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三要素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g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知识的特点、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和教师自身的修养是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三个要素。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作了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自身修养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所以,要促使学生学好化学,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笔者从化学知识的特点、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师自身的修养三个方面,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一、利用化学学科的特性,引发学生兴趣
  上第一节化学课时,笔者并不急于讲授课本知识,而是先给学生讲授化学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化学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再通过一些趣味性的实验来“推销”化学,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例如教师可以举办化学与社会知识讲座,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化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还要及时捕捉学生的兴奋点,在教学中设计几个动情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爱上化学。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兴趣
  1.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兴趣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依赖教材和参考书,经常照本宣科。在回答问题时,学生也习惯从书中或教师的板书中寻找答案,限制了思维,形成了依赖性学习的不良习惯。为了克服上述弊端,笔者采取了“复习——引导——总结”三步教学法。如在讲授与前面知识密切联系的内容时,笔者先指导学生做好复习,然后采用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回答笔者的提问这种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2.设置探索性化学实验,激发兴趣
  实验操作是化学课中最经典、最刺激和最具开发性的动手方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稳定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成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可以忽视化学实验的作用,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验机会,引导学生逐步由“要我做实验”转变为“我要做实验”,由“模拟实验”转化为“创造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使用直观教具,增强兴趣
  (1)利用课本插图
  课本中每章的标题背景都是一幅图画,它包含了很多重要的化学知识。因此,在每章讲课前,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并给出适当的说明,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欲望。
  (2)利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具有形象性和交互性的特点,而且它的储存量极大。因此,它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利用模型和模具
  在化学教材中,有许多微观概念一时之间很难解释清楚,学生理解起来也很困难。如果教师鼓励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和模具,就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有助于教师解决教学难题。
  三、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培养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要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教师不仅要拥有渊博的化学知识、高尚的敬业精神,还要有高超的驾驭情感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本领。另外,教师还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化学竞赛,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进一步稳定他们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杨雄英.关于创新教育的化学教学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6).
  [2]荆建华.教育理论专题[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河南省滑县职业教育中心)
其他文献
【摘要】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教师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情感教育 素质 健康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