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职校数学教育现状出发,提出“容易”、“快乐”、“实用”教学观点、策略和手段,探求改变职校数学教育教学现状,使数学成为学生“学得会,乐得学,用得着”的学科的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职教数学容易 快乐 实用 以人为本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然而到中等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学习基础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职校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排斥情绪和放弃行为,让人担忧。为此,我们必须努力探求一个改变现状、寻求发展的有效对策。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反思,笔者认为应从内容、情感和应用上着手,让“容易”“陕乐”“实用”成为职校数学教育的主旋律,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让学数学“容易化”
要改变职校学生数学基础差,普遍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们要做的第一项工作是:如何让数学容易一些?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内容更为经济、更为活力、更为简约地表达出来,从而使学习者易于掌握,以低成本取得高收益,因为实现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的物质前提是——“容易学会”。张景中院士在《把数学变得容易一些》中指出:把数学变得容易一些,主要有三个途径:想想哪些难点是人为制造的,不必要的规定要改掉;引进新的概念时,必须适合学生的思想,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教给学生比较一般的解题方法。面对我们的职校学生,数学教师要进行数学的观念转变:允许数学可以非形式化,允许数学可以凭直觉而非逻辑,允许数学可以没有严格的证明,允许数学概念通俗而不严密。如果教师对数学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么在面对大多数数学方面属于后进生的职校学生,就可以在教学模式上作出改变。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低起点,慢开头”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内容“容易化”,对此,可采取的教学策略有: (1)可适当降低要求;(2)分解知识难点;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4)加强习题的指导,强化分层次面批作业; (5)按需补充初中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6)实时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心中时刻以学生为本,力争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中抓住教学内容的本质,将复杂的数学知识教得容易明了,在容易中求实效,在容易中求发展,也许更能解放学生,更能彰显出数学课堂的魅力,真正使职校学生能够轻松快乐地学数学。
二、让学数学“快乐着”
作为职校数学教师,必须要考虑到的是,学生喜欢怎样学数学?怎样让他们快乐地进行思维和创造7数学教学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过程,一个能够让他们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激情的过程。快乐学习是教学成功的动力和目标,作为数学教师要时刻有一个快乐的心态,去创设和发现数学学习的快乐。在数学教学时,每当发现大部分学生学习心理出现明显障碍时,要及时地调整教学。例如,把原计划的小测验由闭卷改为开卷,闭卷测验延后进行,帮助他们释放心理压力,调整学习情绪,感受成功与学习快乐。重新树立学习信心。通过“快乐教学”的实施,教师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收获。同时,教师还应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实现“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感到课堂是学习的乐园,更是生活的乐园。总之,我们应该有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心态,通过各种途径创设快乐情结和氛围,引领职校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促进数学学科的有效发展。
三、让学数学“实用化”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设计应从适应生产实际的需求和发展出发,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课,还原数学本质,实现数学服务生产和生活的核心价值。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原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与实际价值,以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依据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精选“活素材”,巧妙地把教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用生活经验、熟悉素材在数学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学生沿着这座桥去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从而使本来枯燥的数学内容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学生易学、乐做,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并引起关注。如在微列》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通过了解、分析、参与银行储蓄和贷款的实践模拟活动,不但加深学生对利率的理解,而且进一步掌握了数列知识在银行存款、贷款中的实际应用,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通过教学活动,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还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的本质。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课才能生动活泼起来。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才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实现学习数学的真正价值。
面对职校学生群体,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主动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让“容易”“快乐”“实用”成为职校数学教育的主旋律,使数学成为学生“学得会,乐得学,用得着”的现实。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普遍提高教与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职教数学容易 快乐 实用 以人为本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然而到中等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学习基础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职校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排斥情绪和放弃行为,让人担忧。为此,我们必须努力探求一个改变现状、寻求发展的有效对策。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反思,笔者认为应从内容、情感和应用上着手,让“容易”“陕乐”“实用”成为职校数学教育的主旋律,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让学数学“容易化”
要改变职校学生数学基础差,普遍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们要做的第一项工作是:如何让数学容易一些?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内容更为经济、更为活力、更为简约地表达出来,从而使学习者易于掌握,以低成本取得高收益,因为实现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的物质前提是——“容易学会”。张景中院士在《把数学变得容易一些》中指出:把数学变得容易一些,主要有三个途径:想想哪些难点是人为制造的,不必要的规定要改掉;引进新的概念时,必须适合学生的思想,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教给学生比较一般的解题方法。面对我们的职校学生,数学教师要进行数学的观念转变:允许数学可以非形式化,允许数学可以凭直觉而非逻辑,允许数学可以没有严格的证明,允许数学概念通俗而不严密。如果教师对数学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么在面对大多数数学方面属于后进生的职校学生,就可以在教学模式上作出改变。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低起点,慢开头”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内容“容易化”,对此,可采取的教学策略有: (1)可适当降低要求;(2)分解知识难点;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4)加强习题的指导,强化分层次面批作业; (5)按需补充初中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6)实时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心中时刻以学生为本,力争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中抓住教学内容的本质,将复杂的数学知识教得容易明了,在容易中求实效,在容易中求发展,也许更能解放学生,更能彰显出数学课堂的魅力,真正使职校学生能够轻松快乐地学数学。
二、让学数学“快乐着”
作为职校数学教师,必须要考虑到的是,学生喜欢怎样学数学?怎样让他们快乐地进行思维和创造7数学教学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过程,一个能够让他们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激情的过程。快乐学习是教学成功的动力和目标,作为数学教师要时刻有一个快乐的心态,去创设和发现数学学习的快乐。在数学教学时,每当发现大部分学生学习心理出现明显障碍时,要及时地调整教学。例如,把原计划的小测验由闭卷改为开卷,闭卷测验延后进行,帮助他们释放心理压力,调整学习情绪,感受成功与学习快乐。重新树立学习信心。通过“快乐教学”的实施,教师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收获。同时,教师还应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实现“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感到课堂是学习的乐园,更是生活的乐园。总之,我们应该有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心态,通过各种途径创设快乐情结和氛围,引领职校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促进数学学科的有效发展。
三、让学数学“实用化”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设计应从适应生产实际的需求和发展出发,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课,还原数学本质,实现数学服务生产和生活的核心价值。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原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与实际价值,以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依据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精选“活素材”,巧妙地把教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用生活经验、熟悉素材在数学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学生沿着这座桥去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从而使本来枯燥的数学内容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学生易学、乐做,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并引起关注。如在微列》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通过了解、分析、参与银行储蓄和贷款的实践模拟活动,不但加深学生对利率的理解,而且进一步掌握了数列知识在银行存款、贷款中的实际应用,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通过教学活动,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还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的本质。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课才能生动活泼起来。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才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实现学习数学的真正价值。
面对职校学生群体,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主动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让“容易”“快乐”“实用”成为职校数学教育的主旋律,使数学成为学生“学得会,乐得学,用得着”的现实。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普遍提高教与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