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英语课也需审美教育手段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kyky666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高专英语课需要美育, 教与学本身教与学本身需要具有美的精神和形式,为“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主动表达美的能力”这一目标服务。在英语课中开展美育,可以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笔者根据自己的思索与实践,抛玑引珠供同行们参考指正。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课;审美教育;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高职高专专业课程繁多,育人功能不尽相同,但都共同蕴含着一个丰富的教育因素:美育。那么非英语专业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是否教与学本身需要美育呢?回答是肯定的。
  何为美育?美育亦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通过对普遍存在的自然美的感受,社会生活美的实践和艺术美的鉴赏,培养学生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和生活体现美的激情和能力。英语的美,尤其是对学之较浅高职高专来说,既不象艺术美那么外显,那样容易被人赏识和接受,也不象语文学科,名篇佳作俯拾皆是,容易使学生动情激思。因此,许多教师对英语课实施审美教育从何入手感到茫然。其实,美育的标准,并不在于是否在教育中借助了艺术作为内容,而在于教与学本身是否具有美的精神和形式,是否为“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主动表达美的能力”这一目标服务。在英语课中开展美育,可以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笔者根据自己的思索与实践,并结合许多同行前辈的经验,试将其分列如下,供同行们参考指正。
  一、揭示和感知英语美,激发学生对英语美的向往之情。
  手段之一:在听音中欣赏美。英语节奏感较强,语音语调抑扬顿挫,富有音律美,要领略、欣赏以至喜爱这种美,就要引导学生经常听音,指导学生学会听音。首先,要选好听音材料。
  其次,要教会学生点重音,标意群,画升降调符号,如何揣摩纯正优美的语调中那种特有的韵味,从而进行对比模仿。
  手段之二:在朗读中体验美。朗读是训练英语语感的基本手段。英语课本中有许多生动活泼的对话,丰富多姿的句式,蕴含着作者的情趣意旨,还有许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佳句妙章,需要通过大声朗读,细心咀嚼才可真切地感到其中的内涵与美感。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模仿纯正流利的语音语调,读出节奏美的过程,学生再现英语美的要求,则来源于对英语的感知美和鉴赏美的体验。因此,这个实践不是枯燥乏味的背诵课文,拼写单词,强记语法条目,而是令实践者倾心,听者愉悦的趣味活动。如英语课的天天说活动就是学生用口头表现英语美的极好形式。
  手段之三:在创造性想象活动中完善英语美,一切需审美活动总需要有所发现有所增添,才能产生新鲜的愉快的感受。古往今来,“思维之智”总是人们欣赏赞美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更应让学生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和所得语言,纵横联想,让英语美在创造中升华。一句文体严谨的书面语言是否可用生动简洁的口语表达?反之亦然。一篇课文是否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思路和方法,变换主人翁去进行复述或改写?课文故事是否可有其他结尾?其他篇名?或其他推理假设?创造性思维是充满奇幻色彩的,英语课如没有天真烂漫的异想天开,则是英语课的悲剧和缺憾,分析课文内容,教学生读出轻重缓急,读出高低起伏,读出课文的味和作者的情,读熟读透,乃至能脱口而出。
  手段之四:在课文讲解中展示英语的内在美。感受英语的美要以一定的英语水平为前提,对英语美的发现将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深化,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后,教师的指挥棒应从揭示英语的外在美转向展示英语的内在美。凡作者写文章,胸中必定有一个境,即一定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和图景。新课文伊始,切忌肢解课文,先讲语法现象和词的用法,应从整体展开入手,利用精心设计的提问,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写的特定意境,让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通过老师的启发和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课文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
  二、在说写训练中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手段之一:在实际运用中充分体现英语美。英语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课,从美育的角度来讲,学生的英语实践过程应是再现英语老师只是主持人,学生才是讨论的主体,主持人要鼓励学生说长道短,评头论足,切忌在语法错误上大势追究。学生要将自己的所读、所感、所思用英语表达出来,就得认真反思所学的字、词、句、语的表现力,力求使之条理化、规范化。果真如此,课文印象必趋深刻,语言运用日趋娴熟。
  手段之二:在亲笔耕耘中升华英语美。创造美的能力是综合性的高层次的能力,必须经历一个由单项到多项,由简及繁,由模仿到半模仿,再到创造的过程。俗语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篇”。指导学生拿起笔来借鉴英语美,模仿英语美和创造英语美是英语课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写作训练先从模仿入手,从仿写句式地道优美,表情达意的单句,过渡到结构严谨,语言简洁的段落,再到构思巧妙,布局合理的篇章,让教材中漂亮的英语框架结构为我所用。
  其中,Precis(课文缩写),Guided Compesition(提示式作文)是高职高专学生练笔的最有效的途径。只有当学生在英语这块园地上亲自采集耕耘的时候,主动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去发现、去创造时,他们对英语美才有真切的领悟和感受。
  三、营造一个具有和谐美的英语课堂教学气氛。
  手段之一:师生共建英语小世界。课前五分钟,录音机里播放一段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或简单生动的英文故事,黑板上角抄一句英文的锦言妙语、名人名言、天气预报或当日要闻(视学生水平而定)。教师的后面有定期更新的学生自己设计创作的英文黑板报或、英文小报,挂在墙上的是学生自制的圣诞贺卡,复活节彩蛋,鬼节的面具,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展……。如此,学生一进教室就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入境感,愉乐感和跃跃欲试感。未待上课,心里已涌起对英语强烈的求知欲。试想之,如果学生是坐在化学实验室或物理实验室里上英语课,面对桌上一只只烧杯,一个个瓶子或一排排电钮开关,墙上是一幅幅与英语毫不相干的挂图,学生的英语思维将不断遭到这些物品的干扰而变得格格不入,犹豫踌躇,怎能连贯而由衷地用英语进行表达呢?
  手段之二:建立一个和谐自然的交际场所。英语教学需要大量实在且频繁的交际操练,有条件的学校可将英语教室的座位摆成U字形,半圆形圆形或几组小菱形,这样,学生既可清楚地看黑板和讲台,又能在实践时直接面对自己的同学,使交际操练能在一个更为自然的环境中进行,达到英语课堂教学和谐的理想境界:教师得心应手,欲罢不能,学生入于目,闻于耳,出于口,铭于心,其乐融融——一个真正的英语小世界。
  总之,英语课的审美教育,不是搞花架子,也不是摆装饰品,它是贯穿于英语教学听、说、读、写全过程的一种对美的耳濡目染,心领神会和潜移默化。它是英语学习过程和审美过程的统一。正如刘缌在谈写作体会时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满于。”英语学习,美在其中,美不胜收。
其他文献
【摘要】认真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备好课,就能争取教学中的主动权。就体育课而言,依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和教学内容,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合理规划;学情分析;环境选择    备课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策划和总设计,它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达了教师的创新思维,体现了教师全新的教学观。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必然要求体育教师转变角色意识,改变过去传统的教育观念
[摘 要]文章主要从被边缘化的现代诗歌教学反思入手,从解读前的“知人论世”。解读中的“把握意象、体悟情感”,解读后的“品味诵读”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代诗歌 边缘化 反思 策略    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最璀璨、最耀眼的明珠,众所周知,我国有着灿若星子的古典诗词,唐诗、宋词、元曲以其难以企及的艺术成就成为了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相比于古典诗词的造诣,现代诗歌虽远不及它的影响力,但现
兴趣是人认识、欣赏与探索某种事物的倾向。兴趣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因此兴趣是可以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所以说,学习必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如果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在时间与精力的投入上不做计较。数学知识蕴含着许多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我们教师要充分挖掘,并把它
[摘 要]许多学校体育课在教法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尤为突出的是一个“练”字。即练得过多、过重、过繁、过量,练的学生苦累、无趣、畏惧、抵触。这样的体育课,虽然老师愿望良好,但收效甚微;近几年,有些学校偏解“快乐体育”的内涵,在教法上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不练只玩,以玩代练,此种课,结果出现“放羊式”、“自由式”、“随意式”,教学效果更为不佳。  [关键词]单练 单玩 玩练结合    一:到底是“练”对还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人们相信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因而对教育惩罚一味地指责。但是,极少数学生染上恶习,屡教不改,这样的学生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是有必要的。前苏联着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不惩罚的办法只是对捣乱者有利,如果学校中没有惩罚,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生活保障。凡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一种义务。”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
【摘要】本文试图以教学实践者的视角,从美术欣赏相关的概念出发,分析美术欣赏课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独特作用.提出与之相应的教学态度,以体现《美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关键字】美术欣赏课;欣赏课特性;欣赏课教学    美术欣赏课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
[摘要]我们要更新观念,根据学生的生源、知识的起点、完成作业的能力等情况,让“作业”和“生本”和谐共舞,还原现有整齐划一的教辅作业,教师为学生、学生为学生、学生为自己设计后置作业,服务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创设发展的舞台,激发新的学习动力,扬起冲向知识海洋的风帆。  [关键词]生本教育 小学数学 后置作业    郭思乐教授提出的“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教材的内容,概念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应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着眼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宽松、自由、充满激励的教学环境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德育是五育之首,新的课程标准关注人的发展,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不但要“授业解惑”,更重要的一项职能就是“传道”。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摘要】短时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同时针对不同课的类型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达到短时高效的目的。  【关键词】短时 高效 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 当堂检测    一、教学模式说明  教学内容的当堂检测需要占用10-12分钟的上课时间,如何压缩课堂教学时间(短时),这是该模式的重点。教学内容的当堂检测以及每周的纠错训练,要求教师提高授课的效率和学生提高听课效率(高效),这是该模式的核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