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困难?快查查是否肺栓塞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yz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吸困难的第一病因
  这种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但是在患者中知晓率比较低。肺栓塞是肺脏的血管(肺动脉)被血栓堵塞所导致的一种疾病,它已成为中老年人不明原因呼吸困难的第一病因。从症状上来看,肺栓塞的主要症状就是某种程度的呼吸困难,小面积的肺栓塞患者症状往往不太明显,表现为活动时气短,不活动躺着就没事儿,干累活儿的时候有点气短,这种症状往往被患者忽略,尤其是老年患者,常常觉得是因为年龄大了体力下降所致,就不大注意,这种症状往往会反复发生,慢慢就会引起劳动能力逐渐下降,最后因反复发作性的肺栓塞导致难以逆转的肺动脉高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大面积的肺栓塞可以引起晕厥、休克和猝死,大约20%的患者会出现咯血、胸疼等症状。由于在症状方面与冠心病、心力衰竭、心绞痛有相似之处,因此在诊治时应注意鉴别,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在诊治时要和肺气肿本身的加重期进行鉴别。
  卧床患者是高危人群
  中老年人及特殊人群,比如癌症患者、手术后卧床患者、脑血管意外后卧床患者、孕产妇等是肺栓塞的高危人群。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常有某种程度的动脉硬化,加之这类患者的血管比较脆弱,容易受到损伤,有些患者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等疾病,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促进血液凝固、血栓形成,加上老年人活动减少,容易出现下肢的血液滞留,形成血栓,血栓脱落转移到肺动脉容易形成栓塞;癌症患者常有不太明确的促凝因素,影响血液的凝血系统,有些癌症晚期的患者癌栓脱落与血栓一起形成肺栓塞;大手术创伤之后,可以有脂肪栓塞,手术后有些患者不能动,可以影响静脉回流,形成血栓,因此手术后卧床患者也是肺栓塞的高危人群;孕产妇容易发生盆腔栓塞,血栓脱落转移到肺动脉形成栓塞。
  适量运动可预防
  因此,中老年人平时应注意适量活动,手术后卧床的患者应适当地活动下肢或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因脑血管意外长期卧床患者可使用下肢静脉泵防止血栓形成,促进血液回流。下肢静脉有曲张的患者可以做相应的治疗,反复发生不明原因肺栓塞的患者应该使用抗凝药做预防性治疗。
  大面积肺栓塞在得不到治疗的情况下其死亡率达60-70%,正常治疗的情况下肺栓塞的死亡率低于5-10%,因此,患者如有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应及时到正规专科医院呼吸科就诊,检查应做肺血管CT,肺血管CT对即刻诊断肺栓塞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苏格兰著名女作家缪丽尔·斯帕克(Muriel Spark,1918-2006)一生著作丰富,并常常被冠以“天主教作家”的称号。她的小说蕴含了丰富的宗教元素与思想,其代表作《琼·布罗迪小姐的
不少人认为身材肥胖的老年人比瘦弱的老年人患高血压等三高疾病的概率要高。事实上,肥胖虽然是患高血压病的重要病因,但不是唯一原因。如果饮食不健康,加上抽烟、饮酒、不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瘦子也是有可能患高血压病的。  相对来说,肥胖者比瘦人更容易患高血压,但并不意味着瘦人与高血压无缘,也不意味着患高血压后瘦人比胖人出现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低;相反,身型瘦弱的老人病情发展有时会更严重。  1. 瘦人
张大爷今年70岁了,患有高血压、心绞痛已经好几年了。听人说,去医院挂几天疏通血管的药物,就能安全度过冬天了。于是,他在社区诊所挂了三天水,谁知那天输液中突然出现头晕胸闷、气喘、心跳过快的症状,被家人送到附近医院后,医生怀疑张大爷有心衰的迹象。  其实像张大爷这样的老人并不在少数。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心脏科唐春平主治医师表示,这种做法其实是在做“无用功”。  唐春平介绍,首先,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
安德列耶夫和师陀分别是俄国和中国现代文学中比较重要的文学家,各自由于其独特风格的作品受到学者的关注。然而,最近的研究成果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存在着种种不足,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