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达荷美纪念银币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314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达荷美在哪?我告诉您这个国家在非洲。但您在当今的世界地图上肯定找不到这个名字。如果我让您找贝宁这个西非国家,就容易得多。
  
  达荷美(Dahomey),1960年宣布独立。1990年改国名为贝宁(Benin),该国位于非洲西部,东与尼日利亚接壤,北邻尼日尔,西邻多哥,南濒大西洋上的几内亚湾。面积11.3万平方公里,人口640万。其主要物产为棕榈油,产量名列非洲前茅。
  达荷美独立之前属于法国殖民地,独立后于1962年加入了非洲金融共同体(1962年11月成立),通用西非法郎。
  达荷美与其他的非洲国家一样,国内有众多的民族与部族,部族数多达46个,信奉拜物教。这些民族与部族至今还保留着很多特点和传统。比如他们的文化、语言、服饰、手工技艺等等,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活化石。其粗犷豪放带有野性的一面至今仍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去寻觅与研究,这一套达荷美银币就直观地反映了该国的民族特点和风土人情。
  这套银币共四枚,1971年为达荷美国庆10周年纪念而造。第一枚1000法郎银币,重51.5克,千足银。正面图案为当地松姆巴族妇女。其服饰特点为上身赤裸,以大耳环、项圈及手镯为主要装饰,充分显示了该民族妇女的原始野性美。银币背面为国徽和面值。
  第二枚500法郎银币,重25.2克,千足银。正面是当地奎美族妇女,背面为国徽和面值。奎美族妇女服饰特点是上身半裸露,但与前者不同的是其着重头饰、臂饰、腰饰的华丽,以及项链的民族性与复杂性,更加突出了妇女脖项与乳房的尊贵与美丽。
  第三枚200法郎银币,重10.25克,千足银。正面是当地阿波美族妇女,背面为国徽与面值。阿波美族妇女的服饰与前两者区别很大,其主要以当地织染的土布为上衣与裙饰,在各类臂饰与项饰的映衬下更显出该民族妇女的雍容而不奢华,柔美而不俗套。
  第四枚面值100法郎,重5.1克,千足银。正面为该国极具民族特点的水上高脚屋,此屋建在海边的泻湖内。各族妇女悠闲地划着船,满载着各类物品往来穿梭,俨然一个非洲的威尼斯,其美丽迷人的风景令人向往。
  我们常说世界各民族是个大家庭。在地球上,人与环境、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是我们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在历史与未来面前,在文化与传统面前,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应该是平等的,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民族遗产都应得到应有的保护。因为这些历史的传承,既是属于那个民族的,更是属于整个世界,整个人类的。
  
  非洲国家钱币的纹饰,大多是历史人物(包括各国总统)、野生动物以及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等内容,特别是这类的纪念银币少之又少,再加上此套达荷美银币发行量少(共5000套),且国名现已改为贝宁,这一切都决定了这套银币在世界钱币界也属于稀缺品种。据《世界硬币趣谈》第四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版)介绍,此套纪念银币全中国的拥有者不过40人左右,可见其珍稀程度,颇有收藏和投资双重价值。
其他文献
2006年中秋,笔者在宝鸡市一位收藏者处见到一件秦半圆巨形瓦当。当面直径55厘米,高41厘米,轮边宽1.8厘米,背有筒瓦残长14厘米,泥陶青灰色,夹少量细砂。所连筒瓦饰粗绳纹显露泥条盘筑手指压抹痕迹。当面抹光,饰浮雕夔凤纹,相间方折云雷纹,纹饰典雅,与现有传世同类巨瓦纹样风格、制作工艺有着明显的不同。秦瓦又增新品十分难得。  据收藏者讲述,该巨瓦1987年发现于宝鸡市陈仓区秦家滩。这里位于千河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