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来源 :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以"天人合一"为基本出发点,以"仁民爱物"为原则,以"天地万物一体"为境界,形成了自己的生态伦理思想。儒家生态伦理观的基本价值和道德取向,对保护中国古代生态环境,维持自然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它摒弃了传统伦理学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基础,开创了西方伦理学的深刻变革;对于今天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重归和谐,是一种具有启发意义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其他文献
最近,北京教育学院邀请北京市城区的几位教研员和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举行了一次小型座谈会议主持人:当前,各条战级的同志都在认真思考八十年代应怎样多做贡献,我们教
舒婷诗歌中的女性意识,既有现代的一面,同时又深深打上了传统的印记,呈现出一种传统和现代相互交融的复杂风貌。主要表现在现代语境中的古典少女情怀,召唤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以及
支撑中国启动第二波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内需尤其是消费率水平。"消费消失"是一个不真实的命题,是一个统计现象。高房价的支出压力是阻碍中国消费需求扩大的主要因素。扩
董学文认为,当下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脱离文本语境,无视辨证法的核心作用,不合理地同各种西方现代学说结合,轻易变动文艺观的哲学基础,并由此带来庸俗轻率的学风
目的了解人肝癌细胞系Hep G2细胞内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组的物理状态,胞质内包涵体物质的性质以及晚期衣壳蛋白1(L1)表达。方法用PCR对细胞内HPV18型E2和E6基因进行扩增,判
<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近代以来一直是无数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理想,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最突出的主题。不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很难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民
1960年代,费正清提出"中国世界秩序"的"同心圆理论",长期以来,乃是西方解读传统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学说,在西方和日本产生重大影响。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巴菲尔德提出中国
当今社会,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行政不作为、行政效能低下、滥用职权等政府腐败现象都十分严重。政府是为公民提供服务的,而服务是通过行政机关极其工作人员的活动来完成的。
基于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arrier Sensing Multiple Access,CSMA)协议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因其速率高、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而对CSMA网络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