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幸欣赏到宋建国创作的几件玉雕大作,作品的材料都是缅甸翡翠。雕刻的时候就是如何巧妙利用缅甸翡翠的各种天然色彩,合理构图布局,精工雕琢,用完美的艺术造型,表达出一种人生理念和境界。
玉,实际上就是质地优良的石头,是天地之精华。玉石的种类很多,其中的翡翠又是玉石之王,学名叫硬玉,在清朝时从缅甸运入中国,当时中国的和田玉被称为翠玉,所以为视区别,就把它称为非翠,后来就演变成翡翠了。
种是指翡翠质地。古时候的人认为,玉是最有灵性的东西,从很小的种子经过千万年天地抚育,一点点生长而成,每个都有自己的特征,所以分出高低贵贱、不同的种来。
据宋建国介绍,判断种的好坏比较复杂,非一日之功。总体上讲,就是看翡翠的结构是否紧密,这是最重要的标准。结构紧密的翡翠,表面会有很好的光泽。还有,就要看玉肉是否细腻,越细腻,表现出的质感越好,有的老种翡翠肉眼就能很清楚地看到斑晶结构,这就是玉肉粗。另外,翡翠种的新与老,翡翠是否有很好透明度,也是判断的重要因素。翡翠越透明,种越老,越值钱。翡翠中玉肉粗细均匀与否,也是影响翡翠透明度的一个因素。
玉石经加工雕琢成为精美的工艺品就是玉雕了。
宋建国认为,艺术品的表现要重修养,才能明心境,仅有技巧是无法刻画意蕴天然意趣的,所谓功夫在玉外,就是这个道理。把传统中的精华继承下来,运用得活,这是一层创作;依据具体的环境和情况设计,又是一层创作。出神入化,就是画熟了。
我们看到的几件作品都是宋建国独创的,因为材料色彩复杂,所以他在构思设计当中不但从玉石本身考虑,还要从光线色彩上、从整个构图当中,都得把它当成中心,各个地方相互呼应。结合个人修养和文化知识创造出一种制作法,制作出呈现立体感的玉雕作品。这是宋建国玉雕比较独到的成果。
翡翠尊贵,是因为它的绿色,这是生命的颜色,但因为翡翠是矿物集合体,里边的矿物种类多,所以它的绿色又千差万别,行里有“千种翡翠万种玉”之说。

在鉴别翡翠好坏的时候,颜色是最难把握的,基本上是言传身教代代相传下,经验很重要。没有水的翡翠,等同于没有灵魂的躯体。翡翠的颜色,只有在有水的玉肉上,才会是有灵气的东西,才是天地精华的结晶。翡翠的水其实就是透明度。如果翡翠种好,玉石内部结构紧,翡翠就能够抛光很亮。因为这个原因,常常把翡翠的种和水放在一起来说。有一些透明度很差的翡翠,但是种很老,抛光后能有很好光泽,这种翡翠也不能说水很差。当然,表面光泽和透明度皆好的翡翠,水一定很好,种也会很好。象《大观园》玉雕,整块石头玉肉粗细均匀,光亮晶莹、有一种春天的活力,而且有春有彩,这就是好玉。当初看到这块石头时,他觉得这就是女娲补天的那块石头。一块石头产生一个故事,就是《石头记》。《石头记》的核心是通灵宝玉。他想表现这块玉上通天,下通地,八辈积德才得来。宝玉的一首诗中提到“眼前春色梦中人”,正好用在这个故事里,一语双关,是宝玉做了一个春梦。
同样的玉石由不同的人加工会价值迥异,有可能价值连城,也有可能成为废物,反而破坏了原石的价值。
玉雕作品《四大佛山》也是源于缅甸玉石,约三吨半重。这么大的玉石、这么好的成色,的确是稀世宝贝。当初,宋建国和大家商议怎么更好地利用这块材料。考虑到四个面不大均整,但太均整了又不叫艺术了,创意上就把它做成了整个中国。中国有四大名山,中国的佛教都在这上边了。于是就雕刻成了四大佛山,上面整盘着一条龙。做艺术品要学会借势,借材料本身的势,还要有合适的版块去表现它,这就是创作。
雕琢玉料的过程很复杂,随着切割工具由外向里雕,玉石里外的色彩、质地和纹理都不一样,玉雕师得随机应变、因材施艺,关键是不能呆板,要灵活。用宋建国的话说,好的玉雕应是“得意忘形”而示其神。意境的追求是艺术品的共同原则,但想达到什么样的意境、能达到什么样的品位和格调,就跟制作者的艺术修养有关了。
在商人眼里,玉分三六九等,但在宋建国看来,孩子生下来好不好,你无法改变,关键是你得塑造他成为有用之材。

宋建国有着深厚的绘画功底,油画、水彩、水粉、素描、速写、工笔、写意都走了一遍,最后停到写意上边。因为对写意的理念已较为成熟,所以通过对传统工艺和玉石利用的深入了解后,他萌生了把写意理念运用到玉雕设计和制作中的想法。他认为,艺术创作就是把人的经历阅历挥霍以后,从事到某一项工作当中。任何一种艺术都得进入状态,有了构想是一种兴奋,按照构想把它做出来也是一种兴奋,而作品被大家给收藏了更是一种兴奋。
艺术的东西就是这样,看似简单,但简单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简单是一种高深的境界,只有那些功底不足的人才在复杂上玩花活儿。宋建国曾学过武术。他的武术老师提倡一个理念: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生生不息。你看树都是不动的,但是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生长,这种生长是一种内在的生长,既有生理上生长的意思,又有不可战胜的含义。功力到了,出来的活儿都是简单的。
这么多年来,玉雕技术差不多都是心传口授,这行里也是鱼龙混杂,能设计、会制作、创意丰富的专业琢玉人才很少。
金有价,玉无价。让我们给宋大师的这几件作品估价,恐怕是很难的事情。好在那天我们跟宋大师谈的是非商业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