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干部”场所里都有啥 室中官“道”

来源 :世纪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w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肃静”、“回避”牌分竖两边,十八般兵器排列有序,衙役分立两边,摆着文房四宝的公案庄严肃穆,官老爷惊堂木一拍,“还不从实招来!”——这是我们在影视及文学作品里经常看到的情景。在古代,官员的办公场所就是府衙,通常衙门的很多装饰都有着一定讲究,例如公堂上悬挂的“明镜高悬”比喻官吏能明察秋毫,光明正大;公案后悬挂的“海水朝日图”象征着官员“清似海水,明如日月”。这样的办公“标配”,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成了约定俗成的官场制式,乃至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常见的文化符号。
  衙署的设置规制严格
  不同级别的府衙,内部设施有不同的等级约束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统治者基于“民非政不治,政非官不举,官非署不立”观念,对衙署的设置都十分重视,且有一定的规制。古建筑学家刘敦桢在《大壮室笔记》中曾指出:“古者军旅出征,依帐幕为官署,故将军所治曰幕府。若廷尉、内史、京兆尹、郡守所居,亦皆称府,县治则称寺。然汉官寺自九卿郡守,迄于县治邮亭传舍, 外为听事,内置官舍,一如古前堂后寝之状,体制或有繁简,区布之法固无异也。”
  明代规定:一二品官员衙署的梁栋才可装饰成土黄色
  明永乐间迁都北京并营建故宫后,这种规制显得更加严格、规范。各级官员府第的建筑结构和规模、以及油漆彩饰等都有严格的规制。
  明代规定 : 一二品官,厅堂五间九架,屋脊用瓦兽,梁栋檐角青碧绘饰,梁栋饰以土黄。明代官式体制的建筑法则,源自于明初凤阳、南京的宫殿衙署,从建筑的总体格局看:庭院宽阔,比例方正;有独立的东西配房;有钻山耳房加前廊;园林布局疏朗而规整。
  清代对官员办公场所的规模及规格均分级
  在总体规模上,除了花园、箭亭等游憩宴乐部分外,衙署的必备建筑,即官廨府邸部分,也都有严格的规定。比如清代就规定:京师部级衙门(一、二品官衙)规模为 1.82 公顷—2 公顷(27 亩—30亩 ); 寺、监、院级衙门(三、四品官衙)规模为 016 公顷—1 公顷(9亩—15 亩);以上规定均不带官眷住所。据《顺天府志》记载,顺天府为三品官衙,带官眷住所,全部衙署面积占地 19亩。
  在建筑规格上,不同级别的官府也有不同的等级约束。《大清律例》将一、二品官厅堂由明代的五间九架青碧绘饰,提高为七间九架可以彩绘,“三品至五品官,厅堂五间九架,正门三间五架 。”只是尺度的变化,等级制度更趋严格。
  一砖一木皆有讲究
  府衙的装饰彰显了一种政治文化心理——“清官情结”
  古代衙门遵循“前衙后邸”(迎合皇宫的前朝后寑)的建筑风格。衙署的大堂、二堂为行使权利的治事之堂,二堂之后则为长官办公起居及家人居住之所。古代衙门的装饰和史册对清官的标榜都彰显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一种政治文化心理——“清官情结”,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这种情结概莫能外。封建社会,统治者和老百姓历来都是对立的,但是在“清官”这个问题上却达成了出奇的一致。
  贴楹联标明官德官风等
  为官之道
  从宋代开始,为官者便在官署衙门撰贴对联,俗称“官联”,官员们以此表明自己的官德、官风、官声、官政等为官之道。
  官联的内容,有的告诫自己不贪不贿,比如清代赵慎珍任桂林知府时,为了自勉为官清正,在衙门前贴上一联,“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有的彰显自己爱民如子,比如清代王玉池任山东金乡县令时,也在衙门前贴一联以时时提醒自己,鼓励自己,“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言弱者可欺,当留下儿孙地步;堂上一官称父母,漫说一官易做,还尽些父母恩情”;还有的表达自己为政的决心、有的彰显自己的政绩等等。
  被称为“中国古代保存最完好的县衙”的河南内乡县衙三堂有一副对联非常有名,“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据说这是内乡县令高以永自撰的。历史记载,高以永勤于政事,宽以待人,但生活上严于律己、清苦过人。后来积劳成疾,病逝于任所。死后没有留下多少财产,连灵柩也不能运回,靠亲故周济,得以归葬。
  官威的象征:匾额与屏风
  通常,府衙大堂正上方可见一“明镜高悬”或“正大光明”的匾额。史载,“明镜”出自晋代葛洪所著的《西京杂记》一书。据该书记载:相传秦始皇得到一面长方形铜镜,高5尺9寸,宽4尺,表里明亮。据说此镜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并能照出人心中的邪念。因为此镜出于秦地,故被称为“秦镜”。秦始皇得到这面宝镜后,常用它来照宫人,一旦发现了谁心存邪念,就严厉惩处。
  因为此镜功能奇特,后来人们以“秦镜高悬”来比喻当官的人明察是非,断狱清明。后来,许多当官的人为了标榜自己的清正廉明,都在公堂上挂起“秦镜高悬”的匾额。由于人们对“秦镜”的典故不太熟悉,所以就将“秦镜”改为“明镜”,“秦镜高悬”便演变为“明镜高悬”了。
  在匾额下方,会设有一屏风,一般绘有山水朝阳图(又叫海水朝日图),山正、水清、日明,寓意为官者要明如日月,清似海水。与上悬匾额“明镜高悬”异曲同工,意即告诉百姓本官员要廉明、公正。大堂顶篷上绘有三十六仙鹤朝日图,据说三十六仙鹤代表秦灭六国分为三十六郡,太阳象征着皇权,后引申为:皇权统一,四海为一。
  公案上的标配:令签、文房四宝与惊堂木
  大堂内设置公案、座椅,公案上摆放令签、文房四宝和惊堂木。公案上的令签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绿色,一种是红色,绿色用于较轻的刑罚,如打板子,而红色一般不动用,只有在判处死刑的时候才使用,不过,知县没有判决权的,只有执行权,当时,只有皇帝一个人有判决死刑的权利。当断案有了结论,知县便宣布判决,同时将令签丢到堂前,由衙役执行处罚,丢出的令签不能收回,也即意味着已审的判决不能更改。
其他文献
当下是一个成功学泛滥的时代。中国的很多扭曲和乱象,都与追求面上的成功有关。我们只是追求现实的结果,往往不追求真理;我们把结果看得非常重,因此我们从不享受过程;我们为了实现某种期待,往往不择手段。彻底放松需要意识完全放下  在侯莹女士的现代舞工作室里,听到最多的词就是“放松”。  300平米的排练厅里游走着低沉的、若有似无的音乐伴奏,侯莹带着6个年轻的舞者在做放松练习,这是每天训练的例行科目。  练
重庆美心翼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以生产与研发曲轴产品为主的精密机械制造企业。公司前身重庆美心摩托车配件厂始建于1994年,专业生产发动机曲轴。2008年上市,让这家生产汽车发动机核心部件的公司发展迈入新的旅程,成为中国领先的精密曲轴生产厂商。  在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心翼申从原来的摩托车修配到曲轴研发,再到2003年定位为精密机械制造专家,公司走了一条专业化发展道路,成为一家生产汽油机曲轴为主导
综艺节目充斥荧屏,明星在作秀,导师在掐架,相亲节目像选秀,挑战节目又像相亲。在这乱象中,有一类人文综艺节目脱颖而出,寓教于乐,回归本真。  电视上,综艺节目风生水起,有的在秀明星,有的选手在讲故事,有的导师在掐架,唯独没有在传播文化、寓教于乐。节目问题设置狗血,最终落得个“不奇葩,不成活”的名声,这类综艺节目,不是观众想要的,自然不会得到观众认可。  我们还看到现在很多综艺节目不伦不类的“面相”,
沙坡头旅游区位于中卫县城西20千米处,北接浩瀚无垠的腾格里沙漠,南抵香山,东邻中卫经济开发区,西达黄河黑山峡。包兰铁路、石营公路横跨东西,区域辽阔、景观优美,交通便利。  沙坡头古时称沙陀,元代称沙山,清乾隆年间因在黄河北岸形成了一个宽约2000多米,高约200多米的大沙堤而得名沙陀头,讹音为沙坡头。沙坡倾斜60度,高大的沙山悬若飞瀑,游人滑沙如从天降。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质结构,人在沙坡顶上顺
聂晋波,1964年9月生,河南济源人,中国当代著名画家,风啸堂主人。新中国国礼艺术大师。作品入选《名家名作》《中华名流》《生肖国画艺术家百人榜》《中国艺坛圣手》等。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海南、大连、拉萨和韩国、日本、新加坡举办个展和联展,多幅作品流传国外被美术馆与个人收藏,近年来在国内外收藏界引起关注,多幅作品在拍卖会高价竞拍。  2006年9月的一天,对聂晋波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天,因为在深圳秋季
在能源圈里,李河君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满嘴跑火车”,甚至在他掌门的汉能控股集团,都有人站出来大骂“李河君就是吹牛大王、画饼高手”。但是,这一切都不妨碍李河君以股票市值踢走马云,成为新晋中国首富。  截至27日收盘,汉能薄膜暴涨10.36%,收报3.73元,总市值达1552.93亿港币,这其中,李河君占股90%以上,加上汉能水电资产和其他地产及能源资产,李河君的身价起码抬高至2000亿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于当地时间23日凌晨3时18分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病逝,享年91岁。  91岁的李光耀一生都很忙碌,他创建了一个党,缔造了一个国,当了32年的内阁总理,在国会工作了半个多世纪。先后任新加坡前任总理、前任国务资政以及内阁资政,他被誉为“新加坡国父”, 是20世纪最有声望、最受世界尊敬的政治家之一。  李光耀以他的才智和谋略,成功使新加坡这个东南亚小国跃升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并进入发达
端午粽子情,企业献爱心  6月20日上午,在端午佳节之际,东莞市鸿企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桂兰一行驱车近500公里,来到广西灌阳县新街乡叶官村探望公司的困难员工王军明的妻子,带去祝福和节日的问候,并送上了社会、公司及公司同事的捐助金。  在今年5月中旬,王军明的妻子周小妹因身体极度不适产下一名只有7个月大的女婴,孩子早产住保温箱花费2万余元,对于困难的王军明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但这咬咬牙或许能
我想今天有无数人被格力的广告充斥了吧,吐槽点赞“董小姐”的话题不在少数。借着这个话题,我们来说一说这个“女王”的一些故事……  董明珠作为一个女企业家,带着鲜明的“反女性特征”:  “柔和力”、“亲和力”这些词和她保持着距离。  “狠”、“拼”是她的代名词。  有人说这个女人走过的地方,寸草不生;有人评价她霸道强悍,“六亲不认”。  这个奇怪的“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去年因为和雷军的赌约,董
上海犹太难民留下的大量回忆文献中,不少人表现出对上海的眷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这座远东大都市曾是约3万犹太难民的避风港,他们得到中国人的帮助,或驻留上海、或中转他乡,最终躲过欧洲纳粹的迫害,这是上海创造的生命奇迹。  中国的“辛德勒”何凤山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位叫辛德勒的德国实业家,救助了大批面临屠杀命运的犹太人,他的故事被拍成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后,举世震撼。而在中国,也有这样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