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斑血管炎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060750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斑血管炎是由于局部皮肤血管阻塞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好发于小腿、踝部的红色、紫癜样斑疹、丘疹,形成疼痛剧烈的溃疡,最终遗留瓷白色萎缩瘢痕,称为"白色萎缩"。组织病理学显示病变局部缺乏甚至没有炎症反应,现多认为该病与局部血栓形成及其他自身免疫病相关。治疗多采用抗凝为主的综合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脊柱ROI、追踪范围和实时影像对比度系数与射波刀定位误差的关系。方法利用肺追踪体模制定脊柱追踪计划并进行治疗,通过目标定位系统进行体模预置,获得体模实时预置影像及定位误差;以实时预置影像为基础,改体模脊柱ROI大小、追踪范围和实时影像对比度系数,观察体模定位误差及相关参数的改变。采用Pearson法相关分析。结果追踪范围的改变不会引起脊柱追踪定位误差的改变,追踪范围与脊柱追踪定位误差无关联
目的观察Ⅲ期N (+)食管癌3DCRT与IMRT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03—2012年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癌患者428例,其中293例3DCRT、135例IMRT,中位剂量60 Gy。Kaplan-Meier法计算OS率等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3DCRT与IMRT的1、3、5年LC率分别为65.1%、40.6%、37.5%与70.0%、57.0%、49.4(P=0.025),OS率分别为56
期刊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胆道外科手术围术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1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0例胆道系统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ERAS围术期处理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围术期处理方案。观察指标:(1)应激状态评价:计算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IR)和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志强教授是深受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敬爱的中国胆道外科之父。他不仅为我国肝胆外科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医德高尚,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光荣称号。本文通过学习黄志强院士的重要精品著作,领会黄志强院士提倡的新时代外科学理念的核心精髓和根本目标应是"以人为本,减少损伤" 。同时在这快速发展的生物信息时代,对外科医生的培养,应更注重让外科医生树立以病人利益为最大利益的思想,更加注
期刊
肝胆管结石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良性疾病。黄志强院士通过毕生的深入研究和总结,提出了"解除梗阻、去除病灶、通畅引流"的治疗原则。他不断强调,肝内胆管结石治疗应以去除病灶为中心环节,应向更早的诊断,更早的切除性治疗和更少的胆肠吻合治疗观念转变。直至今日,广大的肝胆外科医师对此病的治疗仍然遵循这一原则。笔者重新阅读黄志强院士提出的治疗肝胆管结石病原则的相关著作,能进一步加深认识和理解黄志强院士对胆道外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