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教授站3小时上最后一课 一句话让人起敬

来源 :世纪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Z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段4分多钟的视频,在浙大老师、学生的朋友圈里悄悄流传。大家都被感动了。
  这是蒋克铸教授的最后一课。在浙大玉泉校区的第一教学楼报告厅,他为150名来自浙大各个年级和专业的学生,上了一堂《漫谈设计思维》。
  蒋老今年84岁,已经退休20多年,原本是浙大机械工程学院资深教授。不过,他不愿意就此放下珍爱一生的教鞭,退休后反聘到竺可桢学院,继续上课至2008年。今年10月份,蒋克铸向学校提出,希望能够再度走上讲台,向学生分享他积累了一生的宝贵知识。理由是,“害怕人走了,经验没留下来,这是最大的遗憾。”
  在网上流传的并不十分清晰的视频中,整整三个小时的课,头发花白的蒋老一直坚持站在讲台上,并一丝不苟地书写板书。对于站着讲课,他甚至有些“倔强”,说:“站着上课,是一名老师最基本的素养。”
  为这一天的课,他准备了两周
  11月10日下午,84岁的蒋克铸踩着他的“座驾”——当时花费400多元,购于上世纪80年代的26寸凤凰牌自行车,从家来到浙大机械工程学院,途中用了大约10分钟。
  “看他推着一辆自行车出现在第一教学楼门口,喘着气,微笑着向同学们打招呼,那一幕真美好。”浙大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项淑芳说。
  蒋克铸的课,实践性很强,他退休前教的《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学》都是学院的热门课。
  学院在几天前就发布了消息,现场来的150名学生,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其他学院对设计感兴趣的同学,也慕名来听。
  认真的蒋克铸提前半小时来到教室,穿着一件藏青色夹克、头发稀疏花白的他安静地坐在第一排。下午一点半,他缓缓站起,慢慢走上讲台。站定,全场掌声雷动。
  蒋克铸深深鞠了一躬。这是他退休后,十年来第一次站上浙大机械学院的讲台。
  “年纪越大,就越想回到课堂上,给现在的学生讲讲自己积累了一辈子的那点知识,希望能传承下去。”蒋克铸说。现在条件好了,教材、材料都不缺,但老一辈的那些实践经验,却越来越少。
  蒋克铸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留校任教十余年后,调到水电部第十二工程局富春江指挥部工作,上世纪70年代末到浙大任教。因为教学和实践岗位都待过,他深知高等院校“设计学教育”中的实践缺陷。他认为,设计的目的就是落地为生产实践。

  在他的最后一课上,他讲了很多自己亲身经历的关于实践的例子,并不下十次地向学生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为这一天的课,他足足准备了两周。
  所谓“教授”:“教”时要“授”,示范最关键
  原定的上课时间是下午一点半到三点半,但由于蒋克铸想讲的内容太多,整整拖了一小时的堂。老人恨不得,把肚子里所有的知识,都倾囊相授。
  原本准备了四个部分的内容,因为讲得太细,做了很多备课内容以外的引申,结果只讲完了第一部分。蒋克铸为此挺不好意思的,临下课,向同学们保证会将余下的内容整理成文档发给大家。
  蒋克铸年轻时练过体操和跳水,而且水平很高,有一次在比赛中半月板撕裂,多年来膝盖不便。在讲课现场,大家四次请他坐下讲课,但他总是摆摆手,一直坚持站着讲了三小时。
  他認为站着上课是教师的基本素养,“只有站着上课才能示范和演练。老师在写题和板书的时候,学生同时在动脑。所谓‘教授’,‘教’时要‘授’,示范是最关键的,不然与网络授课又有什么区别呢?”

  蒋克铸习惯板书,虽然因为年龄大了,抬手画图时胳膊明显地难以伸展开来,但他仍然一丝不苟,不肯简化任何一个细节。
  讲到工程实例时,蒋克铸鼓励同学们深入实践才能有真正的体会。他小心翼翼地翻开一张1米多宽已经泛黄的图纸,这是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建设富春江水工机械厂绘制的图纸。
  浙江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研一的学生陈斌也在现场听课,“那张工程图纸页泛黄,折痕处有些撕裂,当蒋教授打开这张图的时候,我忽然明白了什么是设计精神。那是对设计的尊重,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并满怀情怀与热忱。”
  现代教育有个遗憾:一代人的经验难留下来
  蒋克铸不愿意“享福”,他乐意和学生待在一块儿。2008年老伴去世对蒋克铸的打击很大,正是在那时,他决定正式离开讲台。“那时对我来说唯一的宽慰就是我教的班毕业了,这也是我教的最后一个班。”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蒋克铸很着急。他认为现代教育有个遗憾:一代人离开后,实实在在的经验留不下来,现在的年轻人要重复我们以前走过的弯路。“我们每一个老教授都有一笔巨大的知识财富,应该传承下去。我也想像孔夫子一样周游六国,把毕生所学都传给年轻人。虽然有学生觉得我严格,但只要还有一两个学生愿意听我的课,我就要一直讲下去。”
  他在老伴的墓边为自己留了一块空碑,现在已经篆刻好了墓志铭。“我造物,故我在;我育人,故我在;我创思,故我在。这是我给自己写的墓志铭,这是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都应有的价值观。”
其他文献
这是一双女士的脚,很精致。然而,吸引人目光的不是却是戴在一只脚脖子上的黑色装置。那黑色装置看起来有些大,一点都不适合,很扎眼。其实,那是一种监测设备,监控的是佩戴者的自由,学名叫“电子脚镣”。  这双脚属于一位女士,她就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女儿、原华为公司的CFO孟晚舟。孟晚舟,2018年12月在没有违反任何加拿大法律的情况下,被加拿大非法拘捕。加方给的理由是,受美国委托。  美国之所以要加拿大拘
周国彪于1965年1月出生在横峰县葛源镇关田村委会童源村小组。不到1周岁的他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父母带他四处求医,因当时医疗条件有限,无奈右腿落下残疾。  周国彪没有因为身患残疾而放弃就学,从小勤奋努力,品学兼优,深受老师和同学喜欢。高中毕业时,成绩优良,可惜当时政策规定,残疾人不能参加高考。就此,他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高中毕业后相继在乡文化站、电影院、乡企办做临时工;县钽铌矿公开招工时被录取成了
人们所熟知的郁钧剑是一位著名歌唱家,也是作家、书画家,更是一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敢于担起崇高使命的艺术家。郁钧剑的演唱情真意切、洒脱流畅,讲究歌词词意的表达和旋律的韵味,音色甜润醇厚,吐字清晰。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将美声唱法的技巧运用到民族民间歌曲的演唱当中,同时,也注意吸取通俗唱法的长处,使自己的演唱风格既有浓郁的民族韵味又有时代气息的鲜明特点。  为人民放歌  无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尚长荣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文艺繁荣发展的过程,作为“准80后”和“新上海人”,他传承戏曲精髓,又紧跟时代步伐,这些都源于他对京剧艺术那份骨子里的热爱。出身梨园名家 三兄弟入三行当  强国论坛:您出身于梨园名家,兄弟三人从小就对戏曲耳濡目染。在京剧的行当里,您当初为何会选择专工花脸并延续至今?  尚长荣:由于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戏曲的环境里面,没出娘胎就能感受到京剧的激越而美妙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和影视行业国际化水准逐步提升,国剧“出海”已从影视行业合力攻坚的难题,成为大体量国产剧多元发行的“必选项”。从《生活启示录》《鸡毛飞上天》《小别离》等现实题材佳作在海外多国走红,到《长安十二时辰》《琅琊榜》等传统文化题材在国际流媒体网站热播,国剧以稳增的输出数量、多元的创作类型和质量突出的排头作品,培养了规模初具的海外市场。  不过,在喜人的成绩背后,国剧“出海”
他不会说普通话,人精瘦,但说起桥梁就两眼发光。2019年6月,他带着他的两个“孩子”,位于四川的合江长江一桥和泸定大渡河大桥,双双获得了桥梁届的“诺贝尔奖”。他是蜀道旁长大的孩子,深知蜀道之难,如今他亲手把家乡的天堑变成了安全的通途,他说他很幸福。他是奋斗中国人,他是四川省公路设计院总工程师牟廷敏。  新中国70年,有这样一批实践者,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练就过硬本领,奉献青春的力量。在新中国成立
1966年,时任某团侦察股股长的朱再保被诊断为胃癌,被安置到岳阳军分区干休所休养。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朱再保早已看淡生死,但他牢记火线入党时的诺言:“战友们用生命完成使命。如今我还活着,哪怕生命只有一个月,也不能枉过一天。”  1978年3月,一直与绝症斗争的朱再保走进干休所附近一所中学,义务打扫厕所,从此走上了一条坚持做社会公益事业之路。  时间长了,朱再保和学校师生熟悉起来。他常给学生讲红色
作为该团队的主任设计师,蒋清富以奋斗者姿态传承航天情怀,让青春和使命在一次次奋斗中完成着“交会对接”。牵引“太空之吻”的“红娘”  强国论坛:交会对接被喻为指引“天宫”和“神舟”在太空中握手的“明眸”、实现“太空之吻”的“红娘”。而微波雷达,则被称为交会对接的三大法宝之一。交会对接微波雷达究竟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蒋清富:交会对接微波雷达 ,顾名思义就是用微波电信号,来测量航天器之间的交会参
近日,记者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来到上海益大本草园进行实地调研,进一步了解中医药种植生长方面的知识。据介绍,益大本草园由沪上著名中药世家、上海康桥药业有限公司创办,园内栽有多种中草药且具有药用研究、传统中医药文化展示等多种功能。在益大本草园记者感受到浓郁中医药科普氛围。园内环境优美,小桥流水、树木葱郁,景观丰富雅致。  该园围绕“中医药科普”让学生认识更多中草药种植为核心,向广大市民和在校学生开放,为
“没有什么比站在舞台台口更为神圣的事情。对戏剧,我始终心存敬畏。”靳东日前在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如今,在坚守了10多年的戏剧领域,靳东又多了一重身份:出品人。他不久前组建的非营利机构北京当代话剧团推出了首部作品:易卜生的《海上夫人》。  “美的传递,要靠慢下来的东西”  靳东为观众所知,更多是因为电视剧,然而他的本行是戏剧——2003年毕业于我国戏剧艺术最高学府——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