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免疫细胞亚群的变化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ITP患者治疗前、后及20例正常对照者免疫细胞亚群各
【机 构】
:
青海大学医学院青海省人民医院血液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免疫细胞亚群的变化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ITP患者治疗前、后及20例正常对照者免疫细胞亚群各指标的变化,包括CD3+、CD4+、CD8+、CD56+、CD19+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结果 ITP患者CD3+ T淋巴细胞百分比(61.58±6.45)%、CD4+ T淋巴细胞百分比(28.38±4.89)%、CD4+/CD8+比值(0.99±0.22)较对照组[(67.85±4.68)%、(38.00±3.37)%、1.54±0.13]均减低(P值均<0.05),治疗后3项指标[(69.41±5.03)%、(38.17±3.18)%、1.60±0.15]均升高至正常水平;CD8+ T淋巴细胞百分比(29.20±4.50)%及CD19+ B淋巴细胞百分比(17.74±4.14)%较对照组[(24.82±2.93)%、(12.09±3.51)%]升高(P值均<0.05),治疗后2项指标[(24.06±3.02)%、(10.90±3.55)%]均降至正常水平;ITP患者CD56+细胞百分比治疗前(15.80±2.85)%、治疗后(15.16±2.77)%与对照组(16.36±2.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细胞亚群紊乱参与了ITP的发病,对其检测可作为ITP的辅助诊断,在指导治疗方面可能有一定的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前列腺小细胞癌的组织学特性、临床表现、治疗以及预后。 方法 报告2例前列腺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并进行讨论。 结果 2例术后病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β抑制剂LY333531对阿霉素肾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雄性、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肾病组、治疗组和对照组(n=8),肾病组和治疗组一次性尾静脉注
目的 探索高原缺氧复合光气中毒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 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高原低压缺氧组(在模拟高原低压舱内2h)、光气中毒组(将动物放入动
目的 探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股骨侧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 方法 2005年3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7例75岁及以上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男11例,女16例。股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尿胞外体1型辅助性T细胞/2型辅助性T细胞(Th1/Th2)的变化与2型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30例为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由双链RNA介导的序列特异的基因沉默现象,它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和翻译水平上阻断基因的表达,具有高效性和高特异性的特点.小干扰RNA(sm
目的 建立体外铁过载骨髓造血细胞模型,检验铁过载对细胞活性氧物质(ROS)水平的影响以及ROS升高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的过程中添加枸橼酸铁铵(FAC
目的 探讨EBUS-TBNA在诊断胸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343例经EBUS-TBNA术检查患者资料,男219例,女124例;年龄(59.4±13.6)岁.其中影像学可疑
目的 评价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及其与醛固酮水平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8年10月至2010年7月本院诊治的216例原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
目的 观察脂多糖对小鼠胰岛NIT-1 β细胞株凋亡、增殖和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1μg/ml脂多糖孵育NIT-1细胞0~120 h,Hochest33342和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染色检测细胞凋亡,C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