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建筑企业项目经理部员工培训思考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5hv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针对国有建筑企业项目经理部员工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系统性员工培训的对策,强调开展员工培训绩效考核管理,从而规范项目经理部员工培训工作。
  [关键词] 项目经理部员工培训绩效考核
  
  随着国有建筑企业改制地不断深入,各项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企业的发展已逐步走入市场化。传统国有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尤其是企业人才的培训与开发方面,缺乏长远的规划,企业项目经理部员工培训工作流于形式,不能满足现场施工生产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经理部员工培训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项目经理部领导对员工培训工作认识不到位
  项目经理部作为国有建筑企业的经营实体,项目经理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一个综合体现。项目经理部领导认识到的培训大多只局限于业主、上级部门强制要求的培训。开展培训工作没有主动性。
  1.2项目经理部员工培训只是纵向的培训,未开展纵向培训
  对于项目经理部而言,大多机构设置为“五部一室”,即综合部、计财部、安全质量环保部、物资设备部、工程技术部、工程试验室。项目经理部的员工配置是按照上级部门的机构定员进行配置,分工明确。大多数项目经理部管理技术人员配置在40人左右。在项目经理部员工培训工作中,多数培训是上级垂直职能部门的业务培训,比如:计财部的员工只参加上级业务管理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而物资设备部人员参加的培训也是相应的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这种培训的模式,对项目经理部员工而言,只是对其业务有所提高,但对整个项目经理部和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出现工程技术人员不清楚安全质量环保工作,综合部员工不懂财务业务,对于项目经理部整体的运行存在衔接脱节、扯皮等问题。
  1.3项目经理部员工培训是短期行为,缺乏实效性、长期性,没有开展培训绩效考核
  项目经理部培训主要是针对工地现场的安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即“四新技术”进行的短期培訓,或者是按上级要求进行的岗位轮训。培训工作无法从开发人力资源、挖掘员工潜能的角度来开展培训,制定培养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培训计划,培训、使用、考核、激励和待遇不能成为一体化,项目经理部培训只是完成上级培训任务指标,为培训而培训,培训缺乏实效性、长期性。对于项目经理部员工培训工作,没有相应的考核制度,缺乏激励约束机制。
  1.4项目经理部员工培训系统性不强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培训主要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能人员等三个方面开展。只局限于业务培训,没有开展针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性培训,应结合员工职业生涯不同阶段开展相应的培训。
  2.国有建筑企业项目经理部开展系统性员工培训的对策
  从分析看,国有建筑企业有其自身历史原因,开展系统性培训有体制、观念、环境等方面的难点,但是机遇同样并存。因此,国有建筑企业项目经理部现阶段在开展员工培训上结合自身实际,在诸多方面可以进行尝试。
  2.1转变观念,项目经理部开展员工培训
  项目经理部领导应重视员工培训,真正的按培训规律进行员工培训。将项目经理部领导开展员工培训工作作为一项指标列入年度考核,与其奖金挂钩。真正把培训落到实处,真正取得培训实效。把项目经理部员工培训工作作为提升员工素质的重要手段,开展以项目经理部为主体的系统性培训,使项目经理部员工成为多面手,为企业多储备管理技术型人才。
  2.2充分评估培训需要,做好培训需求分析
  评估培训需求是指在规划与设计培训活动之前,组织部门采取各种方法对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和分析,以确定培训的必要性及培训内容。做好项目经理部的培训需求,是培训的关键环节。项目经理部应在每年年初由综合部牵头开展项目经理部员工培训需求调研,可以采取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收集个人培训需求。由各部门负责人根据年度施工生产任务制定年度的部门培训需求内容。对以上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施工生产需要,制定出项目经理部员工年度培训计划。
  2.3建立有效地培训激励机制
  激励源于需求,根据员工的需求对员工进行奖励,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建立一套有效地完整的内部提升机制,这是激励员工参与培训的有效措施之一。企业每年从内部员工中提拔一些参加过公司大型培训、理论水平有较大提高、有较强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员工,这样,不但给员工参与培训提供了动力支持,还给员工的平时努力工作树立了目标。如果没有内部提升机制,员工不知道自己勤奋和尽力的结果,也没有足够的积极性来接受培训和提高业务能力。其次,要将个人业绩与薪酬完全挂钩,使员工产生培训的内在需求,让员工主动争取合适的培训机会,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力。
  2.4 加强员工培训管理工作
  培训作为企业行为,目的在于改变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以提高组织绩效,建立企业竞争优势。因此,尽快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在制度、机构、人员、经费、课程、教材、设施、运作机制等方面规范化、制度化,是建筑企业的当务之急。这就要求企业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流程,从而使员工培训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完善培训体系,加强培训管理、必须认真做好培训需求的采集和培训效果的科学评估工作。
  2.5开展研讨型培训
  针对项目经理部而言,培养具有“多面手”的项目管理人员是项目经理部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项目管理人员培训时,注重项目经理部实际的案例,开展研讨会形式的培训。使得各部门的管理人员都能参与到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中,提高项目管理综合业务水平。
  2.6开展员工培训工作绩效考核
  为加强和规范员工培训管理工作,通过运用科学的培训工作绩效考核方法,对员工培训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以期实现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的目的,开展项目经理部员工培训绩效考核。员工培训工作绩效考核由项目经理部综合部进行,由办班培训组织部门具体实施,授课教师、学员共同参与。培训工作绩效考核主要对授课教师、学员、教学组织等影响培训质量的要素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使企业人力资源适应国有建筑企业发展,企业人才的培训与开发方面,要建立长远的规划,企业项目经理部员工的培训工作应该针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开展系统性培训,以满足现场施工生产需要。
其他文献
在人的一生中,睡眠会占用我们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所以拥有一个好的睡眠无疑是所有人的向往和追求。失眠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让我们从关注睡眠开始,关注我们的心理健康。  谚语有云:“十顿饱不如睡得好”,睡眠自古以来就是人们非常重视的问题。因为在人的一生中,睡眠会占用我们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所以拥有一个好的睡眠无疑是所有人的向往和追求。有资料显示,目前有将近一半以上的城镇人口存在睡眠问题,现实生活中
上期说了,要重视慢性病的防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提高健康素养,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从慢性病的“观察员”变成“战斗员”。  那么,如何变成“战斗员”呢?  提高健康素养  提高健康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传统健康观念把没病等同于健康,认为人的知识素养与健康无关。其实,现代健康观认为健康是生理、心理与社会相适应的良好状态,是个人素质与素养的综合体现和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