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理工类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社会价值

来源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820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理工类研究生这一群体关于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这一素质对社会的潜在影响及具体的实施进行调查、探讨和研究。认为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而人文素质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刻且潜移默化的,从而产生的社会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文章对当今理工类研究生的素质现状进行了分析,呼吁理工类大学重视对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这不仅是社会的需求,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理工 研究生 人文 素质教育 修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2-0-01
  
  面临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知识和信息的来源越来越多元化,而过度的信息膨胀造成的现代人类对于知识的盲从和盲目性也日益体现。种种社会现象的暴露,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规范社会人的行为准则使其在社会的潮流中不被淹没?这就要求一个人的自身修养的完善和不断的充实提高。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人格的本质是不会变的,这就是人文的精神作为依托和承载的。
  
  1 人文素质概况
  
  人文一词本身是一个动态概念,最早出现在《易经》中贲卦彖词:“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它涵盖的范畴是广泛的,主要包含有文学、艺术、哲学、国学、历史、社会学等。无可厚非,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民族发展的支柱。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者达到的发展程度。这一素质的内涵也很广泛,对于人的民族文化的教育尤为重要。在这期间所映衬出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对一个人的自身的人格完善,和一个民族的承接起到了正面、积极的促进作用。
  
  2 理工类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研究生培养是我们国家培养高端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一群体的教育特征是不以基础知识为主要培养内容的,着重点在于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尤其是理工类学科的研究生,更存在重理轻文的失衡现象,这就造成了人文素质培养的一个环境制约问题。而理工类大学的培养范畴更是具有其工科的教育教学特点,对于人文教育的比例也随之减少,这就为研究生教育者对研究生的人文教育提出了一个艰巨而长远的时代任务和教育使命。理工类研究生对人文知识的渴望度远远低于我们的设想,这和科学知识结构的统筹构建形成了一个断代,这也就是现在我们逐渐认识到的一个学校招生现象:为什么会高分低能,低能低到哪里,为什么会低,而这些能力的体现是否也是一个人人格的重要指标呢。对于研究生,我们不能要求从培养基础做起,因为研究生的教育特点不适合这样的教育方针。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教育体制还需进一步改革,理工类研究生的教育现状也对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重视技能和科学知识在高校无可厚非,可是,一个人的全面成长和发展不单纯是知识越丰富越完善,这个构建过程是需要人文修养尤其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来建构和提升的。
  
  3 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其社会价值
  
  人文素质是个人修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层面,看上去似乎与单纯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技巧没有直接的连带关系,但这些是构建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人的修养是多方位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积累,大多数的人际交往,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都取决于人的人文知识结构。就如同社会的法律约束也包含道德约束的范畴一样,一个人的个人修养是承载一个人到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过程。现在大多数的专业知识都和市场价值直接挂钩,最简单的例子,每个研究生在考取之前都有这样的心理,就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也就是有更高的市场价值,那么所学的专业就同市场价值有了直接的关系,读哪个专业将来更容易找到工作,找到什么样的工作赚钱更多,那么知识和市场价值的关系就显而易见了。可想而之,“人文价值并不直接表现出市场价值,但是,人文价值与科学价值的结合具有更高的价值,包含市场价值。人文价值与市场价值既不是一回事,也不是绝然没有联系的。”
  
  4 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有效手段
  
  人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善的,现在高校也逐渐重视起人文素质教育这一重要培养内容,那么好的途径和有效的手段就尤为重要,我们教育者可以从多方面来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这样也可以从研究生的自身素质的差异和兴趣爱好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途径进行学习和研究。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
  4.1 开设适合理工类研究生的选修课程
  4.1.1 美术课程,如:摄影,绘画,书法,艺术作品欣赏等课程,美术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内在的,尤其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创作更是崇尚内在修养和天人合一的和谐美,而通过这些体验和感受,使人的审美更加完善,从而达到人文素质的提高。
  4.1.2 音乐课程,如:舞蹈,声乐,音乐作品欣赏等课程。音乐的美学特征最突出的表现是它的哲理性和社会性,音乐哲理性在于它不仅给人提供艺术快感,而且通过音乐媒介使人体会到人生的存在目的与价值。通过音乐形式揭示丰富的人生哲理、人的内心世界的美和客观世界的美。音乐是人类最早的语言,人类繁衍的进程中是伴随着音乐的成长而一路走来的,因而音乐修养是不可缺少的。
  4.1.3 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国风、国学,中国传统经书的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等课程都是丰富理科类研究生学习和增长自身人文知识的重要培养内容。
  4.2 组建、壮大和丰富研究生社团活动
  理工类研究生可以根据需要和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这些社团需要在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的协助下开办,积极支持和协调其社团的建立并丰富其内容。如文学类社团、反应研究生生活的舞台剧表演、文学诗社等相关团体。学校积极联络和提供社会文化生活的机会,扩大理工类研究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其文化内涵,也可在高校之间进行文化交流、人文知识传递等活动,以丰富研究生的文化生活和提高其自身修养。我们不需要求研究生做到如何完美,但我们要做到文化素质培养的普遍性和持久性,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研究生本人、学校还是社会都会在文化的阡陌中受益匪浅。
  在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科学知识不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而伴随着好成绩、高能力的同时,更多的人把社会需求的标准放在了好品格的范畴里,因为一个企业和单位的发展是不能单靠经济效益来划分的,更多的是诚信、责任和社会使命感的体现。所以无论是谁,都无法忽略掉人文素质对于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自身修养影响的重要性,而人文素质的社会价值也越来越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 上海古籍出版社.周易译注,上经卷二.
  [2] 张楚廷.素质:教育的沉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2(2):26.
  [3] 罗顺英.浅谈大学生的艺术修养[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8):140-142.
其他文献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实施为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理论研究的平台和实践探索的基础。因此,本文在详细解析中外合作办学与英语教学改革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结合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教学的实际研究了理论借鉴策略、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教学方法的选择策略、网络课程的实践策略、微课的教学实践策略和反转课程的改革策略等具体的艺术设计类英语教学改革情况。  关键词:合作
摘要:中学教育要注重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按需施教、德才兼备、学以致用、讲究实效”的原则,对教育进行创新性探索。在实施过程中注意避免说教式、灌输式、填鸭式、一言堂等教学模式,以创新教育模式为主线,多种教育方法并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中学教育;以人为本;创新模式;整体素质  一、实施原因  中学阶段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水平的高低不仅
目的:在临床护理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探析其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7年8月收治患者360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划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1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
是清人王念孙写的一部校读古籍的专著,书中运用了多种训诂方法来说理论证.本文对其考释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所学训诂知识,整理出所应用的主要考释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0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72例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6例。其中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为参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NT-proBNP水平、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观察组的治疗
《续黄粱》是《聊斋志异》中杰出的一篇,追溯其源头,我们可以从《西极化人》、《杨林》、《枕中记》到《续黄粱》看到一条继承与超越的线索。 “Continued Yellow Sorghum”
民族工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工艺(装饰绘画)是我院模块化教学改革中,美术学本科二年级开设的专业课程.这门课程是一门特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工艺性较强
《人,诗意地栖居》,是德国19世纪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的一首诗,后经海德格尔的哲学阐发,“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就成为几乎所有人的共同向往.荷尔德林和海德格尔诸人所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