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吸出物用于气管插管患儿肺部感染诊断缺乏特异性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os_j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在PICU院内感染中排首位或第二位。疾病控制中心(CDC)发布的诊断标准为具有临床症状或体征,且气管吸出物(TA)阳性,TA阳性定义为定量培养菌落形成单位超过每毫升104个(>104 cfu/ml)或革兰染色每低倍视野(lpf)多核中性粒细胞(PMN)数超过25个。我们假定TA培养及革兰染色结果和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无相关性,因此不能用于区分细菌定植和感染。

设计

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场所

学院型三级医疗中心的PICU。

对象

气管插管超过48 h的患儿。

干预措施

每日采集患儿TA标本行定量培养及革兰染色,并记录相应临床症状及体征。

测量指标和主要结果

插管时间和TA定量培养阳性率(>104/cfu/ml)显著相关(P<0.001),但CDC定义的VAP临床症状或体征则和其无相关性。相比于新型无菌吸痰管,嵌入式吸痰管所获TA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较高(P<0.001)。多数标本革兰染色PMN>25个/lpf;PMN阳性和细菌培养阳性相关(P=0.04)。定量培养阳性标本中77%菌株为致病菌。研究期间接受头孢吡肟抗感染者,其TA标本定量培养阳性率较低。

结论

气管插管后,TA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升高,且常包含致病菌。TA细菌培养及革兰染色似不能区分感染或定植。应用头孢吡肟抗感染降低TA细菌培养阳性率,但其意义并不明确。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EUGR)的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出生于院内、并于出生后24 h入住新生儿科、胎龄≤34周且存活至出院的适于胎龄早产儿。排除标准为:伴有先天畸形;小于或大于胎龄儿。依据WHO提供的早产儿宫内生长曲线,回顾性分析早产儿院内EUGR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治疗危重症手足口病的作用。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1年8月我院PICU住院治疗的8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出现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治疗、转归进行临床分析及随访。结果8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均检出肠道病毒71型感染,给予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机械通气、循环支持及脱水降颅压等治疗度过急性期,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中枢及呼吸肌功能受到抑制,导致上机时间长、撤机困难。7例头MR
目的探讨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在不适于应用气管镜时的诊断和救治方法。方法总结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6例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病例。结果入院时主要诊断:支气管肺炎,气管异物,肺不张,胸腔积液,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收治时6例均有呼吸困难,病情危重,均需机械通气治疗。经肺CT及支气管腔内塑型性异物病理组织学切片明确诊断,气道内雾化、震荡排痰治疗排出树枝状痰栓后病情迅速好转。结论塑型
2012年在Pediatric Critical Care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婴儿、儿童及青少年严重创伤性脑损伤急性期治疗指南(第二版)》,该新指南对严重创伤性脑损伤患儿的颅内压监测、颅内高压治疗阈值、脑灌注压阈值、高级神经监测、中枢神经影像检查及降低颅内高压的治疗作出了相关推荐和建议,现就该指南作简单解读,以期对临床治疗严重创伤性脑损伤提供相关帮助。
期刊
目的分析深圳市儿童社区感染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变迁。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于深圳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临床资料较齐全的53例大叶性肺炎病例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平均8.1岁。53例患儿中咳嗽52例(98.1%),发热50例(94.3%),胸痛5例(9.4%),气促9例(17.0%),肺不张12例(22.6%),喘息5例(9.43%),胸腔积液21例
目的评估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对机械通气患儿心指数的影响。研究肺复张对PEEP和心输出量之间关系的影响。设计前瞻性、单中心、干预性研究。场所一家三级儿童医院的PICU。对象年龄1个月至20岁之间行机械通气,且血流动力学稳定的50例患儿。干预按随机顺序设置PEEP为0、4、8和12 cmH2O(1 cmH2O=0.098 kP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蛋白(CD63)及中性粒细胞表面膜糖蛋白(CD64)的变化及意义。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感染内科收治的脓毒症患儿56例,其中严重脓毒症16例,一般脓毒症4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34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儿童外周血的血小板表面活性标记糖蛋白CD62p、CD63及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严重脓毒症组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多见于早产儿,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近年的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突出了产房内开始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在RDS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生后有自主呼吸的早产儿,产房内应用CPAP优于气管插管,而预防性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目的分析四川省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情况,评价伤害死亡对该人群造成的疾病负担。方法对2012年四川省上报的1 502例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报告卡进行分析,计算潜在寿命和工作损失年,评价疾病负担。结果2012年四川省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占总死亡数的22.87%(1 502/6 567),伤害病死率为4.13‰,死亡年龄以1~4岁组儿童为主(63.45%),死亡地点多在家中及途中。溺水、意外窒息和交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