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明立起培塑高尚道德这个导向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3e45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锋精神是陆军部队特有的精神名片和宝贵财富。
  雷锋是在党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短暂的22年的生命历程中,书写出了人生的光辉诗篇,成为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广为学习和礼敬的楷模。
  自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以来,雷锋精神的旗帜高扬了50多年,至今依然蓬勃鲜活、熠熠生辉。习近平同志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历史和实践证明,雷锋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高度契合,与我党我军优良传统一脉相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融共进,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和跨越时空的穿透力。新的历史条件下,雷锋精神同“四有”军人目标、“四铁”部队要求高度一致,蕴含着无比坚定的革命理想、精武强能的职业操守、敢打敢拼的血性胆魄和纯洁高尚的品行;同党和军队好干部“五条标准”高度一致,昭示了好干部的立身之魂、务实之本、尽责之要、成事之基和正气之源;同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准则高度一致,树起了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楷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就传承弘扬雷锋精神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指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习主席念兹在兹的,是对雷锋和雷锋精神的赞许,是对弘扬雷锋精神、实现强国强军伟业的期许。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道德滑坡、人际伦理淡漠、社会价值失衡等问题,比如老人摔倒扶不扶,他人遇险救不救,这些本应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却在不少人心中打上了问号。扶还是不扶,拷问的是世道人心;帮还是不帮,审视的是道德良知。近年,中央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宣部、文明委举办一系列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旨在弥补修复道德裂痕、呼唤传统美德回归。
  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楷模,在人们心目中立起了道德丰碑,他已成为中华美德的代名词。我们要高擎雷锋精神这面道德旗帜,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自觉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努力做传统美德的传承者、道德模范的实践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秉持老实品格。老实是一种人品,是做人的一种本分。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要求的,也是雷锋精神的本质内涵。前些年,由于政治生态受到污染,是非标准扭曲,一度把老实人当作无用之人、笨蛋、窝囊废,这是极不正常的。我们要保持内心定力、坚守人性本真,为人敦方正直、老实厚道,说话不绕弯弯、不遮不掩,工作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做最老实的“聪明人”。
  培植诚信美德。诚信是做人之本、立业之基。一定意义上,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要靠诚信来维系。每个人都是诚信链条上的一环,只有人人诚实守信,诚信链條才不会断裂。诚信,就是为人处事要讲信用,言必信、行必果;对组织讲忠诚,表里如一、心口一致;对同志,以诚相待、掏心见胆。这样才能被人信任,被组织认可,被社会承认。
  发扬奉献精神。奉献是一种大德大爱,是人格至善的体现。有人认为市场经济讲价值规律,只要不损人利己、不损公肥私就行了,讲无私奉献不合时宜了。在此情况下,作为革命军人、共产党员,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幸福观,像雷锋那样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作为价值追求,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奉献作为最大快乐,默默无闻、甘于奉献,在奉献中获得幸福。
  坚守干净底线。干不干净、清不清爽,折射着人品底色和廉洁成色。这些年,一些落马的党员领导干部,主要问题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不是不干事,而是不干净。我们要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安分守己、坚守正道,自觉用纪律规矩约束自己,把非分之想、任性之举及时扼杀在闪念之间、消灭在萌芽状态。特别是党员干部,要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不擅自滥用,不被家人利用,不给朋友借用,更不搞交易使用,以公正用权固守道德防线、保持清爽干净。
其他文献
2016年11月上旬,驻地某银行谭经理与柜员刘先生再次来到空降兵某炮兵团,送上“军营育英才 尚德树新风”的锦旗和感谢信,言语中满是感谢与赞誉。  故事还得从2016年9月的老兵退伍說起。  2016年9月2日,该团81名战士退伍返乡时,由该银行负责一次性退役金的转账业务。9月3日上午,银行柜员刘先生在操作退役金转账时出现失误:第一次转账后,系统上查询不到转账信息,他以为转账没有成功,又进行了第二次
习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和集中展现,我们一定要“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世世代代弘扬下去”。  作为雷锋的故乡,半个多世纪以来,望城人民怀着对雷锋的特殊感情,坚持不懈地开展学雷锋活动,“雷锋”已沉淀为城市的精神内核和重要标识。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把学雷锋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建设美丽的名望之乡紧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