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稻农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ks1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研究旱稻不同灌溉处理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供水条件下农田土壤水分变化的主要层次均为80cm以上,120cm以下土层土壤水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且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供水较多时旱稻水分耗散量、耗水强度也较大,而相同供水条件下旱稻水分耗散量和耗水强度又小于水稻对照;相同灌溉处理旱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水稻对照;而充足供水有利于旱稻根系在0~20cm表层发育,但不利于其根系在下层生长,而W2可促使根系下扎,更充分利用下层水分.
其他文献
通过对中国1978~2003年的生态足迹的动态研究,获得中国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中国人均生态足迹由1978年的0.8992hm^2逐年增加至2003年的2.2522hm^2,人均生态承载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功能关系。方法根据尿微量白蛋白量将86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组(≥30mg/24h)组(MA组,n=47)、尿微量白蛋白
研究表明茂名大放鸡海域的文昌鱼主要分布在东经111°10′~111°17′,北纬21°19′~21°27′区域,分布面积达195.5km^2,平均资源密度为51~86尾/m^2,最高达到815尾/m^2,
目的探讨全身热疗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寻该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生理极限。方法静脉复合全麻下20例晚期肿瘤全身热疗患者,经右颈静脉刺放入Swan-Ganz漂浮导管,经桡动脉
本文在提出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所遇到的两个主要矛盾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原理讨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价值观念和生产力优先发展理念对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影响,并用动态规划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