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始终是关键。在实现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校长的人格魅力对于建设学校文化,使学校在竞争中胜出并持续发展,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 学校 文化 管理 观念 人格 魅力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始终是关键。在实现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校长的人格魅力对于建设学校文化,使学校在竞争中胜出并持续发展,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现在规模较小的学校,校长既没有人事权,又没有财政权,只有靠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自己在品质、意志、修养等方面的无言力量,建设和形成薄弱学校自身的文化,影响师生,感染师生,教育师生。广大师生才会敬其师,信其道;校长的治校方略才能贯彻落实,也才能使小校立于不败之地。作为苏北的一所薄弱学校,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以德建校,弘扬观念文化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领头雁和教师学习的楷模。作为校长要靠自身崇高的道德品德赢得教职员工的尊敬,以干净干事的形象树立起真正的威望,建设学校观念文化,凝练和培育学校的“精、气、神”。一个有魅力的校长,首先,要有政治道德,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地发扬党内民主,客观公正地选人用人,牢固地树立公仆意识,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其次,要有伦理道德,要严格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廉洁从政,求真务实,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再次,要有坦诚相见的品德,打动人的并不是华丽的辞藻,而是一腔真诚。待人要朴实、诚恳、言而有信,不能凭个人感情行事,切忌用“有色眼镜”看人。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自己在教职员工心目中的信任度。学校有什么样的观念文化,学校教师们有何等境界,实际上与学校领导人格魅力有极大的关系。
二、以才建校,推行行为文化
学识和能力是人格魅力的重要内容。学校是人才集聚之地。校长是培养人才的首席领导,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校长除了其他领导应拥有较宽的学识和较强的才能,具有总揽全局、果断决策、知人善人、组织协调、开拓创新、善于沟通和一定的文字写作及口头表达能力以外,还应具备与其职能相对应的特殊才能。要懂得教育,掌握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有自己办学的思想和办学的特色,不仅使自己所重视学科在教师中有一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而且还应了解其他学科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要有教改科研的能力,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深入教师、走进课堂,听课、评课,不仅要有课题,而且还能够为广大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和知识讲座,亲自掌握第一手资料。要有政治敏锐性,对当前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善于从全局的角度去把握方向,洞察一切,处理好各方关系。
三、以宽阔的胸怀治校,优化环境文化
宽容是气度,一种达观的气质,是一种人格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用人方法和领导艺术。学校是教师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实践证明,如果作为校长能为教师营造一个宽容、民主的环境文化,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师自主性发展。校长也方能实施行之有效的方略。要容人之长。学校是知识分子集聚的地方。对校长来说,你的队伍中,在才干、学识、经验、阅历、潜能等方面,肯定有人比你强。作为校长,要虚心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要要容人之短。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个群体里,个性、气质、能力素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容不得别人短处,势必难以共事。作为校长更应该宽容和张扬教师的个性,善于接纳各种不同性格的人,尤其要对尚不成熟的年轻教师,应有宽容之心,谅人之短的胸怀。
总之,校长的宽容,校长的大度,将决定是否能营造和谐的环境文化,是否能充分发挥教师主体对自身潜能发展的积极能动作用。当然,宽容不是庇护和放纵,更不是软弱和无原则和迁就。它具有以柔克刚的坚韧,包涵人际关系的温馨。
四、以情治校,实施管理文化
“以人为本”管理的实质就是情感管理。校长视教师为朋友,教师视校长为知音。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换来了温暖,换来了友谊,换来了力量,换来了干劲,换来了累累硕果!实践证明,人与人之间只有情投意合才能和谐相处,齐心协力的工作局面也才能形成。校长必须要在日常管理中建立一个好的情感平台,多一些情感投入,多一些尊重理解,少一些行使权力的尊严。经常与教职员工在情感上进行交流和沟通,时刻不忘教师的酸甜苦辣,艰辛不易,发自内心地真正体贴教师,用拳拳的热忱关心教师。特别是对一些年轻的新教师,更应多一点事业上的鼓励,多一点生活上的呵护。要用真诚的语言打动人,哪怕是批评也要注意分寸,点到为止,要用宽阔的胸襟理解人。
校长的任期总是有限的,但校长的影响可能比他的任期长得多。只有校长的思想、信仰、行为等人格魅力与学校文化融为一体,成为学校发展的底蕴导向时,就能推动学校的创新和发展。校长的人格魅力事关学校的文化建设。校长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品质和内涵,成为有人格魅力的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头人。
关键词 学校 文化 管理 观念 人格 魅力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始终是关键。在实现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校长的人格魅力对于建设学校文化,使学校在竞争中胜出并持续发展,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现在规模较小的学校,校长既没有人事权,又没有财政权,只有靠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自己在品质、意志、修养等方面的无言力量,建设和形成薄弱学校自身的文化,影响师生,感染师生,教育师生。广大师生才会敬其师,信其道;校长的治校方略才能贯彻落实,也才能使小校立于不败之地。作为苏北的一所薄弱学校,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以德建校,弘扬观念文化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领头雁和教师学习的楷模。作为校长要靠自身崇高的道德品德赢得教职员工的尊敬,以干净干事的形象树立起真正的威望,建设学校观念文化,凝练和培育学校的“精、气、神”。一个有魅力的校长,首先,要有政治道德,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地发扬党内民主,客观公正地选人用人,牢固地树立公仆意识,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其次,要有伦理道德,要严格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廉洁从政,求真务实,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再次,要有坦诚相见的品德,打动人的并不是华丽的辞藻,而是一腔真诚。待人要朴实、诚恳、言而有信,不能凭个人感情行事,切忌用“有色眼镜”看人。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自己在教职员工心目中的信任度。学校有什么样的观念文化,学校教师们有何等境界,实际上与学校领导人格魅力有极大的关系。
二、以才建校,推行行为文化
学识和能力是人格魅力的重要内容。学校是人才集聚之地。校长是培养人才的首席领导,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校长除了其他领导应拥有较宽的学识和较强的才能,具有总揽全局、果断决策、知人善人、组织协调、开拓创新、善于沟通和一定的文字写作及口头表达能力以外,还应具备与其职能相对应的特殊才能。要懂得教育,掌握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有自己办学的思想和办学的特色,不仅使自己所重视学科在教师中有一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而且还应了解其他学科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要有教改科研的能力,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深入教师、走进课堂,听课、评课,不仅要有课题,而且还能够为广大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和知识讲座,亲自掌握第一手资料。要有政治敏锐性,对当前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善于从全局的角度去把握方向,洞察一切,处理好各方关系。
三、以宽阔的胸怀治校,优化环境文化
宽容是气度,一种达观的气质,是一种人格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用人方法和领导艺术。学校是教师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实践证明,如果作为校长能为教师营造一个宽容、民主的环境文化,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师自主性发展。校长也方能实施行之有效的方略。要容人之长。学校是知识分子集聚的地方。对校长来说,你的队伍中,在才干、学识、经验、阅历、潜能等方面,肯定有人比你强。作为校长,要虚心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要要容人之短。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个群体里,个性、气质、能力素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容不得别人短处,势必难以共事。作为校长更应该宽容和张扬教师的个性,善于接纳各种不同性格的人,尤其要对尚不成熟的年轻教师,应有宽容之心,谅人之短的胸怀。
总之,校长的宽容,校长的大度,将决定是否能营造和谐的环境文化,是否能充分发挥教师主体对自身潜能发展的积极能动作用。当然,宽容不是庇护和放纵,更不是软弱和无原则和迁就。它具有以柔克刚的坚韧,包涵人际关系的温馨。
四、以情治校,实施管理文化
“以人为本”管理的实质就是情感管理。校长视教师为朋友,教师视校长为知音。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换来了温暖,换来了友谊,换来了力量,换来了干劲,换来了累累硕果!实践证明,人与人之间只有情投意合才能和谐相处,齐心协力的工作局面也才能形成。校长必须要在日常管理中建立一个好的情感平台,多一些情感投入,多一些尊重理解,少一些行使权力的尊严。经常与教职员工在情感上进行交流和沟通,时刻不忘教师的酸甜苦辣,艰辛不易,发自内心地真正体贴教师,用拳拳的热忱关心教师。特别是对一些年轻的新教师,更应多一点事业上的鼓励,多一点生活上的呵护。要用真诚的语言打动人,哪怕是批评也要注意分寸,点到为止,要用宽阔的胸襟理解人。
校长的任期总是有限的,但校长的影响可能比他的任期长得多。只有校长的思想、信仰、行为等人格魅力与学校文化融为一体,成为学校发展的底蕴导向时,就能推动学校的创新和发展。校长的人格魅力事关学校的文化建设。校长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品质和内涵,成为有人格魅力的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