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国家对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详细分析“一带一路”视域下未来上海人才需求变化,并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对上海高校开展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路径进行研究。
[关 键 词] “一带一路”;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054-02
一、引言
2013年9月与10月,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和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分别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称为“一带一路”)的构想。五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促进高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一带一路”倡议相融合,帮助高校形成符合“一带一路”需求的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对“一带一路”的研究现状
经过文献研究,目前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凤毛麟角,仅仅属于起步阶段。类似的文献主要是“一带一路”与高等教育研究、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研究等。其中,职业生涯教育研究的相关成果较多,中国知网上共有1700余篇研究论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近400篇。“一带一路”与教育相关的研究论文共5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仅1篇。“一带一路”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研究论文仅10余篇。其中,中原工学院魏茜认为“一带一路”的发展,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带来了机遇,应通过发挥社会市场的导向作用、完善政策体系、规范用人单位管理机制、创新高等教育体制以及提升高校毕业生综合就业素质五个方面来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王玮认为高校应当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大好契机,鼓励学生改变思想,鼓励学生到古丝绸之路沿线的贫困地区去就业和创业。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范晓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给大学生带来了挑战。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上海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一个城市的功能定位决定了这座城市的人才需求。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同时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支撑城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始源地城市。上海始终把参与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己任,努力承担起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桥头堡”角色。当前,上海正根据中央要求,通过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就需要面向全球引才、聚才,通过强大的人才优势提升城市的核心战略。
在供给侧方面,上海的人才状况从数量上分析呈现整体规模日益上升的情况。公开数据显示虽然2017年上海市常住人口为2418.33万人,比2016年略有缩减,但是2016年上海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各类人才总量已达135万人。可见,上海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特大型城市,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将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各类人才来到上海工作。
从结构上分析,根据上海市人才“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上海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比例将达到40%,高技能人才比例将达技能劳动者的35%。这一數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以上的百分点。这表明在上海总体人口平稳发展的前提下,上海的人才整体素质将日益提高,整个人才结构将更加优化。
在需求侧方面,面对上海市委提出的2035年上海城市建设目标及“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上海的人才需求将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呈现出明显变化。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上海对人才的需求将面向未来世界一流水平
建设全球卓越的城市需要世界一流的人才。未来上海的人才需求将从过去的吸引国内顶尖人才逐步向吸引世界一流的人才转变。因为只有世界一流的人才才能为上海打造世界一流水平、引领未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高地,帮助上海服务好“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
(二)上海对人才的需求将面向城市核心功能建设
城市的核心功能建设关系到城市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上海正重点围绕“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等“五个中心”开展核心功能建设。这“五个中心”建设也是上海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特色。未来随着建设的不断深入,上海的产业结构将紧紧围绕“五个中心”发生深刻变化,一大批相关领域的企业将在上海这片改革的沃土中得到长足发展,而企业发展最急需的是人才。因此在未来具有“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等学科背景的世界一流人才将成为未来上海人才需求的重要方面。
(三)上海对人才的需求将面向全面打响“四大品牌”
当前上海正在打响“四大品牌”,全面提高上海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创新含量、文化品位和附加值,显著提升上海品牌的国际认知度、美誉度、影响力。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桥头堡”,提升上海“四大品牌”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影响力也是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品牌是靠人创造的,未来如何提高“上海服务”辐射度、彰显“上海制造”美誉度、增强“上海购物”体验度、展现“上海文化”标识度归根到底需要靠相关行业人才的不断创新。因此,为“四大品牌”建设吸引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服务意识、文化底蕴的高素质人才将成为未来上海人才的迫切需求。 四、“一带一路”倡议下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路径
面对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及上海城市未来发展对一流人才的巨大需求,一方面需要通过打造人才高地主动吸引自全球各地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需要着重做好上海高校本土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尤其是要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下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改革,帮助学生将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与国家、上海的紧密需求结合起来,实现国家、城市、学生个人发展的有机统一。
(一)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引导学生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等具有决定性意义。
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应对大学生开展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是每一位大学生必须坚持的核心信念。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2)针对“一带一路”倡议需求,对大学生开展特殊的价值观教育,通过引导大学生开展国情、社情、民情教育,加强对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学习体会,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开放、包容、共赢的价值理念,提升大学生的全球化发展意识。
(二)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一带一路”倡议为学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方向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包含三个方面:(1)在大学生中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及相关政策的宣传引导,帮助大学生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政策、内涵、发展;(2)结合专业引导大学生将自身的人生目标与国家、地区、行业发展、人才需求相匹配;(3)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根据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三)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
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的重要环节。“一带一路”倡议对大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及上海城市未来发展对人才提出的高要求,就要对标国际一流人才标准、培养世界一流人才。重点是要加强三方面的培养:(1)加强对大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拓展学生的实践学习范围;(2)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大力传播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打造特色的創业教育体系;(3)拓宽大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帮助大学生了解全球发展、通晓国际规则、熟悉国际事务,努力成长为适应全球化发展环境的一流人才。
(四)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实践活动
参与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既便于大学生加深对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的理解,又可以帮助学生调整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和规划。
具体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1)高校应组织大学生到“一带一路”相关地区、行业、企业等开展社会调研,通过对相关地区国情、民情、社情的考察帮助大学生增进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2)可以组织大学生到“一带一路”相关地区、行业、企业或者国际组织开展实习实践,让大学生通过“做中学”亲身体会“一带一路”倡议为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变化,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和规划的自我调整;(3)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创业实践,通过政策引导、扶持鼓励更多的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在“一带一路”地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五、结语
“一带一路”是我国提出的具有跨时代意义的重要倡议,是关系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对培养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急需的人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多措并举,引导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以及符合国家需求、社会需要、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将是高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主旋律。
编辑 陈鲜艳
[关 键 词] “一带一路”;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054-02
一、引言
2013年9月与10月,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和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分别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称为“一带一路”)的构想。五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促进高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一带一路”倡议相融合,帮助高校形成符合“一带一路”需求的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对“一带一路”的研究现状
经过文献研究,目前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凤毛麟角,仅仅属于起步阶段。类似的文献主要是“一带一路”与高等教育研究、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研究等。其中,职业生涯教育研究的相关成果较多,中国知网上共有1700余篇研究论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近400篇。“一带一路”与教育相关的研究论文共5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仅1篇。“一带一路”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研究论文仅10余篇。其中,中原工学院魏茜认为“一带一路”的发展,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带来了机遇,应通过发挥社会市场的导向作用、完善政策体系、规范用人单位管理机制、创新高等教育体制以及提升高校毕业生综合就业素质五个方面来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王玮认为高校应当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大好契机,鼓励学生改变思想,鼓励学生到古丝绸之路沿线的贫困地区去就业和创业。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范晓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给大学生带来了挑战。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上海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一个城市的功能定位决定了这座城市的人才需求。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同时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支撑城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始源地城市。上海始终把参与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己任,努力承担起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桥头堡”角色。当前,上海正根据中央要求,通过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就需要面向全球引才、聚才,通过强大的人才优势提升城市的核心战略。
在供给侧方面,上海的人才状况从数量上分析呈现整体规模日益上升的情况。公开数据显示虽然2017年上海市常住人口为2418.33万人,比2016年略有缩减,但是2016年上海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各类人才总量已达135万人。可见,上海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特大型城市,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将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各类人才来到上海工作。
从结构上分析,根据上海市人才“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上海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比例将达到40%,高技能人才比例将达技能劳动者的35%。这一數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以上的百分点。这表明在上海总体人口平稳发展的前提下,上海的人才整体素质将日益提高,整个人才结构将更加优化。
在需求侧方面,面对上海市委提出的2035年上海城市建设目标及“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上海的人才需求将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呈现出明显变化。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上海对人才的需求将面向未来世界一流水平
建设全球卓越的城市需要世界一流的人才。未来上海的人才需求将从过去的吸引国内顶尖人才逐步向吸引世界一流的人才转变。因为只有世界一流的人才才能为上海打造世界一流水平、引领未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高地,帮助上海服务好“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
(二)上海对人才的需求将面向城市核心功能建设
城市的核心功能建设关系到城市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上海正重点围绕“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等“五个中心”开展核心功能建设。这“五个中心”建设也是上海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特色。未来随着建设的不断深入,上海的产业结构将紧紧围绕“五个中心”发生深刻变化,一大批相关领域的企业将在上海这片改革的沃土中得到长足发展,而企业发展最急需的是人才。因此在未来具有“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等学科背景的世界一流人才将成为未来上海人才需求的重要方面。
(三)上海对人才的需求将面向全面打响“四大品牌”
当前上海正在打响“四大品牌”,全面提高上海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创新含量、文化品位和附加值,显著提升上海品牌的国际认知度、美誉度、影响力。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桥头堡”,提升上海“四大品牌”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影响力也是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品牌是靠人创造的,未来如何提高“上海服务”辐射度、彰显“上海制造”美誉度、增强“上海购物”体验度、展现“上海文化”标识度归根到底需要靠相关行业人才的不断创新。因此,为“四大品牌”建设吸引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服务意识、文化底蕴的高素质人才将成为未来上海人才的迫切需求。 四、“一带一路”倡议下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路径
面对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及上海城市未来发展对一流人才的巨大需求,一方面需要通过打造人才高地主动吸引自全球各地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需要着重做好上海高校本土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尤其是要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下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改革,帮助学生将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与国家、上海的紧密需求结合起来,实现国家、城市、学生个人发展的有机统一。
(一)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引导学生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等具有决定性意义。
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应对大学生开展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是每一位大学生必须坚持的核心信念。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2)针对“一带一路”倡议需求,对大学生开展特殊的价值观教育,通过引导大学生开展国情、社情、民情教育,加强对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学习体会,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开放、包容、共赢的价值理念,提升大学生的全球化发展意识。
(二)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一带一路”倡议为学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方向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包含三个方面:(1)在大学生中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及相关政策的宣传引导,帮助大学生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政策、内涵、发展;(2)结合专业引导大学生将自身的人生目标与国家、地区、行业发展、人才需求相匹配;(3)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根据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三)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
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的重要环节。“一带一路”倡议对大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及上海城市未来发展对人才提出的高要求,就要对标国际一流人才标准、培养世界一流人才。重点是要加强三方面的培养:(1)加强对大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拓展学生的实践学习范围;(2)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大力传播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打造特色的創业教育体系;(3)拓宽大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帮助大学生了解全球发展、通晓国际规则、熟悉国际事务,努力成长为适应全球化发展环境的一流人才。
(四)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实践活动
参与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既便于大学生加深对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的理解,又可以帮助学生调整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和规划。
具体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1)高校应组织大学生到“一带一路”相关地区、行业、企业等开展社会调研,通过对相关地区国情、民情、社情的考察帮助大学生增进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2)可以组织大学生到“一带一路”相关地区、行业、企业或者国际组织开展实习实践,让大学生通过“做中学”亲身体会“一带一路”倡议为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变化,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和规划的自我调整;(3)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创业实践,通过政策引导、扶持鼓励更多的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在“一带一路”地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五、结语
“一带一路”是我国提出的具有跨时代意义的重要倡议,是关系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对培养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急需的人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多措并举,引导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以及符合国家需求、社会需要、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将是高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主旋律。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