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与推广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djy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国家的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完备可以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通过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达成全科护理与社区护理相结合。但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的推广与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就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与推广进行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 全科护理 社区护理 社区卫生服务
  1 全科护理与社区护理的结合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全球性战略目标的内容就是人人享有健康,社区卫生服务正是達成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的变化,由疾病的护理、医院内的护理扩宽到疾病的预防、医院外人群的健康促进。社区护理的服务对象是社区中的全体成员,主要以提高社区民众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水平为目的的各种社区护理活动,面对社区所有人群和所有家庭的社区服务工作,要充分意识到社区护理与临床护理的区别,充分将全科护理与社区护理相结合,积极进行应用与推广的活动。社区护理身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国家已经颁布了许多相关的政策与条款,全面维护和促进人类的健康及健全社区护理的实践,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
  2 社区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与社区护理现状
  发展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医学的发展的必要手段,但从目前来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仍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与完备。所以需要通过培养全科护理和社区护理人才及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来改善现如今的社区护理现状,从而满足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因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对自己的基本健康越来越重视,不再只单纯的寄托于医院,而是希望身边有一个向他们提供健康服务的医疗机构,从而满足他们基本健康保健需求。社区医疗机构的具体服务包括预防和治疗,护理和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完整、全面、终身的健康服务,可以随叫随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这其中大部分的服务都是由护士承担并完成的。但在实际生活中,社区护理现状并不是十分乐观,单一的服务内容,并没有自己社区的特色管理模式,规模也很小,主要人群以社区中少量的老人,与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有着很大的差距,而且社区护理人员的素质不高,数量也不足,提供的服务不到位,知识结构单一,业务素质低下。由此可见,目前的社区护理现状并不能满足社区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
  3 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的应用与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3.1 护理人才队伍不健全
  医护人员管理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医轻护”的现象,也存在着同时同工不同酬的问题,这都制约了护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并不愿意到社区中从事护理工作,也并没有接受过全科护理的培训,这也导致了全科护理人才的缺失和专业素质不高的现象。这两方面的原因约束和限制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面建设进程。
  3.2 欠缺护理发展机制和运行机制
  外国的社区护理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了,而我国的社区护理是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全科护理也在慢慢的随着社区护理的发展。我国目前并没有建立专门培训全科护理人才的教育机构,高等护理教育中虽涉及一些全科护理内容,但仍侧重于培养临床专科护士。虽然部分高校设置了社区护理的相关课程及研究方向也安排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实习的机会,但大部分毕业生都因就业意向和工资待遇问题不愿意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极其欠缺护理发展机制。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在医疗体制改革中处于不断改善和完备的过程中,其中护理的硬件设施不够齐全;社区护理的管理和理论术语不够规范;全科护理的收费护理也没有统一;护理人才队伍素质不过硬等问题。由此可见,社区护理严重欠缺发展机制和运行机制,阻碍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改善与完备的进程。
  4 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与推广途径
  4.1 明确全科护理人才培养方向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的社区护理并没有得到大众的充分重视,医疗卫生体质的改革进程也因此进行的十分缓慢。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想要取得重大的突破与发展就必须认识到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重要性和价值,这样才能为全科护理教育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进而使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中进行应用和推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培养高质量社区护理人才是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重中之重。有必要进行传统护理教学的改革,明确全科护理人才的培养方向,提倡培养全科护理和社区护理人才,进行社区护理实用型教学模式,有关部门也应重视高层次护理人才的培养,制定相关的计划和安排。全科护理人才需要具备人际交往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做到知识与理论相结合。多方面的栽培与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较强的知识理论基础和社区活动能力的社区护理人才队伍,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奉献。
  4.2 健全多层次培养途径
  为了在学校教育层面发展全科护理,需要在本科专业中增加全科护理的基础知识理论所需的课程设置,同时在护理学上设立全科护理的研究生研究方向,从而在高等护理教育中全面建立和发展全科护理教育。运用在职就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社区轮回交流等方式来提高在职人员的全科护理的专业素质,采取事业编制名额及激励机制来吸引优秀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建立起全面的社区护理人员的招聘机制。在社区护理人才稀缺的现状下,需要采取多形式、多方面、多渠道的灵活培养方式,充分调用社区现有人力资源根据实际去培养人才,进行在职岗位培训,有系统地补充不足的基本知识,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实践。我国的社区护理工作接触的病人少且单一,需要采取临床进修实习的方式去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技能及护理质量。
  4.3 完善全科护理需求空间
  实现人们病有所医和健康促进的目标是全科医生和全科护士的主要任务和目的。由于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不断的发展,必须加大有关居民养生、妇幼保健、传染病预防等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建立重点护理对象和长期患者,社区人员的私人档案,同时设立家庭病床和电子呼救网络,从而全方面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多元化和多层次,为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发展创造空间。
  参考文献
  [1] 高元鹏; 郭小靖; 薄纯露; 彭鲁峰.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与推广[J].中外医学研究, 2013(08):45-56.
  [2] 张玉凤.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推广与应用 [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05):176-183.
  [3] 高蕊.社区护理中全科护理的应用 [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22):112-121.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转运方式在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 ,AD)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18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采取传统转运方式90例,设为对照组;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采用预见性护理转运方式9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心率、血压、血氧、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死亡、管道脱落、仪器故障)。结果 观察
【摘 要】 目的 观察耳穴压豆对术后胃肠功能腹胀恢复的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另予耳穴压豆;比较两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腹胀发生率、开始进食流质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流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术后腹胀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耳穴压豆能有效地促进外科患者术后肠蠕动的恢复,减少腹胀发生。  【关键词】 腹胀 耳穴压豆 肠蠕动  外科
【摘 要】 本文对消化内科的医疗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旨在为医护工作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为护理人员的健康保驾护航。  【关键词】 医疗护理 消化内科 风险危害 预防措施  引言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是当前医院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近年来各种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也开始不断深入,对医疗护理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医疗护理应该要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以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股骨干骨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100例患者于2012年3月-2015年4月收治股骨干骨折患者中抽选,按入院编号分成对照组、干预组,其中,对照组于住院期间实施基础性健康教育,干预组则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式的健康教育,评定预后的总体效果。结果:干预组的健康知识了解度高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于住院期间实施基础性健康教育,如:向患者讲解股骨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术后护理方案不同将4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护理后CQOL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20.0%),患儿家长护理总满意率(92.0%)高于对照组(70.0%),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用于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需要行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