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请您作自我介绍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在茶余饭后或者朋友聚会时,涉及比较多的话题就是教学。谈论学生情况、教师情况可谓司空见惯。最近,学生家长一个不经意的问题引起我的深思:“我那孩子的语文老师叫什么?”“我的孩子的数学老师姓什么?”“某年级、某班的英语老师姓什么,家住哪里?”……这些问话似乎不应该问我,问一问自己的孩子不就很清楚了吗?我不以为然地回答家长。可是家长的反馈令我愕然:“孩子只知道他的某科老师是男是女,其他一概不知。”
  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20世纪末的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里的一篇课文——《我的大仓老师》,这是由日本当代小说家木山捷平写的回忆自己老师的一篇文章。“我就是刚才介绍的大仓。名字叫大仓,可家里既没有大仓库,也没有小仓库,只有一间板棚似的草房。家里很穷,是吃大麦饭长大的。不久前刚从学校毕业,今年22岁,请大家和我交朋友。”
  大仓老师的开场白是那样的诙谐、幽默。一下子让学生把紧张感抛到了九霄云外,从心理上贴近了老师。在这种气氛中教学,学生还能学不好吗?
  对于家长提到的问题,开始我还以为是个别现象。心里想,这也可能是个别老师工作上一时疏忽,忘记了对学生进行自我介绍。按常理说,朋友聚会时,遇到新朋友还要互相介绍,或者是由老朋友代为介绍,何况是面对几十个自己的新学生呢?这是不应该发生的现象。可是后来的调查结果改变了我的看法。
  回到家里,我询问正在上初二的双胞胎兄弟的各任课教师的情况,他们只是讲一讲自己对老师上课情况的印象,而每位老师姓什么,叫什么,家住哪里,联系电话是多少,都一无所知。在后来的外出学习或考察时,我有意地查访了其他几个地区部分学校的学生,结果发现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小学、初中尤为严重。老师接新班级时,向学生进行自我介绍的不到百分之三十。
  在教学中,这种现象的危害在于:其一,学生对老师的第一印象不够亲切,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隔阂;其二,学生对老师的姓名、住址都不知道,若干年或是毕业后也就不可能再有联系,更谈不上师恩难忘和“常回家看看”了;其三,家长不了解教师的信息,不便于与老师交流、沟通。
  鉴于这种现象的种种不利因素,笔者希望能够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作为一种不成规定的“教学常规”,希望老师们在每接任一个新的班级后,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自我介绍,把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学习工作经历、联系方式等有关信息,作为与学生沟通、建立师生友谊的一种诚意代码告诉学生。
  须知学生是人,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建立和谐、信任的友谊关系,才是教好学生的前提。
  (山东潍坊峡山开发区岞山街道留戈庄小学亓果林)
其他文献
合资让我们失去了很多,包括原有的品牌和渠道,同时让我们获得了对市场经济的真切感悟    品牌之失    上世纪90年代初,“活力28,沙市日化”广告词几乎家喻户晓,童叟皆知,品牌认知率高达100%。  活力28创下的一系列辉煌,是同期的汰渍、奥妙等同行无法望其项背的:第一个提出超浓缩无泡洗衣粉的概念,掀起日化行业的第一次浪潮;第一个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的洗衣粉企业,引爆日化广告大战;第一个用数字为产
限制酶是基因工程的工具酶之一,在基因工程的四大操作步骤中,第一步与第二步都要用到限制酶。正是因为发现限制酶,才诞生了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说,没有限制酶就没有基因工程。在高中生物课程有关基因工程内容的题目中,限制酶知识的考察运用也很普遍,因此,掌握好限制酶的知识对于基因工程技术的理解及解题运用都至关重要。  一、限制酶的来源及功能  限制酶是DNA限制性内切酶的简称。限制酶只能将外源的DNA切断,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