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县级供水公司是集生产、服务、营销等多位一体的综合型企业。本着坚持以“优质供水,满足地区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为指导思想,必须通过加强员工教育培训,不断完善生产运行和管理机制,把质量管理作为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来抓,坚持实施“以产品满足顾客要求赢得市场,以质量持续改进求得发展,以优质服务争得效益,以严格管理创行业领先”的质量宗旨。才能使企业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各项基础工作日趋完善,不断满足地区生产生活对水质的要求。本文就新形势下,县级供水企业如何加强职工教育培训,为确保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职工培训,问题,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61
一、当前县级供水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县级供水企业的职工岗位技能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工作都能紧紧围绕上级集团公司的战略方针,采取“四个统一”,“多位一体”的方式方法,强化职教工作,通过培训,使职工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服务技能明显增强,服务质量稳步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新形势下,县级供水企业的员工培训与集团公司的要求,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还有一定距离。如县级企业改制后,一直沿用以往的培训模式、培训方法,教育教学老旧,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另外,员工的积极性不高,培训经费投入少,针对性的培训还不到位等等,影响供水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企业要通过及时调整培训理念,转变培训方式,采取送教上门的办法,把教学的课堂转移到运营生产一线,采取灵活多样的不脱产培训方式,进行分散轮换交叉教学。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增加科技含量,尝试用多媒体教学、基地实践等,才能实现企业全员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二、目前员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部门对职工培训工作重视不够。个别主管部门对职工培训认识模糊,重要性认识不够,主要是管理不到位,学习自觉性不高,这种分散交叉的培训方式,教师管理和控制课堂局面上存在一定难度,所以达不到理想效果。
(二)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职工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随着经营机制的转变,职工实行竞争上岗,管理也进行了相应的变化,职工以考核为主,服务质量与技能水平脱节,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很显然,部分职工还没有认识到岗技培训是企业对未来的投资,是一种均衡的福利,是员工进步和企业发展的阶梯。
(三)是职工岗技培训冲突较多,如各岗位人员上班、值班时间不同,重点岗位、检修人员突发检修等情况经常发生,职工岗技培训只能让步;抄表、收费、净水等部门交接班时间不统一,职工不能按时到课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都制约了培训效果。
三、创新培训模式,提升职工整体素质。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加强员工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要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企业和集团公司的发展提供智力上的支持和保障,就必须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发展目标和实际需要确定培训重点内容,突出加强能力建设,把培训的目标、内容、方式跟能力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提升员工服务技能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因需施教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系统管理原则,抓好培训资源的系统管理,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培训的内容主要是《企业文化》、《公文写作》、《班组长培训》、《抄表业务、收费业务培训》、《职业道德》、《净化水操作规程》等多门课程。根据供水行业的特点,要在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方法、培训内容上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抓好培训工作。
(一)要坚持领导重视、专人负责培训机制。领导要重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始终把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放在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形成行政一把手亲自负责,分管领导抓具体工作的教育工作领导制度,并把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作为考核领导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把年度教育培训工作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促进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落实、监督、检查,形成年初有计划、过程有监督、年末有检查的教育工作监督检查和落实机制。
(二)要加强师资建设,提高专业素质水平。建立起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管理高效、适应企业发展的教师队伍,要把爱岗敬业,知识面广,讲课艺术性强,综合素质较高、善于搞培训工作的同志选调到教师岗位上来,采取在全司公开招聘的办法选拔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三)要结合企业实际,建立有效培训激励机制。注重实效的教育工作激励机制,推行 “初、中、高”三级技能培训制度。这种培训,方向明确,培训规范,人员、时间、地点能够做到较好落实,加上严格的考核管理工作,能够确保培训的效果和质量。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的培训运行机制,提高员工自觉参加培训的热情和内在潜力,在企业形成热爱学习,主动学习、积极参训的良好风气。
(四)要调整教学内容,科学设置培训课程。根据调查摸底和跟踪调研,岗技培训的课程设置有些偏重。对个别课程进行相应调整,面面俱到反而收不到良好效果。必须着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不断增强培训发展的可持续性。最重要的是推进培训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超常规的资源整合,不仅是培训内部的,而且也是培训与企业资源的整合。在职工岗技培训中应抓住《安全生产知识》、《优质服务》、《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管理制度》这些重点性课程,发挥企业整体培训教育的长处进行培训。
(五)要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技能操作。采取订单式和按需施教的方式进行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根据集团公司的派遣和供水公司的订单需求随时送教上门,做好培训服务工作。在培训工作中,要认真贯彻集团公司提出的“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培训方针,以强化管理、落实责任、严格考核为手段,以提高培训质量为目的,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健全和完善培训基础设施,增设图书阅览室,扩大企业绿化面积,建设企业文化宣传专栏。使学员掌握优质服务理念、安全常识、各种操作规程等知识,不断优化专业知識结构。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企业内部职工培训,才能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只有不断加强对企业员工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科学培训,才能促进职工自身素质的发展,才能保持和增进企业活力,从而促进供水企业的长效发展。
关键词:职工培训,问题,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61
一、当前县级供水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县级供水企业的职工岗位技能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工作都能紧紧围绕上级集团公司的战略方针,采取“四个统一”,“多位一体”的方式方法,强化职教工作,通过培训,使职工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服务技能明显增强,服务质量稳步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新形势下,县级供水企业的员工培训与集团公司的要求,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还有一定距离。如县级企业改制后,一直沿用以往的培训模式、培训方法,教育教学老旧,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另外,员工的积极性不高,培训经费投入少,针对性的培训还不到位等等,影响供水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企业要通过及时调整培训理念,转变培训方式,采取送教上门的办法,把教学的课堂转移到运营生产一线,采取灵活多样的不脱产培训方式,进行分散轮换交叉教学。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增加科技含量,尝试用多媒体教学、基地实践等,才能实现企业全员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二、目前员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部门对职工培训工作重视不够。个别主管部门对职工培训认识模糊,重要性认识不够,主要是管理不到位,学习自觉性不高,这种分散交叉的培训方式,教师管理和控制课堂局面上存在一定难度,所以达不到理想效果。
(二)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职工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随着经营机制的转变,职工实行竞争上岗,管理也进行了相应的变化,职工以考核为主,服务质量与技能水平脱节,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很显然,部分职工还没有认识到岗技培训是企业对未来的投资,是一种均衡的福利,是员工进步和企业发展的阶梯。
(三)是职工岗技培训冲突较多,如各岗位人员上班、值班时间不同,重点岗位、检修人员突发检修等情况经常发生,职工岗技培训只能让步;抄表、收费、净水等部门交接班时间不统一,职工不能按时到课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都制约了培训效果。
三、创新培训模式,提升职工整体素质。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加强员工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要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企业和集团公司的发展提供智力上的支持和保障,就必须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发展目标和实际需要确定培训重点内容,突出加强能力建设,把培训的目标、内容、方式跟能力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提升员工服务技能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因需施教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系统管理原则,抓好培训资源的系统管理,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培训的内容主要是《企业文化》、《公文写作》、《班组长培训》、《抄表业务、收费业务培训》、《职业道德》、《净化水操作规程》等多门课程。根据供水行业的特点,要在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方法、培训内容上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抓好培训工作。
(一)要坚持领导重视、专人负责培训机制。领导要重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始终把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放在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形成行政一把手亲自负责,分管领导抓具体工作的教育工作领导制度,并把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作为考核领导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把年度教育培训工作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促进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落实、监督、检查,形成年初有计划、过程有监督、年末有检查的教育工作监督检查和落实机制。
(二)要加强师资建设,提高专业素质水平。建立起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管理高效、适应企业发展的教师队伍,要把爱岗敬业,知识面广,讲课艺术性强,综合素质较高、善于搞培训工作的同志选调到教师岗位上来,采取在全司公开招聘的办法选拔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三)要结合企业实际,建立有效培训激励机制。注重实效的教育工作激励机制,推行 “初、中、高”三级技能培训制度。这种培训,方向明确,培训规范,人员、时间、地点能够做到较好落实,加上严格的考核管理工作,能够确保培训的效果和质量。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的培训运行机制,提高员工自觉参加培训的热情和内在潜力,在企业形成热爱学习,主动学习、积极参训的良好风气。
(四)要调整教学内容,科学设置培训课程。根据调查摸底和跟踪调研,岗技培训的课程设置有些偏重。对个别课程进行相应调整,面面俱到反而收不到良好效果。必须着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不断增强培训发展的可持续性。最重要的是推进培训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超常规的资源整合,不仅是培训内部的,而且也是培训与企业资源的整合。在职工岗技培训中应抓住《安全生产知识》、《优质服务》、《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管理制度》这些重点性课程,发挥企业整体培训教育的长处进行培训。
(五)要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技能操作。采取订单式和按需施教的方式进行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根据集团公司的派遣和供水公司的订单需求随时送教上门,做好培训服务工作。在培训工作中,要认真贯彻集团公司提出的“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培训方针,以强化管理、落实责任、严格考核为手段,以提高培训质量为目的,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健全和完善培训基础设施,增设图书阅览室,扩大企业绿化面积,建设企业文化宣传专栏。使学员掌握优质服务理念、安全常识、各种操作规程等知识,不断优化专业知識结构。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企业内部职工培训,才能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只有不断加强对企业员工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科学培训,才能促进职工自身素质的发展,才能保持和增进企业活力,从而促进供水企业的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