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封山禁牧问题和策略

来源 :新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o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下,我国对天然林的保护力度逐渐加强,通过设置保护工程区,采取封山禁牧的方式,使得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然林得到了修復,提升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对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在天然林保护区封山禁牧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并探究了封山禁牧的效果。
  关键词:封山禁牧;天然林;保护工程区;策略
  1 天然林保护工程区的封山禁牧现状
  虽然提出了许多天然林保护的政策和方针,也采用了较多的方法对天然林进行保护,但是在封山禁牧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建设。首先,当地群众对封山禁牧的思想认知度不够高,对其内涵以及价值方面还不够了解;部分地区采用的管理方式还比较松散,没有达到封山禁牧的效果;同时也没有指定出清晰的管理方向和目标,导致封山禁牧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其次,部分县区对天然林的保护和管理所投入的资金以及设备等方面还不够,有些县区依然采用比较落后的管理方式和设备,导致天然林防护的效率难以提升。同时宣传和引导的力度还不够,没有全面的发动群众的力量参与到天然林地保护工作中,难以构建出完善的封山禁牧的制度和体系,使得其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疏忽和漏洞,导致执行不严等情况出现。此外,部分县区的防护措施不到位,防护网、防火措施以及病虫害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不够严格,导致天然林的人为破坏性依然比较大。
  2 天然林保护工程区的封山禁牧措施
  天然林的保护工程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其需要充分的认识到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明确其重要性。并认识到封山禁牧在天然林防护中的意义,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开展防护,提高天然林的修复效果,使得封山禁牧的措施能够有序开展。首先,领导层要加强重视,制定出明确的天然林保护方案和计划,然后严格按照省市的政策以及方针等,开展封山禁牧措施。同时还应该针对当地的封山禁牧执行情况以及开展动态等,构建出专门的负责部门,并配置具有专业素质以及职业素养的人才,积极投入到天然林的保护环节中。其次,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多元化的宣传与推广活动,让更多的群众自觉参与到天然林的保护中,对封山禁牧的政策更好的落实。如,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或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画册等,为群众宣传天然林保护的价值和作用意义。提高群众的思想认知,并在宣传中渗透一些对天然林保护的措施,如,防火措施、防虫措施等。这样群众就会认知到天然林在生活以及生产中的重要性,使得封山禁牧的政策能够高效化的执行和落实。同时政府部门还应该积极与天然林保护机构、当地的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依据当地的自然气候以及实际情况等,科学的规划和设置封山禁牧的时间、区域等,并对天然林保护工程区以及居民的生活区等做出清晰的界定,制定出明确的保护和管理体系,避免天然林保护中出现随意性的情况,进而提高对天然林保护的效率。此外,在封山禁牧的过程中,还应健全法律法规,并加强开展法治教育,引导群众遵守法律法规,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等行为。对封山禁牧区域或者时间段内,乱伐林木或者放牧等人员要加大处罚力度,树立天然林保护的权威性。同时还应在特定区域中设置防护措施,如搭建防护网、铁丝网等,定期对天然林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不仅能够防止人为破坏,也可增强对天然林保护效率。
  3 天然林保护工程区的封山禁牧效果
  自从开展天然林封山禁牧措施,天然林得到了修复和建设,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首先,通过全面禁止采伐和禁止放牧等政策,使得天然林的管理职责更加明确,保护力度也得到了加强。森林的消耗也得到了控制,森林面积逐渐增加。以榆林上网查查具体参数地区为例,林地面积达到54.7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7.9%左右。同时森林防火、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等工作也有序开展,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也逐渐增多。其次,在天然林保护的过程中,还加强了人才的引进力度,更多具备创新意识以及天然林保护专业素质的人员投入到天然林保护环节中,增强了天然林保护与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政府部门也根据当地天然林保护的实际情况,出台了封山禁牧的管理条例以及管理办法等,使得天然林保护工程能够规范化与制度化的开展和实施。封山禁牧作为天然林保护工程区的重要内容,其对天然林的保护以及修复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封山禁牧政策开展以来,天然林中的动植物的种类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等,都得到了丰富和提升,有助于推动我国的环保事业,增强森林的覆盖率,全面落实“五位一体”的战略要求。
  综上,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中,采用封山禁牧的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天然林保护的效果,提高森林的覆盖率,并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加以提升。因此,在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中,需要对封山禁牧加以分析,明确其目标和内容,并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加以探究,提出一套系统和全面法封山禁牧办法。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大宣传与推广的力度,让更多的群众对封山禁牧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增强群众的自觉性与参与性;同时还要打造专业化的天然林管理队伍,提高管理水平和建设效率。
其他文献
1 马匹  马匹为半年前外地引进某骑术俱乐部,共10匹,其中3匹需要进行去势。引入后隔离,本中心为其进行马流感、传贫等检测,为阴性。  2 术前准备  2.1 马匹准备  马匹停饲1天。术前1周左右注射破伤风毒素。  2.2 场地准备  空旷平整的沙坪马场。  2.3 材料准备  长止血钳、手术刀柄、刀片、缝合针、缝合线、大功率电烙铁、光源、酒精、碘伏、青霉素、普鲁卡因。手术器械浸泡消毒。  3
近年来,彰武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主席的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秉承“要生存、先治沙”的理念,大力实施防沙治沙生态工程,成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腔镜穿孔缝合术围术期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2—2020-07在汝州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穿孔缝合术治疗的5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
近些年,用生物碳对土壤进行改良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国际生物碳联盟将生物碳定义为在缺氧环境中的一种通过热裂解得到的固体材料。生物碳有很多优良特性例如:含碳量高、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丰富、PH高、具有较强的氧离子交换能力及理化性质稳定等,目前已成为农业、林业、环境及能源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由生物体高温碳化所得到的产物—生物碳,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得到生产原料,例如动物粪便、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农业绿色发展的前提是要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有效防治。本文阐释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难点,剖析了农业面源污染存在的问题,认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脱贫工作面临巨大挑战。本文简要阐述了发展农村经济推动脱贫攻坚的必要性,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数字经济助力脱贫攻坚、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等四方面分析发展农村经济助力脱贫攻坚的具体措施,争取从根源上解决农村贫困的问题,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农村经济;脱贫攻坚;精准扶贫;集体经济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党的各级组织牵头,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旗帜作用,积极整合多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农副产品作为保障人们正常生活的基础物质之一,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饮食安全,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水平以及农民的发展生存。虽然目前饮食安全是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且受到了消费人群的普遍关注,但是各类农产品安全事件仍然层出不穷,引起了公共和社会的关注。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1.1 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  目前,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的过程中,其
摘要:设施农业改革了传统农业运行模式,它可在人工管理模式的支持下创造适合植物生存的自然条件,打造一个安全的生态空间。运用设施农业气象预报技术可为农产品产量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持,进而巩固农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文章就设施农业气象预报的必要性及实践要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设施农业;气象预报;必要性  盘锦地区设施农业的面积超过50万亩,主要生产黄瓜、番茄、甜瓜、草莓、叶菜等作物,且已经取得了一定规模
摘要:现代化社会发展背景下,我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 ”的信息化时代,社会节奏加快、效率变高、生活更加便捷。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家重要产业之一,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基于此,在当前“互联网 ”时代下,我国农业产业,需要充分结合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优势,创新发展,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构建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拓宽“互联网 ”农业销售渠道,扩大农业经济市场,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经营与发展。本文对“互联网
摘要: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发展关乎农民民生问题,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且农业经济发展与政府行为息息相关。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主要探讨国内基于经济规律下农业经济活动开展背后政府行为对其的影响,分别从产权制度、价格体制以及优惠政策等方面展开研究,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新形势下国内农业经济活动政府行为的优化策略,以期能够顺应经济规律,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全新活力。  关键词:农业经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