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_yue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方法是教师的教学思想方式及安排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的手段。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审美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课文教学有不同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选择的教学方法也不应相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必须多样、灵活和发展变化,要具有创新性,改造完善原有方法,也是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创新。
  关键词:语文教学;方法;审美;创新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对教学目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非常有利。在技工语文教学中具体课文的教学有不同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选择的教学方法也不应相同,不管选择哪种教学方法,前提是要有利于完成教学目的和任务,不是单纯地求新求异。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不同课文的特点。例如,较难的议论文,应多使用讲述分析的教学方法,而诗歌散文,应多用朗读的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按照技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水平,并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和要求。语文教学美学对教学方法创新的要求,正确的教学方法,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将语文教学升华为艺术,有了正确的教学方法,还远远不够。语文教学艺术需要教学方法的审美化。
  一、教学方法多样、灵活和发展变化
  语文教学方法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新的方法不断涌现,旧的方法不断被扬弃、改造完善。科学的教学方法也会随着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教学方法都有其具体的适应性,各有长处与不足。语文教学的不同阶段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一教学阶段可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课文的教学为法也有所不同。一种教学方法不管它多科学多艺术,都会使学生出现厌倦心理。教学方法必须随教学各个阶段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语文教学的审美化需要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变化,这多样变化,要求教学方法要有量的变化和教学方法的搭配组合模式要多样。
  二、教学方法要具有创新性
  技工学生基于年龄特点,其忍耐力比成人低下,他们更不能持续不断地重复欣赏某一事物。学生的学习活动已持续重复了多年,单调的学习已使他们厌烦,如果教师再不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他们会丧失学习兴趣和听课的积极性。语文教师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克服语文教学方法的单一、陈旧和呆板,创新不意味着排斥一切旧方法。审美心理既有要求创新的一面,又有要求稳定、继承的一面。人们的审美心理规律有喜新厌旧的一面,确实也还有“怀旧”的一面。他们要求欣赏对象新鲜,同时也还要求欣赏对象有稳定继承。他们有求新的倾向,还有怀旧的依恋。人们在不断地寻求和创造新美的同时也保持已有的、熟悉的美。
  技工学生也一样,他们喜新厌旧,但也不自觉地排斥新东西。他们要求教师不断使用新方法,而在老师引进新方法时,他们却又不自觉地以旧方法的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和评价它们,去批评挑剔甚至于排斥它们。他们向往新方法,批评旧方法的陈旧,同时又在抵制新方法。因此,学生的潜意识中依然要求教学方法的稳定和继承,他们对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习惯,害怕打破旧的定势。教学中一味求新,便会打破他们心理中已经建立起来的模型,他们便会产生不适应的排斥心理。语文教学方法,要创新,也要有基本方法的稳定,要在稳定的基础上求新。
  语文教学方法,有新旧之分,而没有好坏之分。一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适应性和不适应性。它可能适应自己的这些学生,也有可能不适应另一些学生。适应自己的教学的,才算是好的方法;不适应的不管有人如何推崇,不管它显示出多么美,对这个老师而言,并不是好方法、美的方法。教学方法没有绝对的好坏标准,教学方法的评定标准要放到具体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中去考察。教学方法的求新,不意味一切新的方法都是好的,一切旧的都是不好的不美的。教学方法的创新,要在继承中创新,在相对稳定中创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包括创造新的方法,也包括改造完善原有的方法以适应教学。创造新方法具有开创性、建设性,语文教学新方法的创立意义重大,要提倡语文教师致力于新的方法建立非常必要,教师创建新方法要树立远大志向。新方法的创建有相当难度,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在创立新方法上做出成绩。新方法创立,一般要经过许多教师的努力,经过相当长的教学实践的考验,若没有在教学实践中反复验证、校正和修改,教学效果未必如预期一样,容易产生不良反映。
  三、改革和完善传统的教学方法
  改造完善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要善于做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一是要分析教学方法的优点与不足;二是要分析自己教学特点和学生的特点;三是综合分析此教学方法运用到自己教学中的情况,发现此教学方法需要改造完善之处。改造完善别人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有批评的眼光、批评的勇气和胆识。不然,以为别人的方法都是完美无缺的,不敢怀疑,不敢批评,全盘照办,机械模仿,就不能改进和完善别人的方法,无法将别人的方法变成自己的方法。有批评的眼光、勇气和胆识,就能敏锐地发现别人方法的不足和可改造的地方,就可以不断地扬弃那些传统方法,让别人的方法、传统的方法,成为我所用的新方法。教学新方法只属于教师,才具有真正的审美性。只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才是审美化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琴兰.新课程视野下活跃语文课堂气氛的艺术[J].文教资料,
  2011(26).
  [2]张孔义.三十年语文教学方法研究述评[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6).
  [3]欧金爱.语文教学呼唤返朴归真的读[J].教育革新,2002(3).
  [4]孙天波.语文教学的审美化教育实施方法初探[J].教育与职业,
  2008(6).
  (黑龙江七台河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传统英语文本阅读能力,对于高职护理专业英语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着若干非语言方面的因素,对他们的阅读有效性形成了障碍。教师要认识到传统文本阅读的重要性,分析五年制(护理)高职生传统英语文本阅读非语言性障碍因素,探讨相关的应对政策,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对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的适应国际化要求的护理
一、案例背景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是一个长期、系统、复杂的过程,它更需要我们怀有一颗爱心,耐心地等待和守望。  一年前,我刚接手二(2)班时,第一个认识的孩子就是小Y。那是开学的第一天,迟到的他,由父母送进教室,却找不到原先的座位。我告之家长可以让孩子暂时坐在最后一排的空位上。不料,家长一边说着“那怎么可以,看不到的”,一边自己搬桌椅……当时,我就意识到这个孩子,将会成为我接下来
摘 要:竹笛是我国传统乐器之一,它有着丰富的音乐表现力,是人们喜爱也是容易学习的乐器。在初中欣赏课中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一传统乐器,在欣赏过程中能够被其蕴涵的文化所感染,达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关键词:音乐语言;草根性;文化  在初中音乐教材中有不少欣赏内容涉及到竹笛乐曲。竹笛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乐器,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它容易被人接受的特点来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它,在欣赏中达到教学育人目
摘 要:读《陶行知的4块糖果》的故事,感悟教育孩子的方法:表扬鼓励为主,用表扬鼓励挖出孩子的潜能,唤起孩子的自信,唤醒孩子的自尊,让孩子不再抵触,从而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糖果;鼓励;表扬;自信;发展  每天都和班上的孩子们朝夕相处,我发现Z是个“人物”:许多男孩子围着他转,只要有机会,大高个的他就带着一帮男孩子在教室里横冲直撞,看得我真是哭笑不得。在课堂上,他坐没坐相,还借机捣蛋;在户
散文是个大题目,读得愈多就愈不知道说什么好,讲得愈多就愈讲不清散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面对一篇散文,老师要怎么处理才算到位,学生要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学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散文难教,但教散文过瘾。教散文最能展现教师的才情,最易与学生撞出智慧的火花,也最易与作者同喜同悲。我通过《金岳霖先生》的教学,谈谈自己在散文教学上的一些看法。  一、串起一条线——谈散文教学思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者思有路
摘 要:一个企业营销活动的成败,不仅取决于能否适应宏观环境的变化,而且取决于能否适应和影响微观环境的变化,能否与微观环境的各方面保持协调关系。供应商(家长和学生)、顾客(用人单位)、企业自身(学校),对企业发展和营销对策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了解这样,才能依据现实情况,为社会更好地培养专业人才。  关键词:教学创新;专业人才培养;营销环境;学校内部;供应商;顾客;对策  市场营销环境包括微观环境和宏观
摘 要:作文重要,人人皆知。但我们的部分学生忽视观察和思考生活,对“身边事”和“平常人”视而不见,写出来的文章缺乏具体生动、细致入微的典型细节。注重细节描写,可让学生享受作文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细节描写;记叙文;写作  现在的中考,作文所占分值很大,甚至占据半壁江山。学生越来越重视作文,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却难免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得其法,不得要领。写作指导方法看似五花八门,其实只分为两
新课改后,教师都在为追求高成效、高品质的课堂而奋斗着,但要真正触及新课改理念甚至实现它,并不容易。一堂好课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与诸多要素有关。如施教者制订的目标、学习者心理特征、教学方法与突破策略的选择、课前教学资源的应用以及师生双边活动等等,其中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激活课堂教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因素。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具体方法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把握一“点”,以点带面  人尽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白象,他们的子女成了学校的新群体。以白象七小为例,2010年学校共有学生1295人,其中743人来自外省如贵州、江西、河南等经济及教育发展欠发达省。关注这一群体的教育状况,创造条件激励学生成长成才,是关系班主任工作、学校教育的一件大事。为此,我们通过对家长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辅以座谈、访谈的方法,对我校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为后续的
摘 要:拼音是学生识字写字、阅读理解以及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学习汉语,练习普通话,以及参与日常生活等都要以此为出发点。为全面提升小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小学生的终身发展铺路架桥优化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三驾马车:趣味教学、实践训练以及生活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三驾马车”  拼音是汉语独有的一种语言辅助认知方式,是每一个汉语学习者都必备的基本技能和素养之一。拼音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