的作用,使资本不断流向报酬率、收益高的部门、行业和产品的方式而获得增值契机而不断升值的,保持国有资产营运的发展态势,达到滚动发展的目的,提高国有资产营运效益,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不断保值增值。
(三)发挥优势,做优做强
市国投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奋斗,发展到一定的规模、积累了一定资金,要以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务实的作风、高起点的运作。遵循国有资产“进退有序,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按照市委市府重大投资战略决策,选择优势行业和垄断性行业,多方筹措资金,引进项目、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资源,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促进莆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出新的贡献。
1、开拓创新、抢占市场,把国投公司构建成莆田经济发展中起到火车头的作用。国有资本营运必须依靠市场,不仅要主动出击,而且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积极参与社会资本流动的大循环,以此促进自身的扩展和膨胀。因此,国投公司要开拓创新,组织国有资产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流动重组,促进国有资产流动,使国有资产得以优化集中和优化配置。(1)为了实现市委市政府关于追赶战略,实施项目带动作用,要优化发展环境,精心选准牵动莆田全局的关键项目,抓好突破。比如福厦铁路莆田段、LNG石化下游产业等,派相关人员提前介入,做好投融资的前期准备工作。必要时通过国投公司先期投入部分资金,对项目进行整合包装,增强项目的吸引力,以此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和外资,推动项目落地和投产;在成活项目并取得明显效益时,在确保国资保值增值的基础上,通过有序退出或受益分配方式,将资金重新投入新的项目。这样,国投公司通过项目的规划、投资、融资、营运、管理、收益、再投资的良性循环而不断发展壮大,实现国有资产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增强国有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在莆田经济发展中起到促进和拉动作用。(2)根据我市的整体经济实力以及莆田在“环海峡经济圈”的位置,选准选好一些特色鲜明、拉动力强、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看好的产业。通过资本市场,以资本为纽带,大力扶持、培育一些企业,精心打造,促进企业形成规模、形成优势,把它们发展成跨地区、跨行业、跨项目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做活、做强、做大优势产业,抢占市场制高点。而后通过上市等方式筹集资金,进行資本再投入,形成良好循环,实现资本最大增值,提高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3)国投公司还可以以间接投资方式参与或少量投资的方式,通过示范效应,提高投资者的信心,引导其它投资者的投资。
2、培育产业集群、聚财生财,把国投公司打造成莆田经济发展的航空母舰。培育产业集群与产业园区,是莆田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挑战的战略需要。按照产业成长与演进规律,国投公司将根据莆田区位、地缘、自然和人文的优势,配合市委市政府重大投资战备决策,适度集中国有资本,不断挖掘传统产业优势、选准和选好新兴产业,开发和培育一大批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如啤酒、鞋业、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药、新材料、化工、海洋技术、新型环保技术和现代化农业等),并以规模企业、龙头企业带动生产要素集聚,进而滚动发展形成有特色的产业链,拉动相关行业逐步配套,最终形成产业集群。产业群聚之后,就要以规模化造就大项目平台,构建增量投入平台和高效管理平台,使人口、产业、资本、物流、信息这些构成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资源,不断向莆田地区集聚。通过有效地使用了资本营运这把“金钥匙”,实现资产有效集聚和膨涨的目的。同时,随着海峡两岸产业、资本、市场、信息等方面的融合步伐加快,要主动跟踪对岸经济政策走向,建立更紧密的经济联系;要充分发挥妈祖文化优势,争取中央支持,尝试在湄洲岛建立对台自由贸易区,吸引更多台湾资金、技术投入,促进两岸产业优势互补,提高莆田区域产业凝聚力和辐射力,为莆田经济“增长极”、“财富源”的形成起拉动与推进作用,并把国投公司建成产权清晰、负债合理、管理科学、有效增值,具有较强融资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现代企业,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出应有的贡献,推进“环海峡经济圈”的成型。
参考文献:
1、吕国胜.走向未来启示录:论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企业资本的战略重组[M].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2001.
2、黄家骅.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繁荣之路[N].福建日报,2004(4).
(作者单位:莆田市综合国有资产投资营运有限公司)
关键词: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营运;战略思考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经营体系和运行体制。这是新形势下加快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任务。
一、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营运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我市的历史、地理位置及体量较小等原因,国家没有大数量资金对我市进行投资,致使我市国有企业规模偏小,经营效益欠佳。根据2001年全市会计财务报表统计,莆田市现有国有企业185户,资产总额59.3亿元,负债47.4亿元,净资产17.9亿元;市本级国有企业55户,资产总额30.2亿元,负债20.5亿元,净资产9.7亿元。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职能不到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正处在探索阶段,国有资产管理及经营机制的规范化有待进一步加强。国投公司作为政府授权的出资者,就是要行使资产受益权、重大经营决策权和选择经营者等职能。职能不到位,势必造成监管难到位,这种状况至今仍是国有资产管理经营运作的主要弊病。
(二)授权不完全
目前尚有部份经营性国有资产仍没有授权国投公司统一管理,仍然由行政、事业单位占用,国有资产收益收缴无法完全到位。
(三)协调不到位
国有资产管理运营机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事关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大事,涉及到方方面面,没有统一协调,仅靠一个部门或几个人来操作难度较大,加强对三级运行体系的领导和管理任务很艰巨。
(四)配合不到位
健全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机制,主旨在于企业与原来的主管部门隶属关系的分离、国有资产归集管理、收益统一调配,提高国有资产收益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企业的原主管部门难免会有失落感,企业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规范化管理短时间无法适应,都只把国投公司作为办事需要的机构。
三、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营运对策
在新形势如何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提高国有资产运行质量,必须要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积极探索以产权管理为核心的资产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一套比较适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目前就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营运状况来看,如何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可分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一)摸清家底、理顺关系、规范运作,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协调的国有资产投资营运环境
1、摸清家底,分类对待。掌握全市国有资产总量、分布、结构和运营效益的最佳动态;摸清全市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存量及其运营情况,甄别非经营性资产可转为经营性资产的存量。然后认真研究、剖析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状况,分类对待,拟定调整我市国有资产布局的方案;改变国有经济比重过高又比较集中于一般性竞争行业的状况,促进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相互渗透、融合;国有资本的转让收益原则上不再以资本的形式进入竞争性行业;产品有市场但负担过重,经营困难的国有企业,要通过分立、兼并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
2、理顺关系,实现双赢。按照“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精神,明确国资委、授权的国有资产营运公司及国有独资公司、控股公司和參股公司的各自职能,正确处理“产权管理、产权营运、生产经营”这三个层次的组织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国投公司是围绕资本营运出效益、以资本营运管理创新为手段、促进资本增值为目标,作为政府与企业的中间“隔离带”,向上对国资委负责、承担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接受国资委管理和监督,行使国资委规定的权利,它通过转让、拍卖、投资、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经营方式对下属子公司进行资产重组、产权变动、对外投资等形式经营。与所属企业只是以资本为纽带的投资与被投资的关系。国投公司根据本市产业发展的需要,灵活有偿地转移国有资产、进行要素调整,开拓资本营运渠道,打开资本存量与增量的界限,增强国有资产的选择性,使闲置或利用效率低的资产流向利用资金产出率高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实现结构合理化、盘活存量资产、提高投资效益,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从而达到了国家、国投公司以及所属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及参股企业三者之间的三赢的局面。
3、规范运作,逐步推进。根据省、市国资委有关规定,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进行结构性调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资本向优势的产业和企业集中,主动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管和监督。坚持先易后难,有序推进。在实施过程中,要制定预案选择已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且各项改革配套措施到位较好,操作起来后遗症较少的行业先行试点,摸索经验,成熟一批、营运一批、逐步推进。
(二)加强管理、盘活存量、滚动发展,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1、加强管理,盘活存量。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根据国有资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吸取各地的先进作法,结合实际,进行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实现产权关系层次化、企业财产法人化、出资者责任有权化、企业运作市场化、管理制度科学化的企业运作机制,把国有资产投资营运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上来。资本经营的方式一般有优化存量资本、扩充增量资本、委托经营、破产清算等。资本的优化配置:一是靠增量资本的重组,二是存量资本的重组。国投公司以最大限度地支配和使用国有资本,更要以较少的国有资本调动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本。要通过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组合,实现增值;还要利用一切融资、信用手段来扩大利用资本的份额,重视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途径来实现资本的扩张,使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结合来。具体运作表现形式如通过产权转让、存量变现;无形资产折现入股;办好龙头企业,扩大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和辐射面;以少量国委引进吸收外资、民资,缴活存量资产等方式,把有限的资本用好、用活,获得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2、搭建平台,滚动发展。企业的规模经营、竞争力提高、综合实力的增强、公司集团化战略,都离不开资本市场,都需要以资本为依托。因此,要大力发展区域性资本市场,从增量注入和结构性调整两个方面促进资本经营,扩大容量和空间。首先,以资产为杠杆,搭建投融资平台,作为我市吸引“民资”、“外资”的召集人和牵头人。对我市目前和将来的优势产业及重点骨干企业通过国投公司联系面广、信息渠道多以及统筹全市国资优势,积极探索资本市场的运作规律,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为企业提供融资、债券发行担保、上市策划等服务;通过对国有资本营运达到控制自然垄断部门、基础产业部门、社会公益性部门和其它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部门;对某些重要的原材料和加工部门,国有资产通过向大中型企业控制、参股形式发挥支配作用;对政府确定需要扶持的新经济增长点及高新技术产业,国有资本要积极主动导地进入,进行引导待成熟后再逐步退出,然后再投入新的经济增长点,然后再退出。国有资本的营运就是依靠资本价值形态的周转和循环,力争依靠主体化、多元化的发展,通过控制、支配、引导的作用,使资本不断流向报酬率、收益高的部门、行业和产品的方式而获得增值契机而不断升值的,保持国有资产营运的发展态势,达到滚动发展的目的,提高国有资产营运效益,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不断保值增值。
(三)发挥优势,做优做强
市国投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奋斗,发展到一定的规模、积累了一定资金,要以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务实的作风、高起点的运作。遵循国有资产“进退有序,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按照市委市府重大投资战略决策,选择优势行业和垄断性行业,多方筹措资金,引进项目、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资源,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促进莆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出新的贡献。
1、开拓创新、抢占市场,把国投公司构建成莆田经济发展中起到火车头的作用。国有资本营运必须依靠市场,不仅要主动出击,而且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积极参与社会资本流动的大循环,以此促进自身的扩展和膨胀。因此,国投公司要开拓创新,组织国有资产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流动重组,促进国有资产流动,使国有资产得以优化集中和优化配置。(1)为了实现市委市政府关于追赶战略,实施项目带动作用,要优化发展环境,精心选准牵动莆田全局的关键项目,抓好突破。比如福厦铁路莆田段、LNG石化下游产业等,派相关人员提前介入,做好投融资的前期准备工作。必要时通过国投公司先期投入部分资金,对项目进行整合包装,增强项目的吸引力,以此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和外资,推动项目落地和投产;在成活项目并取得明显效益时,在确保国资保值增值的基础上,通过有序退出或受益分配方式,将资金重新投入新的项目。这样,国投公司通过项目的规划、投资、融资、营运、管理、收益、再投资的良性循环而不断发展壮大,实现国有资产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增强国有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在莆田经济发展中起到促进和拉动作用。(2)根据我市的整体经济实力以及莆田在“环海峡经济圈”的位置,选准选好一些特色鲜明、拉动力强、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看好的产业。通过资本市场,以资本为纽带,大力扶持、培育一些企业,精心打造,促进企业形成规模、形成优势,把它们发展成跨地区、跨行业、跨项目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做活、做强、做大优势产业,抢占市场制高点。而后通过上市等方式筹集资金,进行資本再投入,形成良好循环,实现资本最大增值,提高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3)国投公司还可以以间接投资方式参与或少量投资的方式,通过示范效应,提高投资者的信心,引导其它投资者的投资。
2、培育产业集群、聚财生财,把国投公司打造成莆田经济发展的航空母舰。培育产业集群与产业园区,是莆田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挑战的战略需要。按照产业成长与演进规律,国投公司将根据莆田区位、地缘、自然和人文的优势,配合市委市政府重大投资战备决策,适度集中国有资本,不断挖掘传统产业优势、选准和选好新兴产业,开发和培育一大批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如啤酒、鞋业、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药、新材料、化工、海洋技术、新型环保技术和现代化农业等),并以规模企业、龙头企业带动生产要素集聚,进而滚动发展形成有特色的产业链,拉动相关行业逐步配套,最终形成产业集群。产业群聚之后,就要以规模化造就大项目平台,构建增量投入平台和高效管理平台,使人口、产业、资本、物流、信息这些构成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资源,不断向莆田地区集聚。通过有效地使用了资本营运这把“金钥匙”,实现资产有效集聚和膨涨的目的。同时,随着海峡两岸产业、资本、市场、信息等方面的融合步伐加快,要主动跟踪对岸经济政策走向,建立更紧密的经济联系;要充分发挥妈祖文化优势,争取中央支持,尝试在湄洲岛建立对台自由贸易区,吸引更多台湾资金、技术投入,促进两岸产业优势互补,提高莆田区域产业凝聚力和辐射力,为莆田经济“增长极”、“财富源”的形成起拉动与推进作用,并把国投公司建成产权清晰、负债合理、管理科学、有效增值,具有较强融资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现代企业,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出应有的贡献,推进“环海峡经济圈”的成型。
参考文献:
1、吕国胜.走向未来启示录:论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企业资本的战略重组[M].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2001.
2、黄家骅.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繁荣之路[N].福建日报,2004(4).
(作者单位:莆田市综合国有资产投资营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