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 技师”型五年一贯制专转本课程体系的建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eg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五年一贯制专转本教学体系是一种连通中职与本科的职业教育创新模式,是新时期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一个教学组织形式。本文针对此类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指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一种全新的“本科 技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思路。
  关键词: 五年一贯制专转本 本科 技师 课程体系
  近期教育部领导在中国发展高峰论坛等场合的讲话中多次提到建立系统化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开放互交、内外衔接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并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学校转型,逐步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同时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在此背景下,我校高职院积极尝试课程体系改革,以期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数控技术方向)培养方面构建“本科 技师”型的教育教学体系,以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我校和江苏省内多所高职学院的调研发现,其五年一贯制专转本现行的培养方案中普遍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课程设置多而广——针对性差。
  部分高职院校(包括我校)在课程设置上几乎是完全参照普通本科培养要求进行的,尚未有效解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工程意识形成的问题[1]。
  (二)教学内容重复现象明显——与学生先修课程衔接不好。
  五年一贯制专转本学生源自不同高职院校,由于这些学生之前所在院校的办学定位、专业侧重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学生相关基础和能力的差异化,不可避免地出现与先修课程、教学内容重复等现象。这种现状使得在本科阶段很难构建起适应全体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同时打击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2]。在具体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环节中,没有很好地考虑学生的特殊性(大专毕业),没有很好地划分本科阶段的教学知识点和重点。
  (三)学位要求门槛高——学生学习压力大。
  这一层次学生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对他们采用和普通本科生一样的学位要求,就不得不大量增加文化基础课课时,尤其是增加英语课课时。这样的安排既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又挤占了本就不多专业课与实践环节时间,直接影响学生技术技能水平的持续提升,使培养期望值大打折扣,结果导致教学体系又回到学术型本科教育的轨道上。
  二、“本科 技师”型课程体系的建设
  经过我校高职院在两届五年一贯制专转本教学中的初步尝试,未来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建立一个全新的“本科 技师”型课程体系。
  (一)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指导,有针对性地推进核心课程群建设——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立交通道。
  首先,将本科生的培养按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对数控加工技师的要求,分为机械基础、机械加工工艺、数控技术应用和其他方面劳动、法律等知识四个方面构建课程群。
  其次,按各课程群建立相应的学科组来把控对技师要求和本科教学要求的衔接,在教学前需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认真准备、突出重点,是“本科 技师”型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
  最后,要想在毕业设计阶段完成技师鉴定考试,就必须实行分类培养;要按照技师鉴定的具体工种——数控车、数控铣和加工中心,有针对性地进行毕业设计课题的选题,将技师培训有机的融合进去;同时集中进行强化训练,保证质量。
  (二)建立稳定的生源基地——做好各阶段教学内容的划分,做到无缝对接。
  要想真正避免与先修课程内容重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五年一贯制学生的毕业学校共同制订培养方案、细化各阶段的教学内容,最终实现本科阶段的学习完全处在强化和提高的状态。
  此外,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对数控加工技师报考资格的要求,在职业资格证书方面也必须做好衔接,即在专科期间必须获得相应工种的高级工证书。
  因此,建立一批稳定的生源基地也是保证“本科 技师”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建立符合“本科 技师”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师队伍——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能够胜任本科工程人才教学要求,而且要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高技术条件下的技师所应具备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及相关的技能要求和评价考核方式,使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这是实现“本科 技师”型人才培养的必备条件,也是一个难点。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走出去”就是将骨干教师定期地、有组织地送到相关企业进行在岗锻炼,并建立长效机制;“引进来”就是在政策上对引进企业中具有高级技术职务或能力的人员进行一定倾斜,以此提高教师队伍解决实际工程应用问题的能力[3]。
  当然,合理地解决在工作量考核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对于调动教师参与实践环节教学的积极性也有很大作用。
  (四)积极推进当前评价体系的改变——建立多元化的学位授予条件。
  改变现在单一的学位授予条件的限制,如职业资格证书与英语四级证书的平等性。这样做既可以减少此类学生基础课学习的压力,又可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当然,这也是当前最难突破的地方。
  三、结语
  建立“本科 技师”型五年一贯制专转本培养模式是我校在教学改革方面一次大胆的尝试,在这一过程中还解决了学生工作、物资保障等方面问题,为最终实现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丁洪起.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13,(23):72-74.
  [2]王存娟,李友化.广西建筑设备类高职院校“2 3”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3,(7):4-6.
  [3]郭建平,孙奇涵,赵巍.五年一贯制高职数控加工专业实训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94-98.
  基金项目: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五年制专转本“本科 技师”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3JSJG238)。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前,高职院校在新生入学教育方面进行了一定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说来,效果尚不理想,对新生缺乏应有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作者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以实用性为导向,提出开发大学生入学教育课程,使得学生从中发现并获得大学生活的真谛、学习的规律、学习的方法、成人成才的路径,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 高职新生 入学教育 课程建设 课程创新  大学正是一个确定人生理想、寻求未来发展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亚类T淋巴细胞(Th1、Th2、Th3、Th9、Th17)产生主要细胞因子(IFN-γ、IL-4、TGF-β1、IL-9、IL-17)在海洛因依赖者血清中水平的变化,以探讨海洛因对海洛因
摘 要: HACCP是以科学为基础,通过系统性地确定具体危害及其控制措施,以保证食品安全性的系统,其着眼于预防而不是依靠最终产品的检验保证食品的安全。本文基于HACCP体系的重要作用,针对高校学生管理复杂多变、高风险等特点,指出学生安全管理过程的CCP、CL点,提出过程中的危害分析、监控方法和纠偏措施,以创新高校学生安全预警和控制系统,是高校学生安全预警管理的新尝试。  关键词: HACCP管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