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阳性者联合感染C型GB病毒的生物学意义

来源 :国际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xp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型GB病毒(GBV-C)为黄病毒族成员,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对受血者、肝炎病人、移植受者和各种临床疾病进行的大量研究未证实GBV-C与人类急慢性肝炎或其它疾病有关,但对HIV感染者中GBV-C致病性的研究取得了令人惊奇的结果.在HIV阳性者中,GBV-C感染者比未感染者的死亡率低或临床后果改善;GBV-C与HIV阳性者生存时间的延长、CD4细胞降低的延迟和更低的HIV RNA水平有关.GBV-C通过诱导细胞因子、下调HIV辅助受体、影响细胞因子谱和对宿主淋巴细胞的其它未确定影响来抑制HIV,从而影响HIV疾病.但GBV-C病毒血症对HIV阳性者的保护作用仍有争论,与GBV-C和HIV相互作用有关的许多问题还不清楚,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一类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目前认为DC与机体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免疫和HBV感染后慢性化的作用机制相关,DC易影响HBV并且细胞内HBV的存在与DC功能缺陷有关,这在HBV慢性化中起到重要作用.现将DC的特点,及HBV与DC之间相互影响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单纯疱疹病毒1(HSV-1)是双链线性DNA包膜病毒,其DNA编码至少有11种特异型的糖蛋白,其中gB、gD、gH和gL是病毒复制、穿入、病毒胞间扩散和病毒囊膜与感染的细胞膜融合必须糖蛋白[1~5].gB是病毒囊膜的组成部分,是HSV-1感染晚期糖蛋白,在感染的细胞中,gB是跨膜蛋白,穿膜时是以二聚体和糖基化形式由胞外区穿向细胞膜,存在于感染细胞的胞膜上、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和核膜上.HS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