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深层阅读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411102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围绕识字、解意而进行的,属于浅表性的阅读。小学生受语文基础知识的限制,阅读理解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有待提高,但是他们在想象力、感知力方面也表现出特有的优势。因此,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追求深层阅读,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拓宽、加深阅读面。
  聚焦课文语言,加强深读理解
  课文是开展阅读教学的载体,语言是阅读教学的框架,学生只有通过对课文语言的深入解读才能把握课文的深层内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炼课文语言,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体会感悟。比如,在执教《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学生在完成常规阅读后,笔者又进行了语言分析阅读,如课文中作者为什么把“荷叶”比作“一柄大伞”?引导学生根据自身体验描述荷塘中荷叶的可爱之处。“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就是因为荷叶样子的可爱吗?(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在交流中深化认识,体会荷叶不仅美丽,还能给小鱼、雨点带来快乐)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体会到了亲近自然的愉快,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注重语用训练,明确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目标引领教学的方向,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理念,以训练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切入点,确立深层的阅读目标。比如在《日月潭的传说》一课的教学中,笔者把引导学生体会大尖哥和水社姐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为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出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什么要去降伏恶龙原因,划出相关的句子,要求学生理解两个关联词:“只有……才能……”体会降伏恶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通过想象进行说话训练,把原来抽象的“翻山越岭” “披荆斩棘”“千辛万苦”变成了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形象,更立体。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标,在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也是实现深层阅读的有效途径,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语用训练效果是最佳方式。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尤其是突出语用目标。
  创新导练模式,确立实现路径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般流程不外乎三个环节,即整体感知、重点品析、拓展总结。这种教学流程往往会把教师的教学活动框在课文中,学生的阅读理解也仅仅浮在浅表层次。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层阅读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要以语用训练为起点,创新导练模式。可以根据“例子——应用”这一思路来设计教学。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时结合课文举例,渗透方法指导,结合有效的综合训练,引导学生将知识付诸实践。这样就会引领学生走向课文的深层阅读,使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地生根。比如,在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时,笔者在感受樟树“形”之美这一教学环节中,首先要求学生快速默读第四自然段,找出一个最能反映樟树生长特点的词语。然后让学生来交流:什么叫蓬蓬勃勃啊?课文中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樟树的蓬蓬勃勃呢?接下来,让学生再读课文并组织交流,并出示:“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一句,出示句式:无论是
其他文献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的领路人,对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媒体浪潮滚滚袭来,大学生扮演着先锋军的角色,作为从事高校大学生管理的辅导员
就在大家沉浸在端午假期和世界杯的惬意中时,一个自称央企背景、号称交易量达800亿元的P2P平台唐小僧爆雷,其母公司资邦金服已被警方查封。值得一提的是,唐小僧一度被誉为“民间
报纸
2017年7月,财政部发布财会[2017]22号文,修订了《企业新收入准则第14号——收入》(以下简称"新收入准则")。新收入准则将影响很多企业和行业,房地产行业的收入会计处理具有其