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儿童教育与发展论坛在无锡举行

来源 :学前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zsm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13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无锡市人民政府与华东师范大学在无锡共同举办了“2008儿童教育与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这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两会”精神,继2005年主办“儿童发展国际论坛”以来第二次举办的以“儿童发展”为主题的公益性学术论坛。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俞贵麟。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院长杨广学,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湘宁,无锡市副市长华博雅,无锡市教育局局长陆卫东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或发言。其中,无锡市教育局局长陆卫东作了题为《学前教育: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石》的主题发言。介绍了无锡市学前教育事业在市政府正确领导与大力扶持下取得的重大成绩及未来发展的走向。
  本次主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兢教授和黄瑾教授主持,邀请到了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冯晓霞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华教授、上海市基教处副处长何幼华女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燕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钱文副教授等多位当前我国学前教育领域比较知名的专家参会。在为期两天的会期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300多名优秀幼儿园园长、幼教工作者,围绕“学前教育公平与教育的全面和谐发展”主题,重点探讨了我国学前教育公平的立法问题以及贫困地区农村学前儿童和城市流动学前儿童的教育状况,着重介绍了国际儿童早期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宋庆龄儿童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纵观论坛始末。采取了专家报告和分组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形式新颖,效果显著,在兼顾了政策高度、学术深度和实践广度的同时,放大了研讨部分,有效地加强了分论坛的参与度。就普遍关注的幼儿园教育创新与儿童全面发展、多元化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学前教育的公平性与公益性等问题进行广泛讨论,共同交流和分享了早期教育的宝贵经验,描绘和展望了早期教育与发展的美好远景。
  可以说,本届论坛是2008年早期教育领域难得的一次盛事。国内早期教育工作者借此机会增进了解、取长补短,在教育工作中分享经验、深化合作,不仅有利于促进国内儿童教育总体水平和发展质量的提高。同时还将有利于我国儿童事业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要形成一种平和、宽容的教育环境,学生家长的力量至关重要。因此,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制度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之一。班主任一定要把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当作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来做。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在加强家校联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求教于专家,与大家共享。    一、建立入户家访的长效制度    班主任应定时与家长沟通,入户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在家表现,与家长共同设计思考孩子的成长轨迹。班主任如果不习
[摘要]在入园难、入园贵的背景下,北京城乡结合部大量由民间自发兴办的、形式灵活多样的山寨幼儿园异军突起,为解决处于弱势的农民工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应需而生的现有教育体制之外的山寨幼儿园具有因地制宜、入园方便、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收费低廉等优势,同时由于管理缺位和失当,其生存境遇堪忧。直面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这一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正视山寨幼儿园存在的价值,需要政府转变观念和职能,进行制度
[摘 要]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英语教师应给予高度重视,围绕语感培养展开深入研究,通过语音训练、阅读训练、会话活动等途径,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展示的平台,促进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语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1-0052-02  小学英语教学通常从三年级开始
[摘要]整理分析教育部门户网站上网友对国家学前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的5708条建言,可以发现,民众的建言涉及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学前教育教师待遇问题、财政投入问题、管理体制问题、学前教育内容问题、学前教育性质问题。民众在提出这些问题的同时,还就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如强烈要求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地位与待遇,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规范幼儿园的办园体制、管理
传统习作教学中,教师总是一味关注习作新授课,总以为新授课决定一切。殊不知,写作文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创造过程,即便教师的讲授再精彩、再全面,学生仍旧是处于摸索尝试的模仿阶段,写出来的作文总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在当下的习作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习作的讲评,才能真正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提升习作教学的效益。  一、评讲策略:底线与灵动维度下的交融共生  1.基本策略:习作讲评共同承担的底线
[摘 要]学生是不成熟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个体,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所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对于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应及时捕捉并给予正确的判断和评价,从中选择、利用有价值的生成资源,及时调整、修改自己的教学预设,将错误演绎精彩,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错误;精彩;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加大物理实验教学力度,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那么,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实验,通过实验来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呢?    一、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资源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短小精悍,在阅读教学中占据了绝对的教学优势,深得一线教师的喜爱。但微课使用有着自己的原则和规律,阅读教学中对于微课的使用需要在学生主体性地位的落实、适切性时机的把握、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历练等方面给予充分地关注,最终借助微课为高效课堂助力。  [关键词]微课;高效课堂;合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
[摘 要] 为解决错综复杂的幼小衔接问题,各主要利益相关者都应建立基于儿童健全成长取  向的幼小衔接教育观。本研究利用来自武汉市17所幼儿园和13所小学由家长、教师、管理者填写的2296份调查问卷数据,对当前主要利益相关者在这一幼小衔接教育观上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儿童生态发展因素上,家园之间和家校之间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家长认识偏  低;在儿童学习品质因素上,小学家长是幼小
地理概念是地理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关键。高中地理综合性强、涉及面大,课本中出现的概念多,特别是地理术语和地理名词多,学生学习难度大。笔者认为,对地理概念要重在理解,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不应死记硬背。本人采用了下列做法。    一、实地观察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可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