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痫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421769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危险因素
  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够:不知道有关妊娠、分娩、产褥的一般知识,不具备识别诱发因素及应对措施的能力,思想压力较大,不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适应妊娠、分娩、哺乳全过程,或认为妊娠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忽视检测,不知道自身是一种病理现象或轻视疾病,从而忽视产前检查,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患者家属认识不够:受传统影响,很多家属尤其老年人当发现孕妇出现水肿或轻度高血压后,不督促孕妇及早进行产前检查,即使出现一些问题,认为是“胎气”,生后即会痊愈,极易造成重度妊高征。
  医护人员重视不够:对患者的病情估计不够,认为分娩后病情有所好转,忽视了对血压的连续监测,或硫酸镁用量的不足,对患者出现的一些先兆症状未引起足够重视,极易导致产后子痫。
  未按规定进行产前检查:根据我院2005年3月~2008年3月收治轻、中、重度妊高征患者102例分析,未按规定进行产前检查者,农村患者81例,以中、重度居多,其中产前检查次数>10次者占总人数的90%,检查次数多为4~5次。本组81例为农民,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0%,而且首次产前检查大都在12周以后,2例先兆子痫患者均在28周开始。说明孕期保健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在农村低收入、低知识水平人群,保健意识非常薄弱。
  不良刺激:一些强烈的刺激,如宫缩痛、过度疲劳、手术的刺激、伤口疼痛、产后按压宫底排积血,更有甚者因分娩女婴后精神压力过大,护士在患者休息、睡眠及疼痛时治疗均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从而使血压上升而诱发产后子痫。
  孕期宣教不够:我国科普知识的宣传仅限于医疗机构较为集中的地方,且健康教育做不到位,从而忽略了先兆症状。
  药物应用:未严格掌握麦角新碱的使用指征,对轻度妊高征在胎儿娩出后静脉或肌肉注射麦角新碱后未严密监测,硫酸镁应用未达到有效量,极易导致产后子痫的发生。
  季节原因:曾有学者通过对正常孕妇血流动力学的测定,反映了寒冷季节正常孕妇有血液浓缩的倾向,加上气温下降和气压升高的变化可使人体血管收缩,这可能是导致重度妊高征在寒冷季节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的原因之一。
  
  预防对策
  提高认识: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孕期健康教育,要让孕妇及其家属了解产前定期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孕妇参加适当的活动和工作,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让孕妇掌握一些有关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的常识,解除其对妊娠和分娩的思想负担。
  祛除诱因,减少不良刺激:注意孕产妇的休息、睡眠及疼痛治疗,提倡无痛分娩及术后镇痛,操作要轻柔,避免刺激,环境安静,避光,重视先兆症状。子痫一般随病情逐渐加重而发生,然而也有轻度、中度妊高征在某种刺激条件下骤然发生抽搐者,所以凡已诊断妊高征者一定要注意休息,中度以上则应卧床休息,减少刺激,切忌情绪过分激动、活动量过大、大便干结等诱因。
  加强产后监护,防止产后子痫的发生:应做好心理护理,解除其紧张、恐惧情绪,避免一切刺激,严密观察有无先兆子痫的症状,严密监视上述症状和生命体征,尽量不让产妇用力,避免使用麦角新碱,并继续监视先兆症状和血压的变化。产妇安静入睡,不能观察到明显的先兆症状时,严密监测血压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另外,麦角新碱可致血压暂时性升高,分娩后是否给予麦角新碱宜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并应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
  补充钙剂及维生素E:孕期补钙可预防妊高征的发生,从而减少子痫的发生,一般以孕20周后2g/日效果较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管内皮损伤可能是妊高征发病机理的中心环节,脂质过氧化可能就是造成血管内皮损伤的原因,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功能,有人报道,轻度妊高征服用维生素E 0.1g/次,3次/日,直至预产期可明显降低重度妊高征的发生,从而减少子痫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试分析重度AECOPD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期间实施早期康复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度AECOPD患者中随机选择64例为研究对象,并依
家电零售企业的会员数量,所反映的其实是家庭家电的消费状况。通常一个家庭只会办一张会员卡,一个精准的会员代表一户的家电需求情况,如果在一个区域把现有的几十万会员用起
农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直接决定农业生产规模与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农地资源流动要契合现代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与集约化的内在要求,需
针对大屏幕系统中投影氙灯更换成本高、工作流程复杂的问题,通过分析大屏幕投影仪的工作原理和投影氙灯更换的需求,利用灰色理论预测模型GM(1,1)和聚类算法,设计了氙灯更换预估模型
本文从电子资源建设原则、组织方式、宣传与利用等几方面,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就独立学院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建设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