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2013年沽源县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ir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利用1958—2013年沽源县小型蒸发皿蒸发量观测资料,通过线性倾向估计对沽源县蒸发量变化特征进行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沽源县蒸发量年内呈显著的单峰型分布,5月蒸发量最大;四季当中,夏季蒸发量最大,春季略少于夏季。各月、四季及年蒸发量均呈减小趋势,5月蒸发量减少最显著,占全年的31.7%;春季蒸发量减小趋势最明显,为-48.0 mm/10年;年蒸发量减少速率为-92.7 mm/10年。年代变化特征明显,总体呈逐年代下降趋势。影响蒸发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风速的减小。
  关键词 蒸发量;变化特征;河北沽源;1958—2013年
  中图分类号 P468.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0-0219-02
  蒸發是地表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组成部分,也是水循环中受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影响最直接的一项,同时蒸发也是热能交换的重要因子[1]。进行蒸发量变化的研究,对深入了解气候变化、探讨水分循环变化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报告,在过去100年中,全球气温平均上升了(0.6±0.2)℃。因此,人们预期,全球变暖可能会使大气变干,导致陆地水体蒸发量上升。而实际结果却与此相反,许多地区的蒸发皿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小型蒸发皿观测的蒸发量虽比自然水体蒸发量偏大,但二者之间仍有很好的相关性,经折减系数换算后,仍能代表天然水体的蒸发量。沽源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平均海拔1 536 m,处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通过对沽源县气象局小型蒸发皿蒸发量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不同时段的变化特征,以了解坝上地区气候变化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及处理
  沽源县气象站1958年建站开始业务运行,2014年根据上级业务部门要求取消了小型蒸发的观测,故选取沽源县气象站1958—2013年56年间各月、年小型蒸发皿蒸发量资料,资料序列完整。以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小型蒸发皿为口径20 cm、高约10 cm的铜质圆盆,口缘距地高度70 cm。
  1.2 分析方法
  1.2.1 气候倾向率。气象要素的趋势变化通过气候倾向率表述[2-3]。气象要素的气候趋势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表示,即:X=a0 a1t,其中t为年份的时间序列号,a0是常数,a1是回归系数。当a1为正(负)时,表示要素在计算时间段内呈线性增加(减少),a1值的大小反映了气象要素上升或下降的速率,a1×10(每10年的要素变化)即为所求气候倾向率。
  1.2.2 气候趋势系数。为研究气象要素在气候变化中升降的定量程度,并对其进行统计检验,计算气候趋势系数r。当r为正(负)时,表示该要素在计算时间段内呈线性增加(减少)趋势,r符合自由度为n-2的t分布,从而可以检查气候变化趋势是否有意义,还是一种随机振动。由于r是无量纲,其大小可以比较不同气象要素的长期变化趋势大小,适合对大范围气象要素场进行长期趋势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2 沽源县蒸发量分布及变化特征分析
  2.1 月分布及变化特征
  2.1.1 月蒸发量分布特征。从图1可以看出,沽源县月蒸发量呈明显的单峰型分布,最大值出现在5月,蒸发量为293.6 mm,占全年蒸发量的18.2%;最小值出现在1月,蒸发量仅19.7 mm,4月和7月蒸发量相当,3月和10月蒸发量接近。各月平均蒸发量134.3 mm,4—9月蒸发量均高于平均值,1—3月、10—12月均低于平均值。1—5月,蒸发量急速上升,直线斜率71.351,增加速率最大是在3—5月;5—12月,蒸发量稳步直线下降,直线斜率-37.997,1—5月蒸发量增加速率是5—12月蒸发量减少速率的近2倍。
  2.1.2 月蒸发量变化特征。由表1可以看出,各月蒸发量均呈减少趋势,5月减少最多,气候倾向率为-29.38 mm/10年,占全年减少量的31.7%;其次是6月和4月,4—6月的减少量占全年减少量的68.8%。蒸发量减少最不明显的是8月,10年减少值不足1 mm。4—6月、9—10月的趋势系数均通过了P=0.001显著性检验;11月通过了P=0.01的检验,12月通过了P=0.05的检验。
  2.2 季分布及变化特征分析
  由图2可以看出,沽源县四季蒸发量,夏季最大为630.5 mm,占全年蒸发量的39.1%;春季略次之,为590.8 mm,占全年蒸发量的36.7%;再次是秋季,为309.3 mm,不足夏季的1/2,占全年蒸发量的19.2%;冬季最小,为81.2 mm,仅占全年蒸发量的5%。1958—2013年的56年中,有15年是春季蒸发量大于夏季,大多出现在60—70年代。同时,四季蒸发量均呈减少趋势,其中春季蒸发量倾向率为-48.048 mm/10年,减少最为显著;其次为夏季,秋季较夏季次之,蒸发量倾向率为 -19.268 mm/10年;春、夏、秋3季趋势系数均通过了P=0.001的显著性检验;冬季蒸发量比较稳定,倾向率仅为 -3.691 mm/10年,趋势系数通过了P=0.05的显著性检验。
  2.3 年际分布及变化特征
  1958—2013年沽源县多年平均蒸发量1 611.7 mm,1960年蒸发量最大,为2 063.0 mm;2010年蒸发量最小,为1 266.9 mm,二者相差796.1 mm。1958—1978年,仅有5年蒸发量略低于平均值;80年代,蒸发量在平均线上下小幅波动;90年代以后,蒸发量常年低于平均值,1990—2013年,仅有2年的蒸发量略高于平均值;2010—2013年蒸发量更是远离平均线(图3),平均蒸发量1 338.4 mm,较平均值偏小273.3 mm。1958—2013年蒸发量倾向率-92.691 mm/10年,趋势系数-0.764,通过了P=0.001的极显著性检验。   2.4 蒸发量年代际分布及变化特征
  从表2可以看出,各年代际蒸发量呈逐年代下降趋势[4]。20世纪80年代之前,各年代蒸发量均高于平均值,距平为正;80年代蒸发量接近平均值略偏低;90年代及之后,蒸发量距平为负,蒸发量最少是2011—2013年(1 362.3 mm),较最多的1958—1960年偏少495.4 mm。70年代蒸发量较60年代减少了169.3 mm,减幅最大;其次是2011—2013年,较00年代减少了98.3 mm;再次是90年代,较80年代减少了95.5 mm。
  3 影响蒸发量的气象因子
  蒸发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温度高低,其次还与风速呈正相关,与湿度呈负相关。一年四季中,夏季温度最高,所以蒸发量最大;春季温度略高于秋季,但春季风速最大、湿度最小,有利于蒸发,故其蒸发量远高于秋季,和夏季蒸发量接近;冬季是冰面蒸发,其蒸发量值最小。
  分析表明,沽源縣气温呈上升趋势,但蒸发量呈下降趋势,说明造成蒸发量呈减少趋势的不是温度因素。各要素线性回归计算结果表明,沽源县1959—2013年平均风速气候倾向率 -0.496 m/(s·10年),趋势系数0.92,通过了P=0.001极显著检验,说明风速减弱显著;日照气候倾向率-6.839 h/10年,通过P=0.05的检验;气温日较差气候倾向率-0.161 ℃/10年,趋势系数通过了P=0.05的检验。蒸发量与风速相关系数为0.749 2,通过了P=0.001极显著检验,说明沽源县蒸发量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其减少是由于风速减弱所致。蒸发量与气温日较差相关系数为0.334 8,通过了P=0.05的检验,呈正相关,所以气温日较差的减小也是导致蒸发量减少的因素;蒸发量与日照相关系数为0.128 8,呈正相关,通过了P=0.05的检验,说明日照的减少也影响了蒸发量的减少。
  4 结论
  (1)沽源县蒸发量年内呈单峰型分布,5月为最大峰值,1月最小。一年四季中,夏季最大,春季略少于夏季,秋季不足夏季的1/2,冬季为冰面蒸发,只占全年蒸发量的5%。1958—2013年,沽源县年平均蒸发量1 611.7 mm。
  (2)各月及四季、年蒸发量均减少,各月中5月蒸发减少最显著;四季中春季减少最多,其次是夏季、秋季,冬季减少不明显;年蒸发量气候趋势率 -92.691 mm/10年,减少显著。
  (3)造成蒸发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沽源县风速减弱。另外,也与气温日较差、日照减少有关。
  5 参考文献
  [1] 阿布都克日木·阿巴司.英吉沙县1965—2009年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1,5(6):46-49.
  [2] 许丽景,李海川.沧州市近40年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1):9032-9034.
  [3] 刘英,周忠文,张永霞.环县近60年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9):206-211.
  [4] 刘学锋,于长文,任国玉.河北省近40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初探[J].干旱区地理,2007(4):507-512.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振兴农业口号的提出,我国农业现代化又将迎来一个新的历史机遇。高精尖的现代化科技对于农业发展必不可少,支持向量机(SVM)是比较成熟的算法。研究证明,在ENVI中合成此算法作为分类器应用于遥感影像分类可提升遥感影像解译精度,节省人工以及降低获取数据的成本。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①城市道路桥梁施工的主要特点,包括质量控制难度较大、施工人员素质较低、材料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②城市道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飞跃提升,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其中混凝土技术对于施工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做好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分析则显得尤为必要。本文
摘要 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对于构建融入农业社会化的气象为农服务体系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着重阐述了安徽省“气象为农服务事业单位 龙头企业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农村信息服务协会”的“四位一体”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体系建设的经验做法与成效,并对如何推进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体系;实践;建议;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 P451 文
随着高铁运营里程的不断增长,运营期间路基段无碴线路的沉降问题的处理在高铁工程中的应用日益紧迫。在路基无碴轨道运行维护中,会因降雨、地质情况、施工质量等,给高铁路基线路
粉喷桩施工技术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加固软土地基的方法,相关实践表明,通过粉喷桩施工技术,对提高软土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很大帮助,主要应用在湿陷性路基、淤泥土质、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